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测控地理同步必修二福建专用版练习:第三章检测
展开第三章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花卉产业带。2018年前三季度云南花卉种植面积约10.53万公顷,花卉综合产值386亿元。据此完成第1~2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优势是( )
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
解析:第1题,云南所处地区气候条件好,特别是昆明,四季如春,适宜花卉的生长。第2题,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多,故劳动力是其发展的人文优势。科技水平低,交通不便,国内、国际市场相对狭小是其劣势。
答案:1.A 2.A
(2018·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图为“某农场设计的改进型大棚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大棚农业中,大棚的主要作用是改善( )
A.水分条件 B.光照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肥力
4与普通大棚相比,改进型大棚的优势在于( )
A.水资源利用率高
B.节约土地资源
B.热量条件更好
D.可栽培蔬菜品种多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大棚并未改善棚内的水分条件,只是喷灌技术更加节约水资源;大棚不能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和土壤肥力;无论是普通大棚还是改造型大棚均能有效保留热量,提高棚内温度,改善棚内的热量条件。第4题,与普通大棚相比,改造型大棚可以对来自玻璃顶的水滴进行收集再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3.C 4.A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第5~7题。
5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6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7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第5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是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故选A项。第6题,“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该地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说明该地区温室种植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故选D项。第7题,“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且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故选A项。
答案:5.A 6.D 7.A
读下图,完成第8~10题。
8图中四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农产品商品率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制约①地谷类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条件 B.光照条件
C.土壤条件 D.地形条件
10下列对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B.工业基础好
C.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力高
解析:由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②地位于南亚季风水田农业区,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商品率低。③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邻近辽中南工业区,工业基础好;降水较多,热量条件较差,昼夜温差小。④地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8.B 9.B 10.C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第11~13题。
11下列属于甲图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商品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单产高
12在乙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和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
A.①大棚蔬菜 ②有机茶 ③饲料作物 ④花卉
B. ①有机茶 ②花卉 ③大棚蔬菜 ④饲料作物
C. ①饲料作物 ②大棚蔬菜 ③有机茶 ④花卉
D. ①花卉 ②饲料作物 ③有机茶 ④大棚蔬菜
13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交通的发展
C.技术水平的提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解析:图甲所示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人多地少,商品率低,但由于精耕细作,单产较高。图乙中,④处靠近河流和公路,可发展花卉生产;①处离农舍较远,为饲料作物生产。花卉、有机茶、大棚蔬菜生产均不适合机械化生产。
答案:11.D 12.C 13.D
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图1)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图2),完成第14~15题。
图1
图2
14据图推断乙地( )
A.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乳畜业
B.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
C.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
D.农业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
15甲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4题,乙地年降水量约300毫米,而蒸发量大于500毫米,故该地气候较干旱,适合畜牧业发展,且地广人稀,多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该地纬度较高,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第15题,甲地年降水量约700毫米,大于蒸发量,适合发展种植业。该区域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业开垦强度大,故①④正确。
答案:14.C 15.A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7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解析:第16题,该地区种植业比重与畜牧业比重相差大,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第17题,建设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可以减小草场的压力,提高载畜量。
答案:16.C 17.C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0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转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8题,依据地膜的主要作用——保温、保湿、保土等,结合我国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播种,此时气温尚未完全回升,雨季也尚未开始,气候干燥,故覆盖地膜进行保温、保湿。第19题,从题干要求看,应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春季气温较低、气候干燥的地区。四个选项相比较,A、B、C三项均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只有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春季蒸发量大,多风沙,故覆盖地膜具有更好的“保温、保湿、保土”效果。第20题,结合题目信息(保湿)及生活常识可知,地膜不透水,会阻碍土壤水肥的转移;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因难以降解,会阻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呼吸作用的进行,从而危害作物的根系发育。
答案:18.A 19.D 20.A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溧阳市位于全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之一的苏南地区,平原、山区、水面各占全市的51.3%、26.2%、22.5%。2003年以前当地人民从事传统的季风水田农业,一年收入几百元。从2003年开展“村村创一品、品品兴一村”的活动后,溧阳市已逐步形成了南部山区以林、茶、果为重点,西北部地区以畜禽生产为重点,中东部平原地区以水产、种植业为重点的三大农业区域经济板块,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相应的加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溧阳市已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丘陵山区开发示范县”,并服务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1)说明溧阳市在2003年以前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4分)
(2)分析影响溧阳市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出现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2分)
(3)“一村一品”体现了农业发展的 观点。按照这一观点,溧阳市对山区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开发。请将图中序号与相应内容连接起来。(5分)
① A.果园或人工草地
② B.农田
③ C.经济林或毛竹
④ D.用材林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溧阳市2003年以前从事季风水田农业。第(2)题,溧阳特色农产品基地以林、茶、果、畜禽等面向市场的产品为重点,是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水平提高等条件下产生的。第(3)题,依据地形因素作答。
答案:(1)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较低。
(2)市场、政策、科技。
(3)因地制宜 ①—D ②—C ③—A ④—B
22(1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区农业的特点是 。
B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5分)
(2)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分布图,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3)为什么澳大利亚中西部几乎不能发展农业?(3分)
解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从地形上看,A地区地势平坦;从气候上看,A地区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由于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西侧,国土西南部受地形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均较少,水源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澳大利亚中西部为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几乎没有农业分布。
答案:(1)混合农业 ①农场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养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大牧场放牧业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热量充足。不利条件:降水相对较少。
(3)气候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且无充足的灌溉水源。
23(12分)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下图为季风水田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潘帕斯草原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图,阿根廷人为了促进该农业类型的发展,做了哪些工作?(5分)
(2)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特征是( )(2分)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3)北美五大湖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图,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5分)
解析:依据四幅景观图可判断出,甲图为大牧场放牧业,乙图为乳畜业,丙图为季风水田农业,丁图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答案:(1)甲 一方面,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另一方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2)D
(3)乙 饲料因素:北美五大湖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生长期短,不利于农作物成熟,却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美国东北部经济发达,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2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浙江农民利用木屑(80%)、麦麸、棉籽壳等装入塑料袋,接上菌种就做成了菌棒生产香菇,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大量出口美国。后来一些菇农去美国旧金山北部承包了一大片农业菇类种植农场,在国内接种、发酵,将培育好的菌棒运到美国,雇用墨西哥人种植,在当地的销售企业销售,使美国消费者能吃到当天采摘的新鲜香菇。
材料二 随着香菇的大规模种植,浙江当地还发展了观光休闲农业,另外大量的废菌棒做了如图甲的处理。
甲
乙 香菇生产销售图
(1)从图示材料分析浙江菇农去美国承包菇类种植农场的有利经营条件。(5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浙江香菇种植业的优势。(5分)
(3)对于我国浙江向邻国如日本大量出口香菇菌棒,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5分)
答案:(1)利用了美国现有的农业基础(农业菇类种植场);雇用了相对廉价的墨西哥劳动力;利用了美国的销售公司进入市场;通过原料和技术的输出,发挥了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利用废菌棒生产沼气,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发展种植业、观光农业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赞同。理由:浙江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菌类生长;生产菌棒的原料较丰富;劳动力充足;可以增加就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不赞同。理由:菌棒的原料是杂木屑,生产菌棒要消耗大量的林木,不利于浙江的森林保护,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