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同步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7883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同步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7883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同步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7883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练习题
展开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读我国某地区1976年与2018年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晋B.冀C.新D.苏
2.该地区农业结构的合理变化反映出农作物的种植应( )
A.因地制宜B.节约用水
C.推广良种D.出口创汇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该地区位于( )
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D.东北平原
4.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不断升高B.降水不断减少
C.市场需求变化D.土壤肥力下降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据图完成第5~7题。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 )
A.珠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
C.辽东丘陵D.东南丘陵
6.该地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是( )
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 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 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近年来,王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通过吸引游客垂钓、采摘等活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主要利用的人文优势是( )
A.优越的自然条件B.优美的山水景观
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优越的区位优势
8.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B.在内蒙古高原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C.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
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
9.下面四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各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伟说:我们那里草场广阔,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小强说:我们那里多山,山泉多,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小亮说:我们那里位于海边,滩涂多,应大力发展林业
D.小民说:我们住在城市,那里市场广阔,应大力发展渔业
读福建省某地地形示意图,完成第10~12题。
10.柑橘树适宜栽种在图中的(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1.乙处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B.棉花C.水稻D.甜菜
12.如果在图中选址,要求既可以发展滩涂养殖,又可种植花卉、蔬菜等,就近供给城镇居民,应选择(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3.读我国某流域农业结构随海拔分布图,该流域可能在( )
A.长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D.塔里木河流域
14.根据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图中三地对应的农业部门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林业,②地为种植业
B.②地为林业,③地为种植业
C.①地为种植业,③地为林业
D.①地为渔业,③地为畜牧业
1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行为属于不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是( )
A.采用无土栽培,节约耕地,省水省肥,绿色环保
B.运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产品
C.将信息技术用于畜牧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监控,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16.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由于我国南北气温与降水存在很大差异,从南到北的熟制与农作物也出现差异。一年中北方收获次数少,南方收获次数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理论上,水稻、小麦在我国东部地区都可以种植”,你能说明这种理论的理由吗?
(3)下图为某地区的土地利用简图。该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
在图中A、B、C、D、E五地中,准备规划一处蔬菜基地,人们最终选择了B地,试分析选择B地的理由。
。
。
探究创新
★17.读某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水稻、油菜产区。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黑龙江省B.山东省
C.湖北省D.青海省
(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郊区的农民逐渐由种粮改为种菜,形成了A、B、C、D四处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中A、B、D三地在蔬菜生产中都使用河水灌溉。三地同样的蔬菜运到城里销售,居民不喜欢购买B地生产的,而愿意购买A、D两地的,其原因是什么?
(4)C地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利用卖不出去的残菜、老叶发展养猪业,利用猪粪肥田,使经济效益大大高于其他三地。请说明C地这种生产效益高的原因。
答案:
1~2.1.D 2.A 第1题,主要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可判定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晋、冀两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苏”为江苏省的简称,大部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第2题,主要考查农业发展的方向。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市场的需求状况,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3.A 4.C 5.D 6.C 7.D
8.A 本题考查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相关知识。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于中温带,不适合热带水果的种植;西双版纳的气候不适合棉花的种植;水稻适宜在平原种植,山地应发展林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是合适的。
9.A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发展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水域适宜发展渔业。
10~12.10.A 11.C 12.C 福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结合图例可知,甲处为丘陵,适宜种植柑橘树;乙处为平原,适宜种植水稻;丙处既可发展滩涂养殖,又可种植花卉、蔬菜,就近供给城镇居民。
13.A 根据图中的水稻、柑橘种植,得出该地位于南方地区。
14.B ①地位于新疆,宜发展畜牧业;②地位于横断山区,宜发展林业;③地位于东北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15.D 科技兴农应尽量少施用化肥、农药来增加粮食产量。
16.答案 (1)①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②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2)气温(热量) 处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3)平原(平地) 离城区最近,便于及时供应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17.解析 水稻、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结合选项可知该地可能位于湖北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郊区离城市较近,有利于新鲜蔬菜及时运到城市。C地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利用卖不出去的残菜、老叶发展养猪业,可以减少养猪的投入成本,利用猪粪肥田,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二者相互促进。
答案 (1)C
(2)城市发展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郊区离城市近,利于新鲜蔬菜及时运到城里。
(3)A、D两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B地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河水污染严重。
(4)利用残菜、老叶养猪,可减少养猪投入成本,增加收入;猪粪肥田,可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二者相互促进。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