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四)(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295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四)(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295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四)(含答案)
展开阶段测评(四)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6·山东德州中考)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 ℃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时气温为5 ℃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D )
A.减少、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
2.下图中,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C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7·江苏盐城中考)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D )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
A.③④⑤ B.⑥⑦⑧ C.①②⑧ D.④⑥⑦
4.导学号16244117下图是肾单位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图中②④⑤合称为肾小囊
B.图中④⑤⑥合称为肾单位
C.图中①④⑤合称为肾小球
D.图中①②③合称为肾小管
5.(2016·江苏宜兴中考)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能进行滤过作用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与肾小囊是相通的,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6.(2017·浙江杭州中考)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7.导学号16244118
(2017·山东德州中考)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
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
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8.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球滤过并且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是(D )
A.血浆蛋白 B.无机盐
C.尿素 D.葡萄糖
9.(2016·湖北十堰模拟)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C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
10.导学号16244119(2017·安徽桐城中考)下表为血浆、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溶液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分别是(C )
物质 | 血浆 (克/100毫升) | 肾小囊腔内液体 (克/100毫升) | 输尿管内液体 (克/100毫升) |
甲 | 0.03 | 0.03 | 2.00 |
乙 | 7.00 | 0.00 | 0.00 |
丙 | 0.10 | 0.10 | 0.00 |
A.尿素、葡萄糖、蛋白质
B.葡萄糖、尿素、蛋白质
C.尿素、蛋白质、葡萄糖
D.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11.(2016·江苏连云港中考)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
A.尿液的形成即指肾小体的滤过作用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即可形成尿液
C.肾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可能增加
D.原尿中部分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12.导学号16244120
(2016·广西贺州中考)右图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细胞
13.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
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14.
(2016·四川绵阳中考)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哪种成分的浓度变化趋势符合右图所示?(B )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15.(2017·湖南长沙中考)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B )
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都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D.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6.甲、乙分别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尿的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D )
A.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B.原尿的形成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结果
C.在图乙中两端都连接着毛细血管的血管是出球小动脉
D.外界空气进入肺内,肺内气体排到外界称为肺内的气体交换
17.(2017·湖南岳阳中考)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C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D.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18.(2017·海南中考)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9.头皮屑多是许多爱美女性的烦恼,本可以秀发飘飘,但出现了许多小白点,确实是大煞风景。你知道这些头皮屑是皮肤的哪部分脱落形成的吗?(C )
A.生发层 B.真皮层
C.角质层 D.皮下组织
20.(2017·山东东营中考)2017年5月7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B )
①保护 ②排泄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题,共60分)
21.(12分)(2017·广西贵港中考)人体的排泄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皮肤中的 汗腺 ,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2)通过 呼吸 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3)通过 泌尿 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4)排泄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 水与无机盐 (填“水”或“无机盐”或“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2.导学号16244121(12分)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结构名称。
[A] 皮质 、[B] 髓质 、[C] 肾盂 、[D] 输尿管 。
(2)乙图为肾单位结构图,肾单位是由 肾小管 和 肾小体 组成。
(3)丙图中,图中[①]是 入球小动脉 ,[②]是 出球小动脉 ;[③]是 肾小球 ,它里面流的是 动脉 血;[④]是 肾小囊 ,它里面的液体称为 原尿 。
(4)一个人24小时会产生150升的原尿,可是在一天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这是由于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23.(12分)(2016·黑龙江绥化中考)表中的数据是某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的样品,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 原尿(克/100毫升) | 尿液(克/100毫升) |
水 | 98 | 96 |
蛋白质 | 0.03 | 0 |
葡萄糖 | 0.1 | 0.03 |
无机盐 | 0.72 | 1.1 |
尿素 | 0.03 | 1.8 |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此人尿液中不应该有的成分是 葡萄糖 ,说明尿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是肾单位结构中的 肾小管 出现了异常。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滤过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阶段。
(3)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输尿管→ 膀胱 →尿道→体外。
24.导学号16244122(12分)(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③] 肾小球 和肾小囊内壁的 滤过 作用以及[①] 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
(2)[②]肾小囊内的液体称为 原尿 。
25.导学号16244123(12分)根据下图皮肤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由 上皮组织 、 结缔组织 、 肌肉组织 和 神经组织 四大组织构成,是人体中最大的 器官 。
(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 。
(3)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 真皮 内。
(4)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真皮 部位,而其中又含有 感觉神经末梢 ,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5)在炎热的夏季,大量分泌汗液以调节体温的是 汗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