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 , H ,O ,N ,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 磷脂是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 内质网与蛋白质、核糖核酸和脂质的合成有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A正确;
B、DNA是人体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B错误;
C、核糖体没有膜结构,磷脂是线粒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C错误;
D、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错误。
故选A。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记忆B细胞内有丰富的髙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
B. 神经细胞有丰富的突起,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C. 红细胞中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D. 精子尾部含丰富的线粒体,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A错误;
B、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有利于信息的传递,B正确;
C、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
D、精子细胞的线粒体聚集在尾部形成线粒体鞘膜,用于提供能量,有利于精子的运动,D正确。
故选A。
3.下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结合此图,正确的表述是( )。
A. 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B. 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C. 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 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O2浓度到b以后,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A正确;
B、O2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了,所以无氧呼吸最低的是b点,B错误;
C、O2浓度为a时,若cd=ca,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例为3:1,C错误;
D、O2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A。
4.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A比正常细胞少
B. a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若是胰岛B细胞膜,则胰岛素以d方式分泌
D. 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糖蛋白A比正常细胞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正确;
B、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a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
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O2、CO2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O2是运输进入细胞,CO2是运输出细胞,D正确。
故选C。
5.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 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 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 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加化合物X与不加化合物X的酶促反应速率最高点对应温度相同,所以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A正确;
曲线Ⅰ是对照组,通过对照更具说服力,B正确;
曲线Ⅰ和曲线Ⅱ的变化趋势相同,曲线Ⅱ的酶促反应比曲线Ⅰ慢,但加入X物质的酶仍能催化反应,所以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C正确;
图示只给了酶促反应和温度的关系,没说明该反应在什么pH下进行,因此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可能上移,可能下移,D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条小河中全部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统称为一个种群
B.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C. 各种植物的生命系统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一根坐骨神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条小河中全部大草履虫是一个种群,而双小核草履虫称为另外一个种群,A错误;
B、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B错误;
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一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多细胞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单细胞植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C错误;
D、一根坐骨神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D正确。
故选D。
7.下图为夏季晴朗白天某绿色植物随时间变化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c段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外界二氧化碳进入减少
B. de段主要由光照减弱降低导致
C. cd段是植物对外界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多所致
D. e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夏季晴朗白天植物导致气孔关闭使外界二氧化碳进入减少即bc段,A正确;
B、de段为下午,光照减弱,光反应减慢,引起暗反应还原阶段减慢,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减少,B正确;
C、cd段是植物对外界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多所致,C正确;
D、e点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D。
8.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结论是( )
A. 视野中的图像按④③②①顺序构成一个细胞周期
B.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①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基因组成相同
C. 图中观察到的细胞不能用于组织培养,因为实验观察到的是死细胞
D. ②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条相同染色单体,2条DNA单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视野中的图像按有丝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列为:④有丝分裂前期、②有丝分裂中期、①有丝分裂后期、③有丝分裂末期,一个细胞周期缺少间期,A错误;
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①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基因组成相同,B错误;
C、图中观察到的细胞不能用于组织培养,因为实验观察到的是死细胞,C正确;
D、②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条相同染色单体,4条DNA单链,D错误。
故选C。
9.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变小。现将一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完全浸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后,立即检测该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可能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因此刚从清水中取出的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大;将该细胞完全侵入甘油后,由于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导度变小;但是甘油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导致细胞又开始吸水,气孔导度又增大,D正确。
故选D。
10.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 与营养物质减少有关
C. 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 D. 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会毒害酵母菌,导致细胞代谢减弱,A正确;
B、酵母菌无氧呼吸时需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使营养物质减少,很难维持大量酵母菌的代谢需要,B正确;
C、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导致pH值发生改变,不适宜酵母菌生存,C正确;
D、酒精发酵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D错误。
故选D。
1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因变量为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速率
B. 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 y值越小,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越小
D. y值越小,NaOH扩散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 积的比例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的因变量为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A错误;
B、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B错误;
C、y值越小,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越大,C错误;
D、y值越小,NaOH扩散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例越大,D正确。
故选D。
