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 (解析版)第1页
    【生物】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 (解析版)第2页
    【生物】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 (解析版)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 (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抗体
    C. 性激素 D. 尿素
    【答案】A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中,B正确;性激素由动物的性腺分泌到血浆中,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所以激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尿素为细胞代谢的产物,靠血液循环由肾脏排出,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 神经﹣激素﹣免疫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D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载体蛋白和激素等
    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C. 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摬也就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详解】A. 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A错误;
    B. 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
    C. HCO3-、HPO42-等缓冲物质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
    D.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故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4.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 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 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 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答案】D
    【解析】
    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项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该降低,所以图中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B项正确;从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项正确;据图可知,缓冲液组的曲线比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项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
    【名师点睛】1.缓冲物质
    ①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如NaHCO3/H2CO3、Na2HP04/NaH2PO。
    ②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③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调节机制

    2.知识拓展:
    (1)人体血液中的NaHCO3为缓冲物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在一密闭容器内放一盛有NaHCO3溶液的小烧杯,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提供稳定的CO2,并非调节pH。
    5.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B. 2中的氧气到达作用部位至少需要经过5层膜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
    D. 抗原与抗体反应存在于内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其中3血浆、5组织液以及淋巴共同构成了内环境。
    【详解】A. 二氧化碳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所以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A错误;
    B. 血浆中的氧气到达作用部位至少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膜,B错误;
    C.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C错误;
    D. 抗原与抗体反应存在于内环境中,D正确。
    6.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 乙烯 B. 吲哚乙酸 C. 吲哚丁酸 D. 2,4—D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吲哚丁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吲哚丁酸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2,4—D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不是由植物自身所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
    考点: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
    7.图I为人体内物质交换示意图,图Ⅱ、Ⅲ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Ⅰ中A、B、D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可以存在于A中
    C. 图Ⅱ中a与图Ⅲ中e为同种结构
    D. 兴奋在图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e→c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Ⅰ图:A表示血浆,B表示组织液,C表示细胞内液,D表示淋巴;分析Ⅱ图:a表示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b表示胞体,形成突触;分析Ⅲ图:c表示树突,d表示胞体,e表示轴突。
    【详解】A. 图Ⅰ中A表示血浆,B表示组织液,D表示淋巴,A错误;
    B. 血浆中中含有7%-9%的蛋白质,则蛋白质水解酶一般不能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
    C. 图Ⅱ中a表示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图Ⅲ中e长而分支少,也为轴突,C正确;
    D.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兴奋在图Ⅲ中传递方向是c→e,D错误。
    8.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答案】A
    【解析】
    考查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知识。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不能传导,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神经递质不能及时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僵直。
    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可通过体液定向传送到靶细胞
    B. 激素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C. 激素只能在体内作用
    D. 激素不能被细胞重复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详解】A. 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A错误;
    B.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低,但具有高效的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
    C. 只要有适宜的条件,激素也能在体外作用,C错误;
    D.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激素不能被细胞重复利用,D正确。
    10.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 ②小脑 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是大脑、走路不稳小脑、呼吸急促是脑干。
    【考点定位】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在反射弧中,能够对刺激起分析和综合作用的是(  )
    A. 传入神经 B. 效应器 C. 感受器 D. 神经中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A. 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至神经中枢,A错误;
    B. 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支配的肌肉和腺体,效应器是做出反应的部位,B错误;
    C. 感受器作用是感受刺激,C错误;
    D. 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对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做出指令,D正确。
    12.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
    A. 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
    B. 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 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
    D. 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
    【详解】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说明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正确;
    B. 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正确;
    C. 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属于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C正确;
    D. 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说明大脑皮层不能抑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故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D错误。
    13.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 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B错误;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电极测的膜外的电位,t1~t2为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造成的,t3~t4电位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
    14.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B. 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C.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D. 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导致激素A含量也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故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
    【详解】A. 据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A正确;
    B. 据图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相关激素的分泌,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C. 图中③④处箭头均表示负反馈调节,故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C正确;
    D. 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相关激素的分泌,导致激素A含量降低,D错误。
    15.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1为感受器。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考查兴奋的传递知识。本题需证明两点: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没有阻断作用。另根据图中3可以判断,兴奋只能从1传到5。所以①结果可证明该药物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没有阻断作用,③结果可证明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16. 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d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血糖含量恢复正常。为了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
