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习题
展开(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④
C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汽和杂质集中在低层大气。]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4题。
2.人造天体在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减—增B.增—减
C.减—增—减—增D.增—减—增—减
3.人类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图中哪层中的臭氧( )
A.①层B.②层
C.③层D.③层以上大气层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 )
A.①层B.②层
C.③层D.④层
2.C 3.B 4.A [第2题,结合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可知,先减再增,再减再增,故选C。第3题,人类排放的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而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图中②层即为平流层。第4题,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的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而云层和尘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也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对应图中①层。]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5~6题。
5.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 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 000~6 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 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 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6.飞机可以在5 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5.B 6.D [第5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由①图可知,在6 000米、3 000米、地面的气温分别为-35 ℃、-14 ℃、18 ℃。计算气温垂直递减率在3 000米以下为1.1 ℃,高于0.6 ℃。在3 000-6 000米为0.7 ℃高于0.6 ℃,故B项正确。第6题,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须使气流平稳。读图计算比较:①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2 ℃,而实际气温约为-30 ℃;②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7 ℃,而实际气温约为-20 ℃;③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 ℃,而实际气温约为-25 ℃;④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20 ℃,实际气温也约为-20 ℃,故①②③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
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_。
(2)分层
(3)eq \(与人类的关系)eq \b\lc\{\rc\ (\a\vs4\al\c1(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天气现象, 的发生地,B层:大气 ,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C层:电离层能 ))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
[答案](1)运动状况 (2)对流层 降低 对流 平流层 递增 水平 (3)平稳 反射无线电短波
[等级过关练]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8~9题。
8.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所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 )
A.有若干电离层方便通信
B.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
C.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
D.气温上冷下热气流平稳
9.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
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
8.C 9.A [第8题,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所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C对。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部分,A错。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是高层大气,B错。气温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错。第9题,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大气运动特点是对流运动显著,A对。水平运动显著的是平流层,无云层,B错。对流运动不是单独的上升运动或下沉运动,C、D错。]
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 ℃
11.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10.D 11.C [第10题,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20 km处气压值约为80,而近地面约为1 000不是一半的关系。第11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层天气晴朗,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12~13题。
12.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3.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
A.受地面影响明显
B.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C.主要与臭氧气体有关
D.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
12.A 13.C [由图中数值可知,图示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臭氧吸收了紫外线。]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自________,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推测气流运动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层中有若干________层,________强烈时,________信号会受影响。
(6)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千米,中纬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根据图示可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第(2)题,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其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容易成云致雨。 第(3)题,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该层大量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第(4)题,在50~85千米高度的范围内,气温的变化跟对流层的气温变化相似,都是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据此可以推测该层的空气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 第(5)题,C层为高层大气,该层有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太阳活动能对电离层产生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部分或全部被吸收。第(6)题,由于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受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1)中 该地对流层高度为12千米,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为8~9千米
(2)地面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
臭氧
(4)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以对流运动为主
(5)电离 太阳活动 无线电短波 (6)逐渐减小
名称
特点
A
__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空气的________运动十分显著
B
__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明显________,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
C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变化不定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达标测试,共7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练习题,共7页。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达标测试,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