12.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充分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时间,遮光部分遇碘变蓝
B. 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一段时间,绿光区域聚集细菌最多
C. 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光照一段时间,释放的气体含有18O2和C18O2
D. 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5化合物先于14C3化合物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A、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该处遇碘不变蓝,A项错误;
B、绿光区域光合作用极弱,该区域好氧细菌聚集少,B项错误;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因此氧气中含18O2,植物利用H218O进行呼吸作用,因此C18O2含有18O,C项正确;
D、14C标记14CO2在暗反应中先合成C3,D项错误。
故选C。
13.下列能为“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 植物的种子发育形成成熟植株
B. 蜜蜂的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 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 将干细胞诱导形成某种组织或者器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物的种子不是细胞,其发育形成成熟植株属于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
B、蜜蜂的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体现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时,形成的是器官,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将干细胞诱导形成某种组织或者器官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14.某研究所为了研究A、B、C、D四个地区的土壤溶液浓度,分别制备了四个地区的土壤浸出液,并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A、B、C、D的土壤浸出液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并记录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时所用的时间,得到了以下数据(“—”表示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分析表格数据,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
土壤浸出液
A
B
C
D
刚发生质壁分离所用的时间(min)
—
1.5
2.0
2.5
A. 土壤浓度最高的是D地区
B. 为了保证该植物能正常生长,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介于A与D之间
C. 各地区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B>C>D>A
D. B地区的植物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题为相同的细胞放置在不同的土壤浸出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并且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外界溶液的浓度越高,因此B>C>D,A错误;
B、欲保证植物能正常生长,外界溶液应低于细胞液浓度,而D处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因此当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介于A与D之间无法保证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
C、A处无质壁分离现象说明A处的土壤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因此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B>C>D>A,C正确;
D、从图中数据无法说明植物是否失水死亡,D错误。
故选C。
15.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B.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后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错误;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进行去雄,开花后进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错误;
C、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C正确;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核基因遗传的部分现象,D错误。
故选C。
16.遗传学家将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所产生的两千多只子代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初级卵母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已知含三条X染色体和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子代红眼雄果蝇的体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
B. 子代白眼雌果蝇的体细胞中含2条X染色体
C. 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子代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O,体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A正确;
B、子代白眼雌果蝇体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B正确;
C、母本产生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配子,母本产生配子时初级卵母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第一极体的染色体异常,由第一极体产生的两个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异常,而与卵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目异常,D正确。
故选C。
17. 假设某一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SS(黑色)10%,Ss(黑色)10%,ss(浅色)80%。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二年桦尺蠖的有关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正确的是
A. Ss25.5% B. ss76.6%
C. SS18% D. S25%;s75%
【答案】B
【解析】
【详解】B、假设第一年桦尺蠖个体总数目为100,则第二年黑色个体(SS、Ss)数目为20+20×10%=22、浅色个体(ss)数目为80-80×10%=72。所以,第二年桦尺蠖的有关基因型频率ss%=72/(22+72)×100%=76.6%,
B正确;
AC、SS%+Ss%=1-ss%=1-76.6%,因为在第一年中SS:Ss=1:1,所以SS%=Ss%=11.7%,A、C错误;
D、基因频率S%=82.45%、s%=17.55%,D错误。
故选B
18.甲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参与反应的一种物质。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糖
B. 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C. 丙只产生于细胞质基质中
D. 甲和乙共由5种核苷酸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依据题干可知:甲是DNA片段,乙是RNA片段,丙是ATP,DNA中含有脱氧核糖,RNA中含有核糖,ATP的A腺苷中含有核糖,故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糖,A正确;
B、乙是RNA片段,水解产物中有AMP,不是ATP,B错误;
C、丙不仅存在于细胞质的基质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含有,C错误;
D、甲是DNA片段,含4种脱氧核苷酸,乙是RNA片段,含4种核糖核苷酸,故甲和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D错误。
故选A。
19.下图一表示某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C、E都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图二是某些物质的结构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过程Ⅰ是转录,可以生成图二中乙,在过程Ⅱ中发挥作用
B. 图二中甲是图一中E的结构通式,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C. 图二中丙排列顺序体现图一中C的特异性和多样性,C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D. 若某物质的化学式是C63H103O45N17S2,则其最多由17个甲脱水缩合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一中过程Ⅰ是转录,可以生成图二中乙即tRNA,在过程Ⅱ中发挥作用,运输氨基酸,A正确;
B、图二中甲是图一中E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在生物体内约有21种,合成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B错误;
C、图二中丙排列顺序体现图一中C的特异性和多样性,C是上DNA,为该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
D、多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且一分子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即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1个N原子,该多肽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含有17个N原子,说明该多肽最多是由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D正确。
故选B。
20.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
A. 染色体复制 B. 着丝点分裂
C. 同源染色体联会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B
【解析】
【详解】A、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A错误;
B、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
C、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错误;
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B.
