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随堂练习题
展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解析] 地球内能主要来源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
[答案] A
2.如果某地震震源深度为8千米,则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幔 B.地壳
C.内核 D.软流层
[解析] 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知,该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地壳中。
[答案] B
据图及所学有关地理原理,完成3~5题。
3.b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4.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
A.d B.b C.a D.c
5.岩石圈的下界在(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
[解析] 由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是岩石圈、b是水圈、c是生物圈、d是大气圈。第3题,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第4题,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各种水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5题,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因此岩石圈的下界为软流层上界。
[答案] 3.D 4.B 5.C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B均位于地表,但厚度不同,分别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A+B+C均位于80千米深度(软流层上界)以上,共同构成岩石圈,D位于80~400千米深度,应为软流层,C+D十E属于上地幔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属于地幔。F为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横波、纵波均明显加速。
[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2)莫霍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图像利用的技术主要是,气象卫星设备中接收台风信息来自,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修筑梯田改变了山坡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