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下列哪种环境中,可以采集到水螅( )
A.海水中
B.土壤中
C.污染的河流或池塘中
D.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2.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3.下面是烟台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动物,①对虾 ②梭子蟹 ③海蜇 ④乌贼 ⑤章鱼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4.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池塘缺水 C.缺乏饵料 D.水中缺氧
6.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表现在( )
A.四肢发达,运动灵活 B.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C.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D.体表有鳞片或甲
7.“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8.沙蚕生活在海边的泥沙中,身体由很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有利于( )
A.呼吸
B.保持体温恒定
C.躯体灵活运动,方便转向
D.传递营养
9.下列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中,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且正处于灭绝边缘的(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丹顶鹤 D.白鳍豚
10.如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家兔与狼相比较,家兔口腔内没有( )齿,该种牙齿的作用是( )食物。
A.门齿 切断
B.臼齿 磨碎
C.犬齿 撕裂
D.犬齿和臼齿 撕裂和磨碎
1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家鸽前肢演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C.蝗虫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发现
D.鲫鱼身体呈纺锤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12.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3.据报道,进入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人类活动破坏了这些动物的栖息地
14.如图所示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此诗所描绘的是燕子的(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群行为
16.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分析,是人类( )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
17.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32 | 65 | 5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8.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类害虫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之间的( )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产卵
19.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它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下列哪项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 )
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 C.胎生、哺乳 D.体表被毛
20.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学习行为更适应多变的环境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二、填空题
21.(1分)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够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 。
22.(2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3.(1分)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象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这种美国红雀的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 决定的.
24.(2分)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
25.(1分) 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26.(3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如狒狒群体)中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7.(9分)如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体呈 ,游泳时可减少阻力。
(2)鲫鱼在水中游泳时靠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的 。靠[ ] 掌握前进的方向。
(3)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张合,这是鱼在 。
(4)鲫鱼的鳃丝呈 色,是因为其内密布大量的 ,所以适于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流经鳃的血液氧的含量会 ,二氧化碳的含量会 。
28.(11分)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运动方式多样。如图是蚯蚓、缢蛏、鸟和人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蚯蚓体内只有肌肉没有骨骼,靠肌肉和 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2)乙图中,缢蛏的运动器官是 。
(3)丙图中,鸟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 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该动作的完成需要 系统的调节和其他多个系统的配合。
(4)丁图是人的关节及曲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填序号)和【6】 中的滑液。从丁图的右侧图形可知,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 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5)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
(6)脱臼是指 从 脱离出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解:水螅是生活在水流缓慢、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有大量水螅生活的坑塘水体,水色深褐,有鱼腥味,常有农家草肥,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施入。因此,水体营养丰富,在这种水体中生活的浮游生物,特别是水螅爱吃的水蚤也十分多,加上没有工业废水农药污染,所以水螅大量繁殖,种群得以维持。所以野外采集水螅的最好地点是缓流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
故选:D。
2.解: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正确;
②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③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只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错误;
④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蝌蚪用鳃呼吸,错误;
⑤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①对虾、②梭子蟹,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坚韧的头胸甲,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纲;③海蜇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④乌贼、⑤章鱼、⑥鲍鱼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或退化,身体不分节,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肉质的足,属于软体动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
①用气管呼吸可将氧气直接送达组织细胞,增强了呼吸能力,为蝗虫的陆上飞行运动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保证。故正确;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使蝗虫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使其取食范围扩大,有利于陆地生存。故正确;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地干燥的生活环境,故正确;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对昆虫的取食、生长、繁殖等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故正确。
因此,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①②③④。
故选:D。
5.解:白天,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不会出现浮头现象;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到了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为了呼吸,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因此鱼出现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缺氧,这种情况严重时可导致鱼群大量死亡。
故选:D。
6.解:A、爬行动物四肢发达,运动灵活,两栖动物也四肢发达,运动灵活如青蛙,A错误;
B、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成体也用肺呼吸,B错误;
C、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动物。C正确;
D、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陆生,而两栖动物水陆两栖。D错误。
故选:C。
7.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A。
8.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发生更加灵敏。
故选:C。
9.解:A、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故错误。
B、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故错误。
C、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类,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故错误;
D、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水生哺乳类。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10多年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是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故正确。
故选:D。
10.解:对比两幅图我们很容易看出家兔口腔内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门齿的功能是切断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肉食),臼齿则能磨碎食物。
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肉食性动物需要撕裂肉食,牙齿除有门齿、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
故选:C。
11.解:A、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因此适于空中飞翔,A正确;
B、野兔和狼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迅速躲避天敌,B正确。
C、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C错误;
D、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适于水中生活,D正确。
故选:C。
12.解: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所以,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
故选:D。
13.解: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因此,造成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破坏了这些动物的栖息地。
故选:D。
14.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由此可见B正确。
故选:B。
15.解: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B。
16.解:学习行为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分析,是人类学习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故选:D。
17.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
故选:B。
18.解: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通讯。
故选:A。
19.解:丑牛、巳蛇、酉鸡分别属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因此用肺呼吸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
故选:B。
20.解: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大雁南飞,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B错误。
C、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学习行为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C正确。
D、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就越强。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21.解: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叫性外激素、性外激素是易挥发的物质,具有物殖的气味,农业生产中用来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故答案为:性外激素
22.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故答案为:观察法;实验法
23.解: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象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种美国红雀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故答案为:先天性行为;遗传因素.
24.解: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故答案为:肌腹;肌腱
25.解:节肢动物约有120万种以上,是最大的动物类群.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蝗虫.
故答案为:节肢.
26.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如狒狒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故答案为:组织;分工;等级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7.解:(1)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2)鲫鱼依靠各种鳍来维持身体的平衡。鱼的各种鳍的作用:①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⑥腹鳍起平衡作用; ③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④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⑤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所以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但是靠尾鳍来保持前进的方向。鲫鱼是近视眼,它在水中依靠⑦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3)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鳃丝,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张合,这是鱼在呼吸。
(4)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鳃丝,其内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适于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流经鳃后的血液,氧的含量会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
故答案为:
(1)流线型;
(2)平衡;③尾鳍;
(3)呼吸;
(4)鲜红;毛细血管;增加;减少。
28.解:(1)图甲中,蚯蚓靠肌肉与刚毛协调配合完成运动,通过运动能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2)乙图中,缢蛏的运动器官是③足。
(3)丙图中,鸟的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可在空中自由飞行。鸟还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
(4)丁图是人的关节及曲肘动作模式图。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⑦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⑥]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是由两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5)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所以感觉累。
(6)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故答案为:(1)刚毛;(2)足;(3)胸肌;神经;(4)⑦;关节腔;两;(5)收缩;收缩;(6)关节头;关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