21.这是某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
B. 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
C. 该细胞为第一极体
D.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A错误;
B、无法确定该动物的基因型,B错误;
C、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第一极体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在复制时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D。
22.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Ⅱ3和Ⅱ4甲病正常而后代Ⅲ7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Ⅱ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由此推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和Ⅱ2不患乙病而后代Ⅲ1患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用A、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5的基因型为B_XAX_,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3;B错误;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8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而亲本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为XAXa和XAY,因此最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D正确。
23.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长S型菌落
B.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
C. 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D. 实验设计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各种组分分离,单独地、直接地现察各自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会出现S型菌落和R型菌落,且大多数为R型菌落,A错误;为观察菌落特征,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B正确;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C正确;实验设计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各种组分分离,单独地、直接地现察各自的作用,D正确。
24.关于“模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时,解开的每一段母链均作为模板
B. 转录时,以DNA中的任意一条链作为合成mRNA的模板
C. 翻译时,以m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D.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链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解开的每一段母链均作为模板,A正确;
B、转录时,以DNA中特定的一条链即模板链作为合成RNA的模板,B错误;
C、翻译时,以m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链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B。
25.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1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图中乙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B. 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 物质甲、丙分别用苏丹Ⅳ和甲基绿染色显红色和绿色
D. 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A正确;
B、丙是DNA,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
C、用苏丹Ⅳ染色呈现红色的是脂肪,不是磷脂,C错误;
D、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没有设计实验进行证明,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26.关于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B.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C. 用低温处理成熟的二倍体西瓜植株可以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
D. 单倍体育种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配子发育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单倍体,A错误;
B、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B正确;
C、用低温处理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幼苗可以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C错误;
D、单倍体育种先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植株的方法,D错误。
故选B。
27.东北虎和华南虎是两个虎亚种,它们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下列关于东北虎和华南虎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长期地理隔离的结果
B. 是由于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所导致
C. 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 东北虎和华南虎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东北虎与华南虎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地理隔离导致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A正确;
B、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差异,是由于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所导致,B正确;
C、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
D、东北虎与华南虎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是地理隔离导致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D正确。
故选C。
28.下图是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 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较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
B. 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C. 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 若图中该受体被某种抗体结合,导致患糖尿病,则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A错误;
B、葡萄糖进入靶细胞,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且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为协助扩散,B正确;
C、根据胰岛素作用示意图,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和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C正确;
D、若图中该受体被某种抗体结合,造成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导致患糖尿病,则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A。
29.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中枢是垂体
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C.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分泌增多,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D. 物质⑤是由下丘脑合成产生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A错误;
B、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正确;
C、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A。
30.健康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一般是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做出的反应,如出现红肿、呼吸困难
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症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某种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D.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摄食中碘过量,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甲状腺代谢旺盛所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敏反应一般是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作出的反应,如出现红肿、呼吸困难,A错误;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症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
C、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能降低血糖浓度。某种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C正确;
D、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摄食中碘过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出现代偿性肿大,D错误。
故选C。
31.关于下图表示的免疫反应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 艾滋病患者体内的c细胞大量死亡,几乎丧失全部免疫功能
C. 流感病毒可引起机体产生此过程,结核杆菌不会引起机体产生此过程
D. b细胞中含有许多溶酶体,c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示过程中抗原侵入了宿主细胞,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A正确;
B、艾滋病患者体内的c细胞即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机体几乎丧失全部免疫功能,B正确;
C、流感病毒侵入使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能进入宿主细胞,从而会引起机体产生此过程,C错误;
D、b细胞即吞噬细胞中含有许多溶酶体,c细胞即T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正确。
故选C
32.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P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B.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小于M时,茎生长仍被促进
C.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根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A、P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的促进作用最大,所以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A正确;
B、生长素浓度只要小于M浓度就会促进该植物茎的生长,小故生长素浓度高于P小于M时,茎生长仍被促进,B正确;
C、小于M浓度促进该植物生长,大于M点浓度则抑制该植物的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正确;
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点所对应的浓度时,应为该植物的茎生长开始受到抑制,D错误。
故选D。
3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给予一定的 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刺激A点,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有电位差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由于该处突触的兴奋是突触后膜兴奋,且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发生偏转。故选A。
34.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
A. 大脑、小脑、脑干 B. 大脑、脑干、脊髓
C. 小脑、脑干、大脑 D. 大脑、小脑、脊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
(2)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
(3)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
故选A.
