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1页
    【生物】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2页
    【生物】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卷 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3.研究发现: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4.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导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5.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7.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C.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400mg/L  D.图甲中 abc 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 8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或掩埋于胚芽鞘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9.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 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摘除 顶芽;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C.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1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11下图所示苹果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情况,其中是细胞分裂素,是生长素,是乙烯,是脱落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果实生长发育成熟是细胞分裂素作用的结果 B.乙烯只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 C.果实发育的各阶段中有相应的激素单独起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的衰老阶段中含量最高12.下列关于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下丘脑和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但甲状腺不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1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14.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达尔文是从种群水平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共同进化的结果形成了生物多样性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虎狮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16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17.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变化是 (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   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18.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过程D①⑦⑧过程以 CO2 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19.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 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处,则I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  b→c→肌肉20.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21. 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能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    )A.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C.某地区蚯蚓的密度          D.某地田鼠的密度2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23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24.下列演替现象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 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B. 被彻底消灭了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C.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D. 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2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着垂直结构2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27.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C.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D.如果靶细胞为性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28. 某人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初级消费者,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若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要增重1 kg体重,需要消耗绿色植物 (     )A.150 kg  B.280 kg  C.500 kg  D.1 000 kg29.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C的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保持最大增长率30.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  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3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该部分食物网共有4 条食物链 蛇处于多个不同的营养级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33 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B.甲丙构成一条食物链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35.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瘙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瘙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瘙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瘙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36.人类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体的呼吸作用释放大量CO2B.由于农产品的输出,农田需要适量地施加氮肥C.建立风景名胜旅游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我国人口有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37.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38.如图表示 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40.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广州市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湿地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恢复力稳定性降低卷 非选择题(共40分)41.(7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 (正、负或零)电位。(2)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________(3)在通常生活条件下,乙图中           接受了适宜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活动。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结构                                        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总是由胞体传向                  (4)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图乙中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部分。42(7)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但不知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还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探究实验如下:(1)实验假设: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2)材料和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等。(3)实验思路:将实验动物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________切除,B组做假手术处理。____________组动物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4)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2)43.(10分)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组别ABC浓度mol·L-110-1210-910-6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44(共8分)狂犬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不损害神经纤维,但能通过神经纤维迅速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的过程,位于突触间隙的狂犬病毒可以与_________上的细胞黏附因子结合,以胞吞的形式运输进入神经细胞,与神经冲动_________(填顺向反向)运行。若一部分乙酰胆碱受体与狂犬病毒结合,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填兴奋抑制)。2)狂犬病毒侵入体液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神经细胞被狂犬病毒侵染后,______________细胞会与其密切接触,引起被侵染的神经细胞凋亡。3)多数情况下,狂犬病毒有较长潜伏期,人被犬咬伤后,可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填抗原抗体),该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                预防狂犬病发生。注射疫苗后经常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8,则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45. (8)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能量。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       (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请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二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A中能量为mB中能量为n,鼠的天敌同化的能量为p,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4)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5) 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发现其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参考答案一、选择(每小题1.5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7分) (1)负 (2) b→a  (3)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单向的     轴突末梢(或轴突)(4) 轴突(或答:传出神经)42(7)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 AB两 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2)43.(10分)(1)不能(1分),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1分) (2)两重性 (3)预实验    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 (4)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相互作用、共同调节)44(8)1)突触前膜  反向  抑制  2)防卫  效应T 3)抗原   记忆细胞  等于   45.(8分)1)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2  2分)3)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p/m×100%  4)信息传递 (5)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考生若答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考本评分标准给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