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 4.3.1传统工业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4.3.1传统工业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人文科学中有关地域性的特点。


    2、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参与程度;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自制图


    四、课时安排:


    计划 课时


    五、教学方法:


    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1传统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共同特点:(1)一般是有煤、铁资源基础。(煤铁复合体型)


    (2)以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3)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许多大型企业通过工业之间投入产出的联系高度集中


    (由繁荣→ 衰落→ 改造 →……)


    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从教材(图5.32)可看出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


    3、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


    4、便捷的水陆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请同学分析原因,教师总结与地形、海洋性气候的关系)


    陆上交通: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德国邻国多,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最为明显。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石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的基础。从上图中(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可看出,某一工业部门的衰落将导致全区生产的衰落。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教材(图5.34)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而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教材19页(表5.3)


    3、世界性钢铁过剩。 = 1 \* GB3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性的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 2 \* GB3 ②7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1 \* GB3 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 2 \* GB3 ②鲁尔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四、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1、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从教材(图5.35)可看出:由原采矿区,到现采矿区,再到规划中的采矿区面积减少。


    1956年后停用的矿井多,而使用中的矿井和规划中的矿井少。煤炭、钢铁工业厂矿企业数量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


    新建或迁入企业: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部门。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


    例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以联营的方式把炼铁厂建到荷兰海边,再把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钢。原因是就近通过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教材(图5.36)


    问题:德国有发达的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网,为什么铁矿石还是靠水运?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高等院校几十所(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中等技术学校;大批科研机构。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 回收处理 —— 绿化)


    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建立并完善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系统;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板书设计] 4.3-1 传统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2.衰落的主要原因


    3.综合整治措施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教案,共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念,鲁尔区的区位特点,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鲁尔区综合整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