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5)问题研究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展开
(5)问题研究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1、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 美化城市环境 ④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2、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贤”、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1、2题。
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3、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 防风固沙 ② 净化水质 ③ 涵养水源 ④ 塑造地貌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4、如表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两题各题。
省区 | 1951年调查面积/hm2 | 1981年调查面积/hm2 | 2001年调查面积/hm2 |
广东 | 21288.0 | 16698.1 | 9084.0 |
广西 | 15950.0 | 9331.1 | 8374.9 |
海南 | 10308.0 | 7195.9 | 3930.3 |
福建 | 720.0 | 497.3 | 615.1 |
1.与1951年相比,2001年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 )
A.广东减少比例最大 B.广两减少面积最大
C.海南减少比例最小 D.福建保护相对较好
2.下列属于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有( )
①保护海岸 ②调蓄洪水 ③提供水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1997年5月~1999年9月年沼泽试验场( )
A.水分收支大致平衡 B.水深逐渐下降
C.蓄水量一直减少 D.5月初水位稳定
2.1999年沼泽水位变化的影响是( )
① 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气候变率减小
③ 水质趋于恶化 ④ 被开垦的可能性加大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③ ④
6、扎龙湿地是由于乌裕尔河下游没有明显河床,沟水漫溢,在南部低洼处形成的闭流盐沼湿地,主要接受乌裕尔河补给。长期以来,扎龙湿地少雨年份时土壤盐度增加,多雨年份时土壤盐度减小,但总体盐碱化不明显且湿地面积相对稳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乌裕尔河上游众多水库的建设,扎龙湿地的蓄水量低于理想蓄水量,明水面积呈现波动式减少;扎龙湿地大面积退化,甚至核心区也出现了部分土壤盐渍化现象。
1.早期扎龙湿地盐碱化现象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 B. 旱涝频繁,沼泽水量维持稳定
C.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少 D. 泥沙淤积,阻碍水分蒸发析盐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引起扎龙湿地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量疏干沼泽,扩大耕地面积 B. 水利工程建设,入沼水源减少
C.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D. 人口增加,大量取用湿地水源
7、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 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
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
8、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南四湖地处山东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和独山湖连接而成,近3年来,山东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还湿”,把以前围湖造的台田还原为湿地,种植芦竹、杞柳、蒲草、芡实等湿地作物。目前,加上修复的原始湿地保护区,南四湖湿地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打造了一道“绿色屏障”。
(1)南四湖湖泊湿地有哪些生态作用?
(2)人们在湿地上围湖造台田,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3)为保证沿南四湖湿地的稳定性,湿地外围一定距离内植树造林,形成围绕沿湖湿地的防护林带。试分析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有哪些。
9、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区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大兴安岭的走向为__________。
(2)根据下图,说明松花江甲、乙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甲:季节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
乙:季节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
(3)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4)湿地被称之为“__________”,简述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__________。
10、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
材料一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率下降、湿地萎缩,对该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由材料中 “恢复湿地”并结合宁夏平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的粮食种植区可推知,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破坏湿地,C选项正确。
2.本题考査生态环境建设对区域环境的有利影响。银川地处干旱区,故恢复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减小气温年较差,而对城市排污能力影响不大,B选项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解析:1.图示地区海拔高,长江在峡谷中奔流,洪水期水位上涨不会造成河水泛滥。
2.修筑梯田和固定拼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耕地的数量.满足当地的粮食傜求,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解析:1.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读图,地表水经过滤后流出,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净化水质,②正确;湿地的植被、土壤有涵养水源功能,③正确;不能防风固沙,①错误:湿地不能塑造地貌,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2.本题考查湿地的价值,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检测到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C正确。 出水口的排水量增加,A错误。出水口流速明显变快,B错误。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D
解析:1.本题组考査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读图计算可知,海南减少的比例最大,广东减少的面枳最大福建减少的面枳最小,比例也最小保护相对较好,D正确
2.红树林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调蓄洪水、提供水源是水库的生态功能:故选D项: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D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B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D; 3.C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①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②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降解污水和贮存营养物;⑤促进碳循环和碳积累,减弱或缓解“温室效应”。
2.湿地面积萎缩,会破坏湿地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对沿岸的保护作用减弱等。
3.①可以护坡、护堤,达到保持水土、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对湿地的淤积作用;②可涵蓄水源,起到对湿地水量调控、保持湿地面积稳定的作用;③可以拦截农田回流水,固定农田回流水的氮、磷、农药等污染物质,使水质得到初步净化。
解析: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大兴安岭位于西部;松嫩平原位于中部,地势平坦;小兴安岭位于东部(或东北部); 呈东北—西南走向
2.春季; 春汛形成原因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夏季; 夏汛形成原因主要是雨水(大气降水)补给
3.生产规模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
4.地球之肾; 纬度位置较高,蒸发较弱;河流汇集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分布,不易下渗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多;河网较密,径流丰富;土质黏重、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2.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淡水资源减少;气候趋于干燥;旱涝灾害增加;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1.沼泽地的形成条件一般从来水多(降水多、径流来水多等),且不易失去(排水不畅、蒸发弱、下渗少等)角度分析。
2.可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