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2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6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2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6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2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6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随堂练习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12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合格基础练】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溶蚀 D.风化作用
2.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天气炎热,降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
4.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
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
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
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形
C.图乙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
D.图甲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
6.形成图甲景观的主导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7~8题。
7.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素养提升练】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若该河流流经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扇平原 B.U形谷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10.河中有河漫滩,河漫滩处可能在( )
A.① B.④
C.③ D.②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12.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 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图片相对应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赴越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访问越南、老挝。湄公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始称湄公河,并流经老挝、越南等5国。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三处河段景观图,图乙为河流地貌示意图。
(1)请将图甲中的景观与图乙中的序号连线。
Ⅰ Ⅳ
Ⅱ Ⅴ
Ⅲ Ⅵ
(2)任选图甲中的一幅景观图,对比其他两幅景观图,描述所选景观图中地貌的主要特点,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貌名称为________地貌,在我国的________高原分布广泛。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2)下面两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理:
A:CaCO3+H2O+CO2―→Ca(HCO3)2
B:Ca(HCO3)2―→CaCO3↓+H2O+CO2↑
其中石钟乳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__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__作用;溶洞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__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__作用。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
(4)图中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说明了什么?
课时分层作业12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1~2.解析:由图可知,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流水溶蚀,多见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答案:1.C 2.A
3~4.解析:第3题,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水溶蚀。云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炎热,降雨多,B对。第4题,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顺序为: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观察云南石林景观图片,可判断石林处于峰丛—峰林阶段,选C。
答案:3.B 4.C
5~6.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名称和展示的景观可以判断,图甲是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呈“V”形;图乙是堆积地貌。不同河段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不同,但不是说一河段只受一种外力作用。上游河段主要是受侵蚀作用,但堆积作用在局部地势低洼处也存在;下游河段主要受堆积作用,但是也在不同的岸边(如凹岸)或者河床较高地段受侵蚀作用。第6题,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因此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下蚀作用。
答案:5.C 6.B
7~8.解析:第7题,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应是弯曲河道的凹岸,图中②位于曲流凹岸处,①位于曲流凸岸处,③④处河道平直,故B正确。第8题,曲流处凹岸为侵蚀岸,河岸陡峻;凸岸为堆积岸,河岸平缓。
答案:7.B 8.A
9~10.解析:第9题,当山地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后,由于坡度骤减,流速降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从而把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A正确。第10题,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只有②地位于河流的凸岸,以流水的堆积为主,枯水季节会形成河漫滩,故答案选D。
答案:9.A 10.D
11~12.解析:第11题,牛轭湖是地势平缓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选B。第12题,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选D。
答案:11.B 12.D
13~14.解析:第13题,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第14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
答案:13.C 14.B
15.解析:第(1)题,图甲中的景观Ⅰ河道变宽,与图乙中的序号Ⅴ对应,位于中游。Ⅱ与图乙中Ⅵ对应,位于河口地区,城镇发展快。Ⅲ对应图乙中Ⅳ,位于河流上游,Ⅴ形谷形成。第(2)题,图甲中Ⅰ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平坦,宽而浅。Ⅱ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平坦,宽而浅。Ⅲ位于河流上游山区,地势起伏较大,窄而深。
答案:(1)
(2)
1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第(1)题,此图所示的是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广西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旅游胜地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石钟乳是碳酸氢钙中二氧化碳溢出后形成碳酸钙淀积形成的。溶洞是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形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形成的,是流水的溶蚀作用。第(3)题,地下河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流动,并进行溶蚀作用。随着压力的增大(孔隙中水的增加)和水流量、流速的增加,孔隙迅速扩大与合并,形成管道式的流水即地下河。第(4)题,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标志着地下河水面变动时的位置。
答案:(1)喀斯特(或岩溶) 云贵 广西桂林山水 云南路南石林
(2)B 淀积 A 溶蚀
(3)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流动,并进行溶蚀作用。随着压力的增大(孔隙中水的增加)和水流量、流速的增加,孔隙迅速扩大与合并,形成管道式的流水即地下河。
(4)标志着地下河水面变动时的位置。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地势特点
河床特点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河流中下游
河流入海口
河流上游山区
地势特点
地势较平坦
地势较平坦
地势起伏大
河床特点
宽而浅
宽而浅
窄而深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7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形成该天坑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