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练习: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综合检测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2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练习: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综合检测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2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练习: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综合检测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2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练习: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综合检测
展开(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6年8月19日上午正式开通试运营,加上2013年通车的1号线一期工程,郑州市从此迈入双线地铁运营时代。据此回答1~2题。1.与公交车相比,地铁的优势为( )A.速度更快B.通达度更高C.受天气影响较大D.灵活性更强2.郑州市地铁建设可能会引起( )A.地铁沿线土地价格降低B.城市形态呈条带状C.城市人口向市中心迁移D.地铁站点附近商业网点增多解析:第1题,地铁属于有轨交通,与公交车相比,灵活性差,通达度低,但受天气影响小,速度快。第2题,郑州市地铁建设可以使城市人口向郊区分散;地铁沿线地价上涨;城市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仅地铁很难改变城市形态。答案:1.A 2.D下表为截至某年年底我国四省级行政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km)。读表回答3~4题。省级行政区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①465.02 19112 945825②2 915.93 551230 3983 255③786.3075 47038④6 019.35 098162 4644 084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 )A.西藏 云南 上海 黑龙江B.西藏 黑龙江 上海 云南C.上海 黑龙江 西藏 云南D.上海 云南 西藏 黑龙江4.结合上题可知,下列对②省级行政区河流通航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B.冬季有结冰期,通航条件差C.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D.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解析:第3题,对比选项所给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可知,西藏地区交通运输最不发达,③应为西藏,由此可排除A、B两项;黑龙江铁路网发达,铁路营业里程要远大于位于云贵高原的云南,故④为黑龙江。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省级行政区为云南。云南位于云贵高原上,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河流落差大,所以通航条件差。答案:3.D 4.D城市扩展强度指数是指某空间单元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土地利用扩展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字越大,表示扩展越快。下图表示1986-2011 年北京市各圈层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5.北京市城市建设( )A.1991-1996年集中在三环路以内B.1996-2001年四环路内逐渐填满C.2001-2006年又是一个高峰时期D.2006年以后六环路以外建设迅速6.随着北京城市空间扩展( )A.二环路内人口流动量迅速减少B.居住区主要迁移到二环三环间C.中心商业区迁移到四环五环间D.五环六环间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991-1996年扩展强度指数最大的是四环五环间,A错;1996-2001年二环内扩展强度指数为0,基本已填满,B错;2001-2006年四环外地区扩展强度指数均大增,说明此时期是一个建设高峰期,C正确;2006年以后各区域扩展强度指数均很小,建设速度慢,D错。第6题,随着北京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规模变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用地紧张。图中信息显示2000年后北京城市扩展主要在四环以外,四环外人口密度不断增大,D正确。答案:5.C 6.D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7~8题。7.在高铁客运站核心区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工业 B.园艺C.物流 D.商务8.高铁客运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解析:第7题,高铁客运站核心区交通便利,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商务。第8题,高铁客运站将导致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 答案:7.D 8.A正太铁路(太原—石家庄)是山西省最早的一条铁路,穿越多条河流,与卢汉铁路(卢沟桥—汉口)交会于石家庄。正太铁路修建时的窄轨(1 m宽)与采用国际标准轨(1.435 m宽)的卢汉铁路不一致。下图为1907年中国北方部分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9.正太铁路修建时,采用窄轨的原因有 ( )①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②穿越多条河流③当时施工技术较低 ④(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早期正太铁路与卢汉铁路轨道宽度不一致对石家庄发展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加速发展 B.阻碍发展C.没有影响 D.无法推测解析:第9题,正太铁路所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材料中有“穿越多条河流”的信息;1907年以前,我国铁路建设施工技术较低;(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第10题,石家庄地处正太铁路、卢汉铁路交会处,正太铁路的窄轨与卢汉铁路的国际标准轨不一致,由铁路进出山西的所有物资必须在石家庄重新装卸和转运,石家庄成为晋冀间物资转运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会加速其发展。答案:9.D 10.A2015年11月25日,全长680 km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拉开序幕。读太行山高速公路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经济 D.资源12.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 )A.阜平的城市等级大幅度提升B.河北省的经济重心随之西移至太行山一带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D.河北省高速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解析:第11题,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要做到趋利避害;技术因素是保障;社会经济因素是当前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故选项C正确。第12题,城市等级受多种因素影响,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后,阜平的城市等级不可能大幅度提升;河北省的经济重心依然在省城石家庄以东等沿海区域;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使河北省的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区域间交通更加便利,利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故选项D正确。答案:11.C 12.D2015年3月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下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有(双选)( )A.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B.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C.服务于资源勘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D.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14.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有(双选)( )A.GPS信号接收机 B.北斗卫星C.传感器 D.车载移动电话解析:第13题,A、B属于GPS的功能。第14题,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部分(导航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组成。答案:13.AB 14.CD读广州轨道交通30分钟等时线图(阴影部分表示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乘坐轨道交通30分钟覆盖范围),回答15~16题。15.由图中信息可知,今后广州城市空间 ( )A.向东、向南扩张B.向西、向北扩张C.呈同心圆状扩张D.由“单中心”到“双核”转换16.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双选)( )A.提高沿线地区房价 B.促进跨城居住就业C.增加运输成本 D.加剧环境污染解析:第15题,由图可知,轨道交通30分钟覆盖范围向东、向南最远,因此受其影响,城市空间将向这些方向扩展。第16题,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必然能促进人员流动、加强区域联系,从而带动沿线房价的上升。答案:15.A 16.AB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示意图。历经多年规划论证的川藏铁路拉(萨)林(芝)段,2015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据此完成17~18题。