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分析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研究、开发、利用氧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4.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5.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6.硝酸钾(KNO3)是一种能使农作物增产的常用化肥.它属于(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7.小杰学习时获知“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升或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0.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炭粉 (稀硫酸)
B.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
C.溶液:NaOH Ca(OH)2 盐酸 (CO2气体)
D.溶液:KNO3 MgCl2 盐酸 (AgNO3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6分)
11.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 .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 (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12.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话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们常饮用襄阳特产富硒茶,其中硒元素属于 (“常量”或“微量”)元素.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水银温度计中的金属汞是由 构成的.
(3)诸葛亮铜像是我市一大旅游景观,同时也是襄阳特色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选择金属铜作为雕塑材料,你认为其原由是 (任写一条).
13.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
(1)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 的物理性质.
(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 (填字母序号)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齐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
16.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l分,共8分)
17.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l)图示中实验操作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选填字母序号:A、B或C).
(2)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它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是 .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
四、分析与计算题(19题2分,20题4分,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O16 Na23 Cl35.5 K39)
19.硼氢化钠【化学式(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l)硼氢化钠中Na、B、H元素的质最比为 (最简整数比);
(2)硼氢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
20.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大海捞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62:空气组成的测定;6S: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正确,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
【解答】解: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错误,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研究、开发、利用氧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考点】54:绿色化学.
【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绿色化学,要求学生具备绿色化学意识,积极参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化学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解答】解: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清除垃圾,但垃圾被焚烧后,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这种方法不科学,故A错;
B、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对环境也没有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B正确;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废物,如果直接排放,对天然水体的污染很重,故C错;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些产业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不能杜绝,只能是让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故D错.
故答案选B.
4.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是因为香烟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闻到烟气而造成被动吸烟.
故选:A.
5.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即30,故正确;
B.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Zn,故正确;
C.中间的汉字表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为锌,故正确;
D.最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1,故错误.
故选D.
6.硝酸钾(KNO3)是一种能使农作物增产的常用化肥.它属于(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A.
7.小杰学习时获知“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升或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F5:氧化反应;FB: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解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升开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化合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故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B、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比如碳酸分解的反应,故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故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不会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错误;
故选C.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考点】8E:生铁和钢;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B4:原子的定义与构成;C7: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氧气得出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B、根据不锈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错误;
B、不锈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故正确;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故错误.
答案:B
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
C、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炭粉 (稀硫酸)
B.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
C.溶液:NaOH Ca(OH)2 盐酸 (CO2气体)
D.溶液:KNO3 MgCl2 盐酸 (AgNO3溶液)
【考点】9U: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与木炭粉不反应,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升高、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稀盐酸不反应,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变浑浊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澄清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MgCl2、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KNO3与AgNO3溶液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6分)
11.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H2O (用化学符号表示).
(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 O2 .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考点】71:电解水实验;77:硬水与软水;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1)根据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解答;
(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电解水实验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即电解水时;乙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泡沫少、易起浮渣,肥皂水遇软水泡沫较多.
答案:(1)H2O;(2)O2;(3)硬水.
12.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话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们常饮用襄阳特产富硒茶,其中硒元素属于 微量 (“常量”或“微量”)元素.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水银温度计中的金属汞是由 汞原子 构成的.
(3)诸葛亮铜像是我市一大旅游景观,同时也是襄阳特色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选择金属铜作为雕塑材料,你认为其原由是 耐腐蚀性 (任写一条).
【考点】J6:矿物质与微量元素;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1)根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依据回答,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为常量元素,否则为微量元素;
(2)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
(3)根据雕塑应具有的特点要求,特别是其耐腐蚀、硬度方面分析;
【解答】解:(1)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为常量元素,否则为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所以硒属于微量元素.
(2)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3)雕塑应具有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被腐蚀、不易锈蚀的特点;同时不易变形、不易碎裂,因此所用材料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故答案为:(1)微量;(2)汞原子;(3)耐腐蚀性.
13.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
(1)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 硬度大 的物理性质.
(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可燃物 .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 C (填字母序号)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CO22CO+2H2 .
【考点】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C6: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G5:书写化学方程式、;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1)根据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2)具有可燃性物质,当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时,能够燃烧起来;
(3)根据已有的金属防锈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石.故填:硬度大;
(2)可燃冰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填:可燃物;
(3)A、在金属表面刷漆或是涂油能阻止金属与氧气、水的接触,防止金属生锈,正确;
B、将金属制成耐腐蚀的合金能防止金属生锈,正确;
C、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会破坏保护层,加速锈蚀,错误.
故填:C;
(4)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的单质是氢气,另一种气体是一氧化碳;故填:CH4+CO22CO+2H2.
14.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2(SO4)3 (写化学式).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时,硫酸铜先和铝反应,如果铝不足,则硫酸铜再和铁反应;
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铝、铁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解答】解: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时,硫酸铜先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能是铝过量,过量的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也可能是铝不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也可能是铝和铁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铝,硫酸铝的化学式是Al2(SO4)3.
故填:Al2(SO4)3.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t1 ℃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齐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丙、乙、甲 .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丙溶液中的溶剂最多,甲溶液中的溶剂最少,所以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丙、乙、甲.
故答案为:(1)t1;
(2)丙、乙、甲.
16.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 CaCO3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此F是碳酸钙;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A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C是碳酸钠,稀盐酸能和碳酸钠、碳酸钙反应,因此E可以是稀盐酸,稀盐酸能和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因此D是氢气.
【解答】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此F是碳酸钙;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A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C是碳酸钠,稀盐酸能和碳酸钠、碳酸钙反应,因此E可以是稀盐酸,稀盐酸能和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因此D是氢气;
(1)物质F是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
故填:CaCO3.
(2)反应②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3)反应①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故填:分解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l分,共8分)
17.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l)图示中实验操作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B (选填字母序号:A、B或C).
(2)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玻璃棒 ,它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是 引流 .
【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1)A、根据过滤实验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反应进行解答.
(2)过滤装置属于初中必考知识,玻璃棒的作用就是引流.
【解答】解:(1)A、过滤实验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反应,所以除去CO中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图中操作正确.
(2)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就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溶液外溅.
故答案为:(1)B;(2)玻璃棒;引流.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 BaSO4(或硫酸钡)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Cl(或氯化钠)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
【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93:酸的化学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
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来分析;
根据不能使酚酞变色,则溶液不显碱性来分析;
根据金属锌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①提供的物质间反应可知沉淀A是硫酸钡、氢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盐酸后,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铜和水,而硫酸钡不反应;所以能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氯化钡;
④滤液M为无色,所以不含铜离子,加入锌粒后,则无明显变化;
因为小雯所做实验中有氯化钠生成,且氯化钠没有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
BaSO4(或硫酸钡)
②
\
NaCl(或氯化钠)
③
\
④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检验硫酸钠的存在可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BaCl2+Na2SO4=BaSO4↓+2NaCl.
四、分析与计算题(19题2分,20题4分,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O16 Na23 Cl35.5 K39)
19.硼氢化钠【化学式(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l)硼氢化钠中Na、B、H元素的质最比为 23:11:4 (最简整数比);
(2)硼氢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考点】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硼氢化钠中Na、B、H的质量比为(23×1):(11×1):(1×4)=23:11:4,故填:23:11:4;
(2)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4=0,则x=+3价,故填:+3.
20.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氯化钾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1.5g﹣21.9g=9.6g
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21.9g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设生成9.6g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
x=14.9g
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1.9g﹣14.9g=7g
答:制得氧气为9.6g.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14.9g氯化钾和7g二氧化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96,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2021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A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非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