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7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7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答案】D
【解析】PAR数值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农业生产潜力越大。读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PAR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答案】D
【解析】读图知,甲地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盆地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云雨天较多,PAR较小;乙区域位于河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云雨天少,日照时间长,PAR较大。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回答3~4题。
3.航天员身穿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号”舱外航天服,走出“神七”舱门。要满足航天员的出舱需要,“飞天号”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特性有( )
①高强度 ②耐高温 ③抗撞击 ④防辐射 ⑤防失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A
【解析】 航天服无法解决太空中的失重问题。
4.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A.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阳光灿烂,天空蔚蓝
C.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
D.众多流星划过天幕
【答案】 C
【解析】 宇宙空间内由于空气极为稀薄,故无A、D项所述的现象。因无大气的散射作用,故B项也是错误的。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与气候寒冷无关。
6.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答案】A
【解析】地热属于地球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促进了大气和水的运动,大气水平运动产生风能,水的流动孕育了水能。
7.对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有错误的是( )
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
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
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答案】C
【解析】积极开发太阳能,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环境效益。不仅减少了居民砍柴用薪,保护了植被和生态,又避免了因能源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 SHAPE \* MERGEFORMAT 产、生活状况。据资料可知,太阳能开发和设备建设主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不会加大藏民的负担。
我国“嫦娥一号”成功避开两次“日凌”干扰,在地面指挥室遥控下,卫星与地面站始终保持联系。专家介绍,当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嫦娥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嫦娥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读下图,回答8~10题。
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之间
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日凌”属于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爆发
9.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扰乱地球磁场,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B.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C.扰乱电离层,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2年
【答案】 B
【解析】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黑子数目变化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关联;太阳活动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都是12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多的年份,一定发生大地震
B.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风的强度和频度增加
C.耀斑发生时,太阳风强度减小
D.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反而减少
【答案】 B
【解析】 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风的强度和频度都会增加。
二、综合题
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4)分析西北地区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
【答案】:(1)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2)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4)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
【解析】:第(1)题,甲地处青藏高原,结合其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和天气等进行分析。第(2)题,乙位于四川盆地,结合其地形及其对天气影响分析原因。第(3)题,结合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可直接读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第(4)题,结合西北地区光热资源条件、气温变化等气候条件,分析该地区特色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同步练习1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41水循环同步练习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11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11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时训练,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1原卷版doc、新教材精创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1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