    A. 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 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 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 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答案】C
    【解析】
    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则其本身产生胰岛素,不能作为对照组,A错误;蒸馏水不属于等渗溶液,不能排除氯化钠的作用,不能作为对照组,B错误;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可排除生理盐水的作用,适宜作为对照组,C正确;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不能作为对照组,D错误。
    17.如图表示对一个神经细胞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 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 在S1~S4,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 在S5~S8,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答案】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时,不产生兴奋,而S5之后出现兴奋,此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说明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故A正确;S5~S8期间,虽然刺激强度在增加,但兴奋不变,故B错误;在S1~S4期间,离子进出达到平衡,不改变膜电位,故C错误;在S 5-S8时期,细胞膜产生了动作电位,其局部电位是内正外负,故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18.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
    B.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 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 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麻疹病毒减毒制成疫苗,接种疫苗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详解】A. 疫苗属于抗原,是大分子物质,A错误;
    B.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抗原刺激B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效应T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B正确;
    C. 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迅速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
    D. 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19.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
    B. 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C.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说明感染链球菌引发了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了抗体;患者出现蛋白尿,则血浆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能出现组织水肿。
    【详解】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A错误;
    B. 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错误;
    C. 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
    D.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20.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免疫过程是
    A.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B. 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C.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菌外毒素初次侵入机体时,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将其清除。同时,少量的B细胞增殖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可保持对该“外毒素”的记忆。当相同的外毒素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便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浆细胞,产生更多的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这就是二次免疫的过程。
    【详解】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发挥作用,A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外毒素结合,B、C错误。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与外毒素结合,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免疫的过程,二次免疫主要是记忆细胞发挥作用,但不是记忆细胞分泌抗体,而是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21.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GA)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下列关于脱落酸和赤霉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种子成熟的过程中ABA/GA的比值逐渐增大
    B. 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ABA/GA的比值逐渐减小
    C. 将ABA缺陷型的种子放在不含GA的培养基中不能萌发
    D. ABA和G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是拮抗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脱落酸具有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等作用。
    【详解】A. 在种子成熟的过程中,脱落酸(ABA)逐渐增多,促进脱落,赤霉素(GA)减少,ABA/GA的比值逐渐增大,A正确;
    B. 在种子萌发的过程赤霉素(GA)增多,脱落酸(ABA)逐渐减少,ABA/GA的比值逐渐减小,B正确;
    C. 种子自身能够产生赤霉素(GA),将ABA缺陷型的种子放在不含GA的培养基中种子也能萌发,C错误;
    D. 脱落酸(ABA)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GA)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ABA和G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是拮抗关系,D正确。
    22.油菜素内脂(BR)是一种植物激素,表中所示是有关实验的研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1
    2
    3
    4
    5
    6
    BR的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幼苗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A. 表中数据显示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B. 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 mg·L-1之间
    C.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幼苗的初始高度、BR的浓度
    D. 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答案】D
    【解析】
    表中数据显示:用不同浓度的BR处理的实验组,其幼苗平均株高均大于BR浓度为0的对照组,均体现了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即没有体现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A项错误;当BR的浓度为4mg·L-1时,幼苗平均株高最大,说明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5mg·L-1之间,B项错误;该实验的BR的浓度属于自变量,C项错误;实验中设置BR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实验数据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以表中“BR的浓度和幼苗平均株高”为切入点,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并且将实验组(BR浓度大于0)与对照组(BR浓度为0)的“幼苗平均株高”进行对比分析,若实验组该数值大于对照组则体现了BR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体现了抑制作用,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
    23.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受重力影响 ,向地性 B. 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 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 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绿色植物倒伏后,受重力作用,茎杆近地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远地侧生长素含量相对较低,生长慢,所以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这是茎的背地性。故选B
    24.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是
    A. 茎的向光性和负向重力性 B. 顶端优势
    C. 扦插枝条生根 D. 无子果实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错误;
    B、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性,B正确;
    C、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C错误;
    D、无子果实的形成只体现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错误.
    故选:B.
    25. 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
    B. 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
    C. 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
    D.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不知道是生长素,故A错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故B正确。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中进行的,故C错误。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26.某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判断合理的是(  )

    A. 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 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C. 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D. 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X浓度处理的杨树茎段侧芽生量小,说明X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正确;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B错误;在X、Y、Z三种浓度生长素中,Z最适宜促进杨树侧芽生长,但是不能说明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Y浓度和Z浓度都小于X浓度,但是Y浓度和Z浓度之间不能确定大小,D错误。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名师点睛】1、生长素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2、分析图中实验结果可知,与用清水处理的空白实验组相比,Y、Z两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X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27.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固定光源照射开一小窗的暗箱,如果幼苗固定不动,此为单侧光,可引起幼苗弯向光源生长.依题意,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15分钟转一周,实际上是每隔15分钟幼苗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射,因此,对于小幼苗来说,受到的依然是单侧光照射,只不过每次间隔的时间较长而已.小窗是它能接受到光线的唯一来源.因而,无论间隔多长时间接受到光,它都会一直弯向小窗生长.
