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97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97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5页。
2020—2021人教化学必修一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及答案
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10 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 0.1 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A.KHCO3和MgCO3 B.MgCO3和SiO2
C.K2CO3和SiO2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10 g CaCO3刚好相当于0.1 mol,完全反应时恰好可放出0.1 mol的CO2。若其中含有杂质,则应是一个产生CO2的能力强的(等质量的情况产生比CaCO3更多的气体)和另一个产生CO2的能力不如CaCO3或干脆不产生CO2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项。
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项正确;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 A
3、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SiO3→H2SiO3 B.H2SiO3→SiO2
C.SiO2→H2SiO3 D.SiO2→Na2SiO3
【答案】C [C项由于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不能一步实现。]
4、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C
5、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答案】B [漂白粉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混合物,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其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6、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答案】B [SO2和CO2与H2O反应生成的酸均为弱酸;均与BaCl2不反应;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时现象相同。]
7、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答案】D [CO、NOx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CO+NOxCO2+N2(未配平),也可能是CO与O2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CO2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8、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生石灰和石灰石,有如下操作:①加水溶解 ②加水煮沸 ③过滤 ④加稀盐酸 ⑤加稀H2SO4,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③ B.④③ C.⑤③ D.②③
解析 加稀盐酸与CaO、CaCO3反应生成CaCl2溶液,然后过滤得到SiO2固体。注意不能选用稀H2SO4,因CaSO4微溶,不易分离出SiO2。
答案 B
*9、月球上有丰富的绿柱石(绿宝石)矿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BenAl2Si6O18。也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nBeO·Al2O3·6SiO2,其n值为( )
A.1 B.2 C.3 D.4
规律 将硅酸盐改写时,各氧化物按如下顺序书写:按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写出各氧化物→二氧化硅→H2O;改写过程中应遵守元素守恒。
【答案】C [据氧原子守恒得:18=n+3+6×2解得n=3。]
*10、下列各种物理性质中,对氯气来说不正确的是( )
A.黄绿色的气体 B.密度比空气小
C.能溶于水 D.有刺激性气味
【答案】B [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可知Cl2的密度比空气大。]
11、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
B.加热NH4Cl制取氨气
C.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上滴加
D.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解析:A项适合用于工业生产;B项因为NH4Cl分解生成的NH3、HCl遇冷又化合为NH4Cl,不能制取氨气;D项由于NH3极易溶于水,不适合制取NH3。
答案:C
12、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解析: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与铜反应,无法区别。向两种酸中加入锌片二者都反应: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稀硫酸反应产生H2,可以区别,但不是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只有C是利用了浓硫酸有脱水性而稀硫酸没有脱水性来区别,方法简单。
答案:C
13、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溶于浓硝酸
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解析: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分解产生的NO2溶解其中,B正确;浓硝酸不具有脱水性,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下表中括号内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填入表内。
混合物 | SiO2 (Si) | CO2 (SO2) | NaHCO3 (Na2SiO3) | SiO2 (NaCl) |
除杂试剂 |
|
|
|
|
除杂方法 |
|
|
|
|
答案
混合物 | SiO2(Si) | CO2(SO2) | NaHCO3 (Na2SiO3) | SiO2(NaCl) |
除杂试剂 | 氧气 | 饱和NaHCO3 溶液 | 通入足量CO2 | 水 |
除杂方法 | 加热 | 洗气 | 过滤 | 过滤 |
2、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⑤加热干燥沉淀物;
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⑤、⑥操作直至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
(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答案】(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NO能将SO氧化成SO,造成结果错误 (2)保证得到的沉淀都是BaSO4,而没有BaSO3 (3)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 (4)(a g-142 g/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暑假练习练(含答案):30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 Ba—13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必修一专项训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