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0学年新教材导学同步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精练: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2019-2020学年新教材导学同步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精练: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导学同步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精练: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导学同步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精练: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上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某年12月份北京出现了多次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北京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雾霾天气空气中含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太阳光不断被反射,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少。第2题,大雾主要发生在晴天,由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同时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温度高(晴天温差大),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有利于扬尘(凝结核)产生。


    (2019·陕西西安中学月考)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4.如果在图中某地布局化工厂,为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城市热岛环流”形成原理,近地面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压低于郊区。第4题,要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的污染,厂址应该选择在城市风影响的区域之外,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最合适。





    (2019·重庆市第一中学期中)北半球一架飞机起飞由近地面爬升至高空。根据表述回答5~6题。


    5.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则高压位于飞行员的( )


    A.左侧 B.右侧


    C.左前方 D.右后方


    6.飞至高空后,飞机垂直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则(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飞机左侧吹来 D.风从飞机右侧吹来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大致向右偏转30~45°,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可以判断高压在左前方,C正确。第6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飞机垂直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故北半球风从飞机右侧吹来,D正确。


    (2019·广东省实验中学期中)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7~9题。








    7.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A.纬度相当 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 D.大气透明度相近


    8.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9.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答案 7.A 8.B 9.C


    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第8题,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热量越丰富;地面辐射量越丰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越多。第9题,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与④有关;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大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有关;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即与③④有关;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⑥有关。


    (2019·山东省临沂市期中)下图为“1月份某日的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0~11题。





    10.上图中( )


    A.甲地盛行偏北风


    B.丙地风速小于乙地


    C.甲地风速大于丙地


    D.乙地盛行偏南风


    11.丙地风向与空气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答案 10.A 11.D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右下方,甲地盛行偏北风。第11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丙地位于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吹东北风。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12.(2019·北京市朝阳区期末)“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利用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找出歌词中欠妥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


    (2)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绘图示意巴山地区夜雨的成因。


    答案 (1)夜晚应该吹陆风,原因是夜间海洋比陆地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海面形成低气压,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标出月亮或写上夜晚;画出地形起伏;垂直气流;冷暖;云雨。如下图:








    (2019·北京四中期末)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冷空气过境 B.水循环


    C.热力环流 D.大气受热过程


    答案 13.A 14.C


    解析 第13题,图中箱体底部放置冰块位置气温低,气流下沉,热水处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烟由冰块流向热水,上部相反。第14题,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15.(2019·北京西城期末)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下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左图、右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环节3中标出近地面气压状况。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1)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的运动


    (2)





    (3)选择更轻薄的纸进行实验,增加蜡烛与冰块的数量(或缩小学具尺寸,提高学具的密封性等,合理即可)。(至少两条)


    解析 (1)“热力环流”是因温度高低不同引起的大气环流形式,锡纸条一侧为点燃的蜡烛,一侧为冰块,温度差异明显,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的运动。(2)①在点燃蜡烛与放入冰块前,锡纸条两侧温度相同,没有明显的大气运动;②锡纸条左侧蜡烛点燃,升温,气流上升;右侧放入冰块,降温,气流下沉;③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在水平方向上,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3)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则应风力更大,因此应考虑增大锡纸条两侧的温差,减少外界的影响等,增大锡纸条两侧的温差可以选择增加蜡烛与冰块的数量,也可以在不改变蜡烛与冰块数量的前提下,缩小空间范围。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运动,大气热力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绵城市”可以起到的影响有,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该渔场的原因主要得益于,该渔场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