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五十三:简单机械实验探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五十三:简单机械实验探究第1页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五十三:简单机械实验探究第2页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五十三:简单机械实验探究第3页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五十三:简单机械实验探究

    展开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五十三:简单机械实验探究
    1.(2020盐城,27)小明做“探究杠杆平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______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別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律。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______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______。
    序号
    FI/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2.(2020自贡,28)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个钧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此时斜向右上方的测力计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60°,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3.(2020眉山,23)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此时的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且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将杠杆调到   。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3m。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   。他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秤拉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   (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小明回家又做了图D的探索,将一根长为L,重为G的均匀木棒,有的木棒伸出桌子边缘,用竖直向下的力F0压木棒的一端,当F0=   时,木棒刚好会被翘起。
    4.(2020湘潭,28)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   (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5.(2020柳州,23)小杰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杠杆刻度均匀,各钩码相同。
    (1)静止于支架上的杠杆如图甲示,应将杠杆右侧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选填“力”成“力臂”)。杠杆平衡后,在实验过程中,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再调节螺母;
    (2)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记录教据,总结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根据结论可知,要使杠杆呈图乙中的水平平衡状态,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替换B点的钩码,始终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图丙),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拉力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20淮安,2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在如图乙所示A点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力为0.5N),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   N.重复多次实验,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得到与其他组不一样的结论:动力与阻力F1成正比关系。你认为该结论可靠吗?   。并说明理由:   。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5
    1.5
    10
    2
    2
    15
    3
    10
    3
    3
    15
    4.5
    10
    7.(2020东营,22)学习了“滑轮组机械效率”后,某兴趣小组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猜想,斜面作为一种简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为此,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长木板、垫木(长宽高之比为1∶2∶4)、木块(带钩)、天平、弹簧测力计、停表、刻度尺、细线。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材,完成以下题目。
    (1)实验目的: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
    (3)实验步骤:______
    (4)分析与论证:______
    (5)交流与评估:______
    8.(2020河北,33)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如:   。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
    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斜面倾角
    θ
    θ
    θ
    θ
    θ1(θ1>θ2)
    θ2(θ2>θ1)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35
    1.52
    2.70
    4.05
    1.52
    1.70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实验   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   (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   。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为4.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把重物直接提升0.3m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

    9.(2020衡阳,6)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10.(2020云南,17)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另一实验小组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后,又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放到桌面上,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______ p丙。

    11.(2020上海,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__;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______位置保持平衡;“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在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选电源电压应______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2020恩施,21)如图所示,有斜面长为l、高为h的斜坡和物块等器材,同学们一起探究使用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是否省功,应测量的数值有物块重G、斜面高h、______和斜面长l。

    13.(2020随州,17)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
    6
    3
    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14.(2020通辽,22)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质量为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 h2;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15.(2020济宁,13)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6.(2020十堰,22)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在水平静止的杠杆上A、B处,挂5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杠杆平衡。他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改变钩码数量与位置,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杠杆平衡条件应为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左侧钩码数(个)
    左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
    右侧钩码数(个)
    右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
    1
    2
    3
    3
    2
    2
    1
    6
    3
    2
    3
    2
    6
    3
    4
    (3)某次实验如图乙,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的最简单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丙是小明验证结论的实验,E点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__N (g取10N/kg)。
    17.(2020荆州,8)下面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图,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欲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B. 图乙中,在A点用力拉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C. 图丙中,若杠杆左端钩码向左、右端钩码向右各移动一格,则杠杆左端下沉
    D. 图丁中,当F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一半时,可以使杠杆平衡
    18.(2020扬州,18)如图,“测动滑轮机械效率”时必须沿   方向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重为1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19.(2020西藏,2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______N。(g取10N/kg)

    20.(2020甘孜州,23)如图9所示,某同学用完全相同的钩码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处挂__▲ 个钩码; 如果A、B两处再各挂一个钩码, 杠杆的__▲ (选填 “左”或“右”)端会下沉。

    21.(2020宿迁,9)小华用图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测量方便,让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
    B.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
    22.(2020郴州,11)如图所示,是一个老人和小孩攀爬同一楼梯时的情景。若需要比较攀爬楼梯过程中老人和小孩消耗的功率大小,测量的物理量有(  )

