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化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复习教案
展开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复习教案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的措施
3、讨论自然界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材内容展现]
1. 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用雷雨天硝酸的形成引出)
2.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用人工固氮引出)
3. 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用实验现象引出)
4.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引出)
5. 氮的固定(用化学方程式引出)
[教学建议]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氮气的性质
[学案设计]
一、自然界的氮循环
请观察录像放电一段时间后空气颜色变化说明什么?加水后气体颜色消失,测定pH呈酸性,你猜想生成的酸是什么?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天发庄稼”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启发等,请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之。
[学生归纳]:氮气和氮氧化合物的性质
1、氮气的性质:
2、NO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NO2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三、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交流与讨论]
1、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2、氮的氧化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3、氮的固定:
4、氮的循环:
[知识小结] 氮气的性质
1、氮的固定;把游离态的氮(氮气)变成化合态的氮(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得出,氮气中氮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氧化性
N2+3H2 2NH3 N2+3Mg Mg3N2
(2)还原性
N2+ O2 2NO
3、氮的循环
[课后练习]:
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B、NO和O2反应生成NO2 D、由NH3制碳铵和硫铵
2.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
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SO2 B、CO2 C、NO D、CO
4、上世纪80年共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 B、NO是造成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5、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上足量的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若再打开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的
A、N2、NO、Br2 B、NO2、NO、N2 C、NO2、O2、NO D、N2、O2、Br2
6、在烧瓶中充入1/4体积的N2,1/4体积的Cl2,1/2体积的H2,此混合气体光照一段时间
后倒立在水中,进入烧瓶的水的体积最多占烧瓶体积的
A、1/4 B、1/3 C、1/2 D、3/4
7、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在一
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通常
状况下是气体;c、d都是氧化物;e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一种强电解质;则a可能是 A.Cl2 B.N2 C.S D.C
8.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a CO2 b O2 c空气 d N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① 仪器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 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
操作:
氨和铵盐(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的措施
3、讨论自然界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材内容展现]
1、通过实验学习氨的性质
① 氨气极易溶于水及其氨水的碱性。 [化学实验1]
② 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易挥发性极其氯化氢和氨气的化合 [化学实验2]
2、通过实验学习铵盐的性质
①铵盐的不稳定性[化学实验1]
②
②铵根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2]
③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液的反应
[教学建议]
1.氨的性质
补充氨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2、铵盐的性质
①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液的反应
②铵盐的不稳定性
③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过程]
一、氨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按图4-15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实验2]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在玻璃棒上靠近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实验3]在一支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学生归纳]
1、氨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 氨与水反应:
(2) 氨水的不稳定性:
(3) 氨与酸的反应:
写出氨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思考]
①浓氨水和浓盐酸相遇的现象与浓氨水和浓硫酸和浓硝酸相遇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②在氨气中不断通入氧气并用红热的铂丝加热和作催化剂,发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并有少量白烟生成,试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氨的还原性:
二、铵盐:
1.铵盐的性质
[实验展示] 常见的铵盐硫铵,氯铵,碳铵,硝铵
[观察总结] 你认为铵盐有哪些物理性质?
(1)铵盐的物理性质:
(2) 铵盐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1]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2]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学生归纳]
①铵盐的 (受热易分解)
[练习] 写出碳酸氢铵,氯化铵加热分解的方程式
[问题思考] 铵态氮肥应当怎样合理的储存和施用?
②铵盐与 的反应:
[练习]写出硫铵,碳铵,硝铵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问题思考]实验室为什么采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少量氨气?