    故选:B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2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B.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C.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演替速度的快慢
    D. 细菌不全属于分解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及年龄组成等,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共同决定的;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但也有例外,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它们的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然而,在热带雨林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相反,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腐生细菌是分解者,某些细菌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
    【详解】A.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种群密度并不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还要看死亡率等的情况,A错误;
    B. 一般情况下,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强,但也有例外,如极地苔原(冻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即恢复力稳定性也很低,B错误;
    C.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起始条件不同,C错误;
    D. 细菌不全属于分解者,某些细菌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或消费者(如寄生细菌),D正确。
    29.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B. 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C. 种群→群落→生物体→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体
    【答案】B
    【解析】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名师点睛】准确把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0.棉蚜的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査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 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 据表分析调査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D. 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棉蚜的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故可知棉蚜和棉花之间是寄生关系;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分析题表,可知棉蚜数量在7月10日后就不再增加,说明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由此可知棉蚜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若长期使用农药,不断筛选出具有抗药性的棉蚜,淘汰没有抗药性的棉蚜,最终会导致后代中抗药性棉蚜个体比例大大增加,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详解】A. 棉蚜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所以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A错误;
    B. 由于棉蚜个体小,运动范围小,所以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B正确;
    C. 据表分析,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C正确;
    D. 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抗药基因才能保存下来,会使抗药基因频率增大,D正确。
    3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不适合用样方法
    B. 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 对于蚂蚁等趋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D. 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估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标记总数。密闭培养瓶中活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由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弃物积累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减小,不会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详解】A. 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如蚜虫、跳蝻等)的动物的种群密度,A错误;
    B. 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的数量偏小,最终计算出的结果偏大,B错误;
    C. 对于蚂蚁等趋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
    D. 密闭培养瓶中活酵母菌的数量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会呈S型增长,但是由于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最终会逐渐减少而全部死亡,D错误。
    3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 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
    C. 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
    D. 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由于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所以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详解】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甲、丙有相同的食物,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B正确;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甲、丙对乙的进化也起作用,C错误;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是
    A. 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
    B. 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 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
    D. 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4.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故①正确;捕食之间存在反馈调节,即当捕食者数量增多时,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而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减少,即④正确,故D正确,降雨量的多少对土壤动物的存活率有影响, 但土壤动物的存活率对降雨量没有影响, 故③错,同理②错。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B.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C.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对独立的
    D. 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详解】A.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A正确;
    B. 根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B正确;
    C.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
    D. 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D正确。
    36.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 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
    D. 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类型变化为: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着演替的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本的种类数都逐渐增多.
    解:A、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B正确;
    C、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C正确;
    D、采用样方法获取数据时应随机采样,D错误.
    故选:D.
    考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7. 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 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 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 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研究出生率,为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A正确;深圳红树林的范闱和边界大小为研究群落的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与群落
    38.科研人员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 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 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若λ=1则种群数量不变,若λ>1则数量增加,若λ<1则种群数量减少。据图分析,2008~2010年时λ=2,则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2011~2013年时λ继续增大,种群数量继续增加;在2013~2015年时λ下降,但是仍大于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详解】A. 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但是λ>1,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
    B. 2010年~2015年,λ先增大后减小,但是始终大于1,该种群数量继续增加,B错误;
    C.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
    D. 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数学模型,D错误。
    39.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含有6条食物链
    B.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人、鼬和鹰
    C. 鹰和鼬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 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鹰的数量大幅下降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食物链从植物开始,到人或者鹰结束,共有6条食物链,A正确;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人、鼬和鹰,B正确;鹰以鼬为食,同时两者均以鼠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C正确;鹰可以从多条食物链获得能量,所以大量捕杀鼬不会会导致鹰的数量大幅下降,D错误。
    40. 图(一)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甲 B. ②-甲 C. ③-丙 D. ④-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一):①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②中同种生物为共同的生活条件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种内斗争: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④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
    2、图(二):甲中两者在曲线上是处处平行的,应为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者在曲线上呈相反关系,应为捕食关系;丙中一种生物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数量减少,且有灭亡情况,故应为竞争关系.
    故选:A.
    41.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能量流动不循环
    D. 能量流动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详解】A.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A错误;
    B.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
    C.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正确;
    D. 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D正确。
    4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1/2来自于乙,1/4来自于丙,1/4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

    A. 1125g B. 1600g
    C. 2000g D. 6500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甲为生产者,若戊体重增加20g,在食物链甲→乙→戊中,需要消耗甲为(20g×1/2) ÷(10%×20%)=500g;在食物链甲→丙→戊中,需要消耗甲(20g×1/4) ÷(10%×20%)=250g;在食物链甲→丙→丁→戊中,需要消耗甲(20g×1/4) ÷(10%×20%×20%)=1250g;综上所述,共需要消耗甲:500+250+1250=2000g,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3. 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b+d B. a>b+d C. a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