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3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选择题
1.为了研究和了解地震发生机制,寻求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国家地震专家委员会建议在龙门山断裂系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在其主破裂区、余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2 000~3 000米主孔科学钻,以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据此回答下题。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
B.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
C.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D. 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
【答案】B
【解析】目前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依靠物理方法间接获得的,大陆科学钻探成功后可揭示的只是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等信息,也可监测地震活动。
2.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浅层地表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题。
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 软流层
B. 地幔
C. 地壳
D. 地核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分布在地下几百米内,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浅层地能存在于地壳中。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0日18时4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9 km,震中距且末县城约110 km。据此回答3-4题。
3.此次新疆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 )
A. 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B. 纵波速度突然增加
C. 横波突然消失
D. 纵波突然消失
【答案】C
【解析】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由于外核可能呈熔融液态,故横波会消失。
4.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软流层
C. 上地幔顶部
D. 下地幔
【答案】A
【解析】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深度约9 km,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 km,故震源应位于地壳。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 ②是软流层
D.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答案】D
【解析】大陆地壳比较厚,大洋地壳比较薄;横波、纵波在莫霍界面以下,波速明显加快;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6.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 莫霍界面以上部分
B.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C.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D. ①②③的全部
【答案】B
【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序号依次是(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C
【解析】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
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9-10题。
9.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
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共4大圈层。
10.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答案】B
【解析】
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11.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C. 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理解。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岩石圈属地球内部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非选择题
12.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填文字)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表示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液态,F面是________界面。
(4)____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_______的发源地。
【答案】
(1)横 纵
(2)莫霍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下降 固 古登堡
(4)E 岩浆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2)C层为地壳,主要由各类岩石组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判断,E为地幔。(3)据图分析,A波在F处波速完全消失,B为纵波,波速突然下降,而横波和纵波通过物质状态不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波速在F处发生变化,说明E物质状态为固态,G物质状态为液态。(4)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源地。
13.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案】
(1)33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45~50千米 30~35千米
(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
【解析】
第(1)题,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2021学年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 洋流及其影响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 洋流及其影响练习,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2洋流及其影响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42洋流及其影响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311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docx、新教材精创311常见的天气系统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311常见的天气系统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