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培优教程全国通用版检测:第二编专题二图表二 地理剖面图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培优教程全国通用版检测:第二编专题二图表二 地理剖面图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培优教程全国通用版检测:第二编专题二图表二 地理剖面图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培优教程全国通用版检测:第二编专题二图表二 地理剖面图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培优教程全国通用版检测:第二编专题二图表二 地理剖面图

    展开

    图表二 地理剖面图1基本特征剖面图是沿某一特定方向垂直断面所做的图形,可显示内部结构状况。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地租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天气剖面图等。其中以地形剖面图(图甲)和地质剖面图(图乙)最常见。2读图技巧首先确定剖面图为地形剖面图还是地质剖面图,或两者重叠图。(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仔细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度位置、注记及图例说明根据地势起伏状况,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相对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将地形剖面图所显示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的地形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的名称最后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判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各种地理事象,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是一向斜,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1)(2)题。(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2)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答案 (1)D (2)C (2018·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知,洪水期河水能淹没T0,说明平坦面T0仍在接受河流泥沙的堆积,因而平坦面T0面积仍在扩大,故A项正确。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答案 A解析 河流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砾石的平均砾径越大。据材料可知,平均砾径T3最大,故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T3形成时期,A项正确。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知,目前接受沉积的断面海拔最低,较早时期的断面海拔较高,说明地壳不断抬升,排除AC两项;四个沉积断面不连续,说明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故B项错误,D项正确。特色专项增分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湖北宜昌元月调研)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下图为华北某滨海地下水库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需建筑截水坝B.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C.水源补给方式相同D.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知,可利用天然地下空间建设地下水库,也可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贮水空间,因而地下水库不一定需要建筑截水坝,A项错误;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地下水库将水储存在地下空间,B项错误;水源补给方式不同,分别是地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项错误;均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D项正确。2.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  )拦截地下径流 防止海水入侵 减少海水侵蚀抬高地下水水位 缓解土壤盐碱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③答案 B解析 地下水坝能够拦截、蓄积地下径流,正确;该地下水库位于沿海地区,可防止海水入侵,正确;坝外地下水水位降低,海水侵蚀增加,错误;根据图中建坝前后水位可知,水坝抬高地下水水位,正确;地下水水位升高,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错误。3.下列地区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  )A.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B.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C.多孔质石灰岩为主体的某背斜山D.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地下水库一般有良好的地下空间储存地下水,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可储存地下水,故B项正确;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适宜储存地表水,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沿海淤泥质湿地滩涂不适宜建地下水库,ACD三项错误。(2019·北京石景山期末)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变老。图中阶地(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45题。4.对河谷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答案 C解析 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变老,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翼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5.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B.丙比丁更可能出现溶洞C.阶地T2的抬升晚于T1D.甲地点以侵蚀作用为主答案 A解析 河流沿岸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灾害。甲地海拔低,在丰水期易被洪水淹没,乙地海拔较高,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A项正确;溶洞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图中丙是页岩,丁是石灰岩,B项错误;T1T2都有沙、卵石,但T1上覆盖有黏土,说明了阶地T2抬升早于T1C项错误;甲地点有大量的黏土,说明了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D项错误。 江流在前,雪峰镇后,沃土环绕。一楼住牛羊,二楼做厨房,楼顶晒谷粮,三楼为居室,四楼敬神明,顶上建碉房。农耕、畜牧、生活、贮藏、战斗,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高可超过50 m,屹立于不可能之处,经历地震、战争,千百年不倒。这是对右图示意的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描述。据此完成68题。6.该建筑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   D.内蒙古高原答案 C解析 读材料可知,该建筑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即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可把华北平原排除掉;再读图文材料可知,当地有农耕、畜牧、经堂、佛龛,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当地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该地区江流在前,雪峰镇后,有雪峰、有大江,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的地貌最符合该特征,C项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没有雪峰存在。7.图示建筑特点与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牛羊住室内夜晚气温低B.窗户较小太阳辐射强C.打麦场在楼顶农业单产低D.