17.修建川藏铁路拉林段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地质复杂、高寒缺氧 B.地形多样、河网密布C.山地阻挡、生态脆弱 D.冻土广布、干旱缺水18.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 ( )A.承担川藏间的全部客、货运任务B.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C.促进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D.加强国防安全,活跃全国路网解析:第17题,川藏铁路拉萨—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上,地质复杂,高寒缺氧,生态较脆弱,A正确。第18题,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承担川藏间的部分客、货运任务,A错误;铁路建成后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B正确;西藏经济较落后,铁路建成后不会促进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错误;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加强国防安全,但不会活跃全国路网,D错误。答案:17.A 18.B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甲、乙两处拟建铁路,完成19~20题。19.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双选)( )A.沿海地区B.沿河流两岸C.地势低洼处D.地势高峻处20.影响连接甲、乙两城铁路修建的制约性因素有(双选)( )A.地形崎岖 B.多沼泽C.跨越河流多 D.多火山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该岛屿地形从西向东倾斜,从图中聚落分布来看,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及河流沿岸,故选A、B。第20题,读图可知,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经过地区多沼泽分布,且跨越多条河流,修建桥梁多,造价高,B、C对。沿线地形低洼,起伏小,A错。火山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D错。答案:19.AB 20.BC读海南岛简图(下图),回答21~22题。21.形成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C.气候 D.河流22.关于甲、乙两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有(双选)( )A.甲聚落的规模更小 B.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C.甲聚落可能为城市 D.乙聚落聚居的人口更多解析:第21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岛地形中南部高,北部低,只有沿海平原地区较平坦,有利于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与建设,所以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22题,读图可知,甲位于北部平原地区,且位于沿海,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聚落规模大,可能为城市。而乙聚落位于山区,空间分布较分散,人口较少。答案:21.A 22.BC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2015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合福高铁全线正式通车,设计时速300 km。如图为合福高铁路线图。据此回答23~25题。23.合福高铁的建设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 )A.专业化 B.高速化C.网络化 D.智能化24.合福高铁的开通将最先影响德兴的( )A.城市等级 B.服务范围C.气候特征 D.行政区划25.下列有关图示高铁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是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B.线路经过我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C.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D.线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解析:第23题,根据材料可知,合福高铁设计时速可达300 km,运行速度快,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高速化。第24题,合福高铁的开通,会使德兴对外联系加强,服务范围扩大。第25题,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合福高铁沿线自然风景名胜众多,其开通能进一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线路的开通对全国铁路交通运输产生一定的影响;该线路没有经过我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答案:23.B 24.B 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沿江沪宁汉渝蓉快速客运专线是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四横四纵”中的一“横”,而渝利铁路是沿江沪宁汉渝蓉快速客运专线的一段,全长约264.4 km,桥隧比达80%,设计时速为200 km。(1)渝利铁路在建设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简要分析影响渝利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3)简述渝利铁路将原定路线改为现定路线的利弊。(6分)解析:(1)渝利铁路经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多石灰岩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影响我国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3)现定路线避开了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线路变得弯曲。从生态方面评价“利”,从成本和行车安全方面评价“弊”。答案:(1)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2)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既增加了四川盆地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又活跃了全国铁路网;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3)利:避开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应明显。弊:线路增长、变得弯曲,增加投资,降低行车安全。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将上海建成世界“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材料二 上海港1959年货物吞吐量为0.17亿吨;1984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905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又大幅度提高。材料三 上海港主港位置迁移示意图。(1)简述上海港主港位置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2)从交通联系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上海港货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1)主港位置变迁特点可从图示看出;原因可从深航道的影响及接近货源地(注意提取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信息)等方面分析。(2)上海港货运总量大体现在进出港物资多,这又与上海经济腹地大和城市依托有关。从交通联系角度分析,就是分析上海港通过交通方式联系广大经济发达地区。答案:(1)特点:向航道更深的水域迁移。原因:船舶大型化,吃水深度增加,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上海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使部分货源地外移。(2)上海港通过长江航线与京沪、沪杭铁路线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运输干线,联系了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货物运输量很大;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大量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输出和输入要通过上海港,其远洋运输联系着世界许多港口;上海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部,其沿海运输航线联系着我国大陆沿海众多港口,货物运输量很大。28.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2分)(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2分)(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6分)解析:(1)由图示可以看出,原有的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并且附近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这些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旧城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应最早形成。(3)(4)由图中可以看出,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分布,所以新城区形成的影响因素是铁路运输的发展,将会沿铁路线的方向延伸。(5)新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以及河流淤积、资源枯竭等因素,都会导致旧城区发展缓慢。答案:(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 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