原理:
装置图:
验满的方法:
[知识小结] 氨和铵盐的性质
一、氨的性质
1、氨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2O NH3↑+H2O
(2)氨与酸的反应:
NH3+HCl= NH4Cl 2NH3+H2SO4= (NH4)2SO4
(3)与氧气反应 4NH3+5O2 4NO+ 6H2O
二、铵盐的性质
1、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氨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NH4Cl NH3↑+HCl↑ NH4HCO3 NH3↑+CO2↑+ H2O
(2)与碱反应
NH4++OH— NH3↑+H2O
(3)实验室制氨气
[课后练习] :
1、下列混合物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的是()
A、碘和氯化铵 B、氯化钡和氯化铵 C、食盐和硅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用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3.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HCl,Y是饱和食盐水 B.X是CO2,Y是稀H2SO4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NH3,Y是NaNO3溶液
4、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中分别装入干燥的纯净的
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V(NO2):V(O2)=4:17],然后分别作喷泉试验,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1:2 B、5:5:4 C、1:1:1 D、无法确定
5、已知氨水越浓,密度越小,若将标准状况下380体积NH3溶于1体积水中,所得氨水密度约为0.92 g·cm-3。若将质量分数为a%的浓氨水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稀氨水的质量分数一定是()
A、0.5a% C、=0.5a% D、仍为a%
6、同温同压下,在三只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他们是(1)NO、NO2;(2)NO2、O2;(3)NH3、N2;现在三支试管均倒置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7、某同学在实验室制氨气时进行下列实验设计。
(1)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写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 气体完全相同。(填化学式)
(3)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应选择从 端进气为宜。
(4)若要在烧瓶中收集到干燥的氨气,需在烧瓶 端导管口连接一个盛装 (填干燥剂名称)的干燥装置。若要检验烧瓶中氨气是否收集满,可采用的方法是 。
无色
气体
98.3%的浓硫酸
8、有一无色气体(可能由O2、N2、CO2、HCl、NH3、H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体积为100mL。如图所示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到一半;通过球形干燥管后气体呈红棕色,再将该气体完全通过盛满水且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发现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的水位下降后又慢慢上升,最后试管内全部充满液体。由此判断:
(1)球形干燥管内的固体是 ,反应方程式为 ;
(2)原气体中一定有 ,其体积分别是 ;
(3)原气体中一定没有 ,判断的理由是 。
9、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 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
硝酸的性质(第三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展现]
教材在观察思考中通过实验引入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硝酸的挥发
2、硝酸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3)能使Fe、Al等钝化
2、硝酸的不稳定性
保存:置于冷暗处、避光保存
3、硝酸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备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教学建议]
在研究硝酸的性质时,要与稀硫酸的产物作比较,要善于分析比较、归纳得出规律
[学案设计]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81页第一段
[问题思考]
(1)、98%以上的硝酸通常叫做“发烟硝酸”,请问它“发”的是“烟”吗?
(2)、浓硝酸为什么显黄色?怎样除去?
1、通过你对硝酸的观察结合课本内容总结硝酸的物理性质,并与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作对照,完成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比水重 沸点 83℃ 溶解性 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2、盐酸、硫酸、硝酸物理性质比较:
色态
气味
挥发性
常用浓酸的浓度
盐酸
37%
硫酸
98%
硝酸
69%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硝酸的性质(用简要的文字总结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浓硝酸的特性
(1) 性
[问题思考]
①硝酸保存在棕色瓶中,我们学过的保存在棕色瓶中的试剂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由此可以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②根据观察的现象推测硝酸分解的产物,讨论并写出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保存:
(2) 性
[实验探究]
[实验1]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的闻浓硝酸的气味。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4mol/L)和浓硝酸(15mol/L),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3]将[实验2]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分别写出浓、稀硝酸与金属铜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浓HNO3与铜:
稀HNO3与铜:
[问题思考]
①与金属反应
a.对比Cu与浓H2SO4的反应,以上两个反应体现出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b.上述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分别是多少?
c. 在常温下铁、铝容器为什么可以存放浓硝酸和浓硫酸?
② 与非金属反应
写出浓硝酸与C、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浓硝酸的作用,与金属反应时的作用相比较有何不同?并总结出浓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时产物的特点。
[知识小结]
一、 硝酸的工业制法
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4NH3+5O2 4NO+ 6H2O
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 O2== 2NO2
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H2O +3NO2===2HNO3+2NO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常温下为液体,易挥发、易液化,比水重,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
1、 酸性
2、 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
4HNO3 ======2H2O +4NO2↑+O2↑ 保存:置于冷暗处、避光保存
3、 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溶液变为蓝色;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Cu+4HNO3(浓) == Cu(NO3)2+2NO↑+2H2O
现象:反应剧烈;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气体。
规律:
①不论稀HNO3、浓HNO3都有强氧化性,能氧化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且可将金属氧化到其最高价。
②常温时,浓HNO3使Fe、Al等钝化,所以常温时可用Fe、Al制容器盛放;
③王水:浓HNO3与浓HCl体积比为1:3,能溶解Au、Pt。
(2)与非金属反应
C +4HNO3(浓)=CO2+4NO2↑+2H2O
[课后练习]
1.下列对于硝酸性质的认识:① 不稳定,容易分解 ②常温下不与铁铝反应
③稀硝酸与锌可发生置换反应 ④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 D. ③④
2. 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 ( )
A.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 能跟Ag反应生成AgNO3
C. 能和碳酸钙反应 D. 能和FeO反应生成Fe(NO3)3
3、下列各组物质中, 在常温下反应能的产生气体的是( )
A、铜和浓硝酸 B、铝和浓硝酸 C、铁和浓硫酸 D、铝和稀硫酸
4、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