楼顶设置水槽缺水答案 A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地势高,空气稀薄,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为预防牲畜冻伤,牧民将牛羊召回室内,A项正确;该区域窗户较小,是因为寒冷风大,B项错误;因为这里土地缺乏,半农半牧,农业生产规模不大,小麦等农作物可运回家中,在屋顶堆放和脱粒,C项错误;该地为横断山区,有大江和雪峰,不缺水,D项错误。8.农业社会时期,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热量   B.水源、地形C.土壤、光照   D.热量、水源答案 A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该地区为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平原面积小,耕作农业面积小。且海拔高、热量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以在农业社会时期,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热量。(2019·宁夏大学附中一模)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911题。9.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  )A.甲为气流出口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C.乙处气温较低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答案 B解析 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隆起的土堆使乙洞口处气流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甲洞口没有气流抬升,气压较高。所以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B项正确。甲为气流进口,A项错误;乙处受洞内气流影响,气温较高,C项错误;乙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D项错误。10.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答案 A解析 来自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图中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项正确;狭管效应受地形影响形成,不是热力因素形成,B项错误;焚风效应受地形影响形成,C项错误;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不能形成穿堂风D项错误。11.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答案 D解析 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D项正确;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AB两项错误;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前后受热产生的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C项错误。二、综合题(56)12(2019·河北保定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4)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古老的凹陷盆地,中部有火焰山横穿境内,把吐鲁番盆地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山北为博格达山山麓的倾斜淤积平原,山南为下陷盆地。吐鲁番盆地属于干旱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北部山地降水在300400毫米之间,高山有冰雪,为盆地主要灌溉水源。吐鲁番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但冬季低温对葡萄造成的冻害,严重危害葡萄生产。图一为吐鲁番盆地位置示意图,图二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1)在吐鲁番盆地内部,火焰山山南地势明显低于山北,分析主要原因。(10)(2)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但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请解释原因。(6)(3)吐鲁番盆地的绿洲多分布在盆地中部偏北的地方,为什么?(8)(4)分析吐鲁番葡萄冬季冻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10)答案 (1)火焰山山南属于断裂下沉区域(下陷盆地)(或山北相对上升);由于火焰山的阻隔作用,从天山被流水携带下来的风化(或碎屑)物质在山北堆积,而山南受到保护(或山北为天山山麓的倾斜淤积平原,接受来自天山的流水沉积,而山南受火焰山的阻挡,沉积少);南部的觉罗塔格山(或南部山地)阻挡了来自山地以南的沙尘,盆地内风力大,山南风力沉积作用较弱,所以地势较低。(2)夏半年,北部高山有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吐鲁番盆地地势低洼,地下水汇集,所以地下水丰富。(3)盆地内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但北部山地降水较多,高山常年积雪,有冰川发育,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汇流成河,通过地下径流向盆地渗流过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间沟谷呈泉涌出地面,(并汇流成河,)形成绿洲。因此盆地的绿洲多位于接近水源的中部偏北的地方。(4)吐鲁番盆地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降温幅度大;冬季太阳高度较小,昼长时间较短,气温较低;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地面沙漠、戈壁广布,降温快,冬季气温低;气候干旱,冬季降雪量小,积雪少,对葡萄的保温作用小。因此吐鲁番葡萄冬季冻害严重。解析 (1)题,结合材料信息山北为博格达山山麓的倾斜淤积平原,山南为下陷盆地分别分析南北地形的成因。第(2)题,地下水丰富的原因从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下渗条件等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水源的差异分析绿洲分布。第(4)题,冻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主要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13(2019·江西南昌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相关部门对云南省西部山区某自然村进行了农业普查,下图是该村地形剖面图,下表是该村不同海拔土地利用结构(%)。该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 海拔()700以下7009009001 1001 100以上稻田8691510住宅0090菜园00220其他14918100(1)与户籍人口相比,简述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4)(2)表中,该村其他土地包括多种利用类型,请列举其中3种主要类型。(6)(3)说明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6)(4)分析该村水稻熟制改变的积极意义。(6)答案 (1)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小。(2)林地(果园,茶园),水域(草地,荒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位于阳坡,光照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4)减少劳动量,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改善水稻生长期水热条件,提升稻米品质;减轻土地压力,改善土壤肥力。解析 (1)题,该村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小。第(2)题,土地利用类型除稻田、住宅、菜园外,其他类型还有林地,如果园、茶园等,有水域、草地、荒地等,有交通用地、厂房、商店建筑用地等。第(3)题,该村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历史等方面考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结合图中文字,该稻田位于阳坡,光照强。根据剖面曲线形态,该海拔坡度较小,说明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根据横轴数值,该稻田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该地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第(4)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熟制减少,对劳动力需求减少,能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能够选择最佳生产时段,改善水稻生长期水热条件,提升稻米品质。有利于减轻土地压力,改善土壤肥力。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