    A. 只需测量各自爬楼梯的高度
    B. 只需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
    C. 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所需的时间
    D. 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的高度和所需的时间
    23.(2020营口,19)如图所示是小娜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每个钩码重。实验时小娜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及摩擦,则装置中动滑轮重是________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2020菏泽,21)现有两个品种相同的实心西瓜,形状不同,在没有直接测量质量和重力工具的情况下,要判断哪个更重,在以下三种方案中:
    方案一:将西瓜分别装入相同的网兜,分别挂在已调节好的等臂杠杆的两端,观察杠杆的倾斜情况;
    方案二:将西瓜分别装入相同的网兜,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绳子两端,向上提滑轮,观察哪个先离开地面;
    方案三:把两个西瓜放在质地均匀的同一块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大小。
    你认为方案   不可行,原因是   。
    25.(2020益阳,18)小芳利用如图装置测量滑轮组提升某重物时的机械效率,测得这个重物重为1N,物体被缓慢提升的高度为0.2m,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0.4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6.(2020朝阳,24)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
    (1)实验中应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表格中编号①的数据应为______;编号②的数据应为________;
    (3)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使用同样的滑轮组,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N。
    27.(2020天门,19)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上的刻度均匀。

    (1)如图甲,不挂钩码时,出现杠杆右端下沉,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挂上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也要选择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
    (2)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若将杠杆两侧所挂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3)三次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0
    0.2
    2.0
    0.1
    2
    1.5
    0.1
    1.0
    0.15
    3
    2.0
    0.15
    1.5
    0.2
    (4)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右侧钩码,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左侧钩码的拉力作为阻力,右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为动力,此时的杠杆是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请在乙图中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____
    28.(2020岳阳,20)“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0
    0.3
    66.7%
    2
    5
    0.1

    0.3
    69.4%
    3
    6
    0.1
    2.6
    0.3


    (1)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N;
    (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A.60% B.70% C.80%
    29.(2020德州,2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

    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实验时

    ①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钧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无法测量力臂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②在图中,不改变支点O左侧所挂的三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右侧第   格的钩码不动,将右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也可平衡,继续实验。
    实验数据:
    次数
    左侧
    右侧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0
    2.0
    5
    2
    1.5
    5
    0.5
    15
    3
    2.0
    15
    1.5
    20

    (3)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4)交流评估
    ①实验进行三次的目的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填写对应字母)。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归纳出物理规律
    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②某同学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将左右两侧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移动5cm,则杠杆   。(选填“保持平衡”“左侧下沉”或“右侧下沉”)
    30.(2020丹东,2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质量均为50g。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向右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时,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调节前,杠杆____(选填 “左”或“右”)端偏低;
    (2)如图甲,当在杠杆左侧第2格处挂6个钩码,在右侧第3格处挂____个钩码(图中右侧钩码未画出)的时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若将杠杆左右两侧所挂的钩码各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1个格,则杠杆_____(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降;
    (3)如图乙,当在杠杆左侧第2格处挂4个钩码,在杠杆的右侧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使杠杆继续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将拉力方向旋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拉力F的力臂将_____, 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两空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2020长沙,35)某实验小组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钩码重G物/N
    0.5
    1.0
    1.5
    2.0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0.3
    0.5
    0.7
    0.9
    绳段移动距离s/m
    0.3
    0.3
    0.3
    0.3
    机械效率η

    67%
    71%
    74%

    32.(2020广安,2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每格长度等距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每个重力都为0.5N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是:______和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如甲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从杠杆的两侧同时减掉一个钩码,那么杠杆的______ (选填“右”或“左”)端下沉;
    (3)在乙图中,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旋转至沿虚线方向,如果要继续保持杠杆在水平方向静止,测力计的示数要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如果忽略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则在丙图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最小拉力为______。
    33.(2020长春,21)小致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家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其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轻质硬杆和垂直固定在一起,压在电子秤上,O为支点,且测量过程中O点和C点位置保持不变。

    (1)调节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一个质量不计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线将矿泉水瓶悬挂在杆的D点上,记录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测量悬挂点D到O点的距离为。
    (3)取下装水的矿泉水瓶,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待测液体,用细线将矿泉水瓶悬挂在D点,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小于m,则待测液体的密度_________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悬挂点的位置,直到电子秤的示数仍为m,测量此时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为。
    (4)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
    (5)若考虑矿泉水瓶的质量,测量结果为,则_________(选填“>”、“=”或“”、“=”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