35.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生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种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B. 种群数量增长过程C点的增长速度最快
C. 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D.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在不利条件下还会下降,故A项错误;
C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2,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项正确;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所淘汰的个体数量,即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C项正确;
由于环境资源有限,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强,D项正确。
故选A
36.稻田生态系统是某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A、防治稻田害虫,减少了稻田能量向害虫的流动,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而不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调节了生物群落直接的中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精耕稻田的群落演替有人类的影响,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失去了人类的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C正确;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改变了卷叶螟种群的性别比例,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D正确。
故选A。
37. 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三个图表示的最可能关系依次是:
A. 竞争、捕食、共生 B. 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共生、捕食 D. 共生、竞争、捕食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甲呈同步增减,是互利共生,乙中两种群数量有先增先减的规律,是捕食,丙中两种群呈一种占优势,另一种逐渐遭淘汰,是竞争,故选B。
38.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 ③⑤⑧均有细胞呼吸过程
C. 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析,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正确;
B、③⑤⑧均有细胞呼吸过程,B正确;
C、A分解者和B生产者不属于捕食关系,C错误;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量燃烧化石燃料⑦过程造成大气中CO2的增多引起的,D正确。
故选C。
3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到成都、北京等地属于就地保护
B.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到成都、北京等地属于易地保护,A错误;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故选:D。
40.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原理
B. 盐碱化草地在被人类改造的过程中丰富度不变
C. 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
D. 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向生态系统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原理,A正确;
B、盐碱化草地在被人类改造的过程中丰富度变大,B错误;
C、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主要是指群落中的植物种群,因此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C正确;
D、由于盐碱地植被少,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人工种植优质牧草、适度施肥等,即向生态系统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
故选B。
二、简答题
4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在疟疾病治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下图为青蒿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的模式图,图中甲、乙表示细胞器,a-f表示相关气体,其中c表示CO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上,图中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该细胞产生ATP的部位除甲、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乙中产生的ATP用于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光照条件下,若图中只发生a和b的气体交换,此时该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若f的吸收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乙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模拟萨克斯实验过程,验证青蒿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实验步骤如下:
①对青蒿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②用黑纸片夹住青蒿叶片的一部分,然后对青蒿进行光照处理;③去除黑纸片,剪下青蒿叶片用酒精脱色;④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基粒) (2). 线粒体 (3). 细胞质基质; (4). 暗反应(C3的还原) (5). 等于 (6). 增加 (7). 黑暗(遮光或饥饿)
【解析】
【详解】(1)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图中甲是线粒体。
(2)光照充足时,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图中乙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
(3)若图中只发生a和b的气体交换,此时该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f代表CO2,若增大CO2,短时间C3的含量将增加。
(4)本实验模拟萨克斯实验,将青蒿植株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42.镉是重金属,广泛应用于电池、颜料等制造环节。稻米中镉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普通水稻是二倍体,含有吸镉基因A,不含耐盐基因。科学家将普通水稻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吸镉基因分别敲除获得了低镉稻甲(相当于基因a品种)。向另一普通水稻的2号染色体上分别导入耐盐基因B,获得了纯合海水稻乙,然后让甲和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
(1)低镉稻甲和海水稻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吸镉基因和耐盐基因的遗传规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理论上,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低镉耐盐水稻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在低镉耐盐水稻中占比是________________。
(3)海水稻乙可以在盐度较低的海水中种植,但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水域仍然很难种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F1在适宜的海水中种植,并且每年留种繁殖,若干年后所得到的种子是________的品种,_____________基因会逐步消失。
【答案】 (1). aabb (2). AABB (3).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 aaBB (5). 1/3 (6). 在盐度较高的海水中,水稻很难吸收水分或者会失水 (7). 耐盐 (8). b(或不耐盐)
【解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2)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吸镉基因和耐盐基因的遗传规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甲乙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在F2中低镉耐盐水稻的基因型为aaB_,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低镉耐盐水稻基因型为aaBB,占1/3。
(3)海水稻乙可以在盐度较低的海水中种植,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水域中,由于难以吸收水分或者会失水,故仍然很难种植。
(4)让F1(AaBb)在适宜的海水中种植,并且每年留种繁殖,若干年后所得到的种子是耐盐的品种,由于海水的选择作用,不耐盐b基因会逐步消失。
43.新冠肺炎(COVID-19)由冠状病毒引起,它的遗传物质是RNA,其特点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可致人死亡。
(1)冠状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________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对于人体来说,它属于____________,因此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冠状病毒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细胞,其中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与该病毒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这种免疫称为___________。
(3)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消灭了天花;新冠肺炎、流感等很难通过疫苗彻底消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属于 (2). 抗原 (3). 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答案顺序不能变) (4). 体液免疫 (5).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多种变异
【解析】
【详解】(1)冠状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2)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对于人体来说,它属于外来抗原,因此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冠状病毒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两种细胞,其中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与该病毒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这种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3)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消灭了天花;而新冠肺炎、流感的遗传物质都是RNA,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多种变异,所以很难通过疫苗彻底消除。
44.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1). 生产者 (2). 二、三、四 (3). 大型真菌、跳虫 (4). 无机盐、CO2、H2O (5). 水平 (6). ①②⑤ (7). c (8). a-b
【解析】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杂食性鸟以草本植物等生产者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以蝗虫为食处于第三营养级,以蜘蛛为食处于第四营养级。
(2)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图1中的大型真菌和跳虫属于分解者,它们可以将有机碎屑分解成CO2、H2O和无机盐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因素,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造成了光照强度的不同,使不同地段上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4)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种群的空间特征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因此①②⑤属于东亚飞蝗种群的基本特征,而③④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5)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的摄入量,但是为乙没有消化、吸收的能量,因此不是乙的同化量而是甲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故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图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