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6.1.3 人类生活需要水 教学设计 教案 12 次下载
- 6.1.4 节约用水 教学设计 教案 14 次下载
- 6.2.1 天然水中的杂质 教学设计 教案 16 次下载
- 6.3.1水的三态变化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6.3.2 蒸发与蒸腾 教学设计 教案 13 次下载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下册水的净化方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下册水的净化方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的运用,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
《水的净化》是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教材中第六单元的知识。整个单元分为:水与生命、水的净化、水的循环和保护水资源这样四个部分,内容涉及传统教材中的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本课题是这一单元中的一个主要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对水资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实验室如何将池塘水经过层层加工处理后得到干净的水的方法和步骤。从而体会到水来之不易,更应该节约用水并保护环境。
2.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的“水”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很熟悉,但这个熟悉往往只是局限于对水的一个常识性了解和水的一些基本应用,而对于更深一层的知识则有待于第六单元学习后的提高。从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学生们对于水中杂质的认识,往往根据自己的视觉来感性判断:看到比较透明的会认为没有杂质,比较混浊的则就是有杂质。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容易通过感性认识来学习,对于水中的固体颗粒他们能理解,而对于已溶解的物质和微生物理解就不太容易。本节课是基于学生第三单元掌握的显微镜基本操作技能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多次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水中的不同杂质,通过动手实践掌握过滤法的正确操作。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认识问题的能力还有限,不太善于总结归纳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水中杂质的类型,要善于引导、培养。
二、教学目标:
⒈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池塘水,知道天然水中存在的杂质。
⒉通过观看自来水生产流程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沉淀、过滤、加氯是净化水的主要方法。
⒊通过对池塘水的过滤实验,学会搭建过滤的实验装置,并且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沉淀、过滤的实验技能。
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的运用:
河水、烧杯、铁架台(附铁圈)、显微镜、玻璃棒、载玻片、滤纸、漏斗、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活动目标:
⒈观看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导入课题,初步了解水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加 氯等方法进行净化;
⒉了解自来水的主要生产过程;
⒊感受清洁的水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活动一:肉眼观察河水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天然水中存在杂质,不能直接饮用
活动器材:河水、烧杯
活动二:沉淀河水
活动目标: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沉淀法的实验操作。
⒉了解明矾的作用,认识沉淀法是水的净化方法之一,它可以去除水中较大的 固体颗粒。
教师补充:明矾可用于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
活动三:过滤河水
活动目标:⒈学会搭建过滤的实验装置,学会正确的过滤操作方法。
⒉初步掌握过滤法的实验技能,了解过滤法的适用范围。
⒊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活动器材: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铁架台(附铁圈)
活动四:蒸发过滤水
活动目标:通过蒸发过滤实验后得到的过滤水,了解河水中还有未被过滤掉溶于水的杂质。
活动器材:滤液、胶头滴管、载玻片、试管夹、酒精灯
作业:完成导学单上的思考与讨论;完成练习册6.2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观看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填写导学单
◆提示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找出净水的主要方法。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观察河水
◆提示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描述看到的 物质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观察沉淀法的操作
◆用肉眼观察A(不加明矾)B(加明矾)中河水的变化。
◆在桌上已沉淀的水中取少量上清液,用显微镜观察,并在导学单上用点的疏密、大小表示杂质的多少。
◆知道明矾的作用
◆之前,学生并不认识明矾,教师可以让 学生观察明矾的外观。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A、B两烧杯上清 液的区别。
◆教师可适当作观察指导,例如:明确观 察目标,包括:上层液中微生物、悬浮颗粒的多少。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根据老师的演示,组装过滤装置。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过滤实验的操作, 收集滤液。
◆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与活动二中所观察 的现象比较。
◆将滤液滴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并在导学单上用点的疏密、大小表示杂质的多少
◆相互交流在实际生活中过滤法的应用
◆要求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除B 烧杯上清液中悬浮的微粒?由于已看过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学生会想到“过滤”这种净水方法。
◆先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然后根据老师 演示搭建实验装置。
◆提醒学生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指 导学生正确运用玻璃棒引流等过滤技巧,可减少盲目操作所造成的失败。
◆提示学生在用显微镜观察的时候注意与 前几幅图做比较。(在学生观察发现滤液中仍存在微生物后,要求学生猜测滤液中还可能有其它物质吗?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分析滤液的兴趣。)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将载玻片上的滤液置于酒精灯上方加热 至液体完全蒸发,观察载玻片上的残留物
◆注意学生在蒸发过程中的操作安全。
◆引导学生思考在载玻片上蒸发后留下的 是什么物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气温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水的浮力优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设计思路,教学用具及教学媒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节 重力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