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据此回答1~2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D.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第2题,臭氧总量的减少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伤害。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4.如果在图中某地布局化工厂,为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城市热岛环流”形成原理,近地面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压低于郊区。第4题,要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厂址应该选择在受城市风影响的区域之外,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最合适。
(2020·重庆市第一中学期中)北半球一架飞机起飞由近地面爬升至高空。据此回答5~6题。
5.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则高压位于飞行员的( )
A.左侧 B.右侧
C.左前方 D.右后方
6.飞至高空后,飞机垂直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则(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飞机左侧吹来 D.风从飞机右侧吹来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大致向右偏转30°~45°,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可以判断高压在左前方,C正确。第6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飞机垂直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故北半球风从飞机右侧吹来,D正确。
(2020·江苏省扬州市期末)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读图和表,回答7~8题。
7.图中⑤借助的大气组成成分主要是( )
①二氧化碳 ②氮气 ③氧气 ④水汽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选A。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能见度高,云量减少。太阳辐射(①)不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①不变,A错误;云量减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故②增强,B正确;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总大气辐射较强,5月6日最低温比5月5日高,大气逆辐射较强,③增强,C错误;5月6日云量减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增强,D错误。
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哪一原理能解释“穿堂风”( )
A.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C.温室效应原理
D.热胀冷缩原理
10.白天,“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造成这两个地点在白天和夜晚的冷热状况不同,形成热力环流。故选A。第10题,白天,堂屋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堂屋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故选C。
(2020·湖北省仙桃一中阶考)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 hPa温度≥0.0℃和850 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图(单位:℃)”。读图回答11~12题。
11.“融化层”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
A.南昌 B.郑州 C.清远 D.赣州
答案 11.D 12.D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位于2~4℃,①②③都位于0℃以下,所以“融化层”位于④处。第12题,常以700 hPa温度≥0.0℃和850 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赣州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冷空气过境 B.水循环
C.热力环流 D.大气受热过程
答案 13.A 14.C
解析 第13题,图中箱体底部放置冰块位置气温低,气流下沉,热水处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烟由冰块流向热水,上部相反。第14题,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020·北京西城区期末)为了更好地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气压值(用P表示)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16.如果图中水平面位于高空,则A、B对应的近地面A′B′点气温值(用T表示)( )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
答案 15.A 16.A
解析 第15题,据图可知,A点等压面向上弯曲,气压高;B点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故PA>PB。第16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A点为高压,B点为低压。如果图中水平面位于高空,A点对应的近地面A′点为低压,说明气温高;B点对应的近地面B′点为高压,说明气温低。故TA′>TB′。
坝上草原篝火晚会是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参与晚会的游客发现,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据此回答17~18题。
17.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篝火附近( )
A.风力大 B.亮度大
C.气温高 D.气压高
18.下图中能够反映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
答案 17.C 18.B
解析 第17题,点燃篝火,人为制造了同一水平面的温度差异,会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篝火堆越大,附近温度越高。故C正确。第18题,篝火堆中心温度高,气流上升;周边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的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四周流向气压较低的篝火堆,高空空气则从气压较高的篝火堆上空流向气压较低的篝火堆周边上空,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故选B。日期
天气现象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风
5月4日
27℃/14℃
5月5日
21℃/11℃
5月6日
29℃/12℃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二),共10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