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理综试题
展开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理综试题(理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Cl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D.新生婴儿的⑤兴奋,就会引起①兴奋;正常成年人的⑤兴奋,①不一定兴奋2.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3.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叙述(K表示环境容纳量),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就不再发生变化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在K/2时,其增长速率最大C.在人工控制的实验室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可呈指数式增长D.在自然条件下,限制种群数量无限增长的因素是环境阻力4.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点到C点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5.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的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6.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 )A.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7.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8.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 B.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C.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E+F+G+H)/A表示 D.桑树的总光合速率可以用B+C表示35.(10分) 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下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1)甲图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 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 ,来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2)甲图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 (填序号),细胞 (填序号)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分化为 细胞。(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分泌有关 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具有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 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 部位。(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 。36.(10分) 下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 (激素)相关性最大。(2)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 、 和 。在种子发芽的调节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之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 ,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 。(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 ,②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5)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 的结果。37.(12分)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选择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地区中的植物、植食动物甲和肉食动物乙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其中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如表所示(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年龄0+1+2+3+4+5+6+7+8+9+≥10个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2)研究表明,动物种群甲中的个体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由此推测动物种群甲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高/不变/偏低)。(4)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地区沿地表随机分布,这 (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 。38.(10分)如图为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图中“X”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个数为 。(2)若次级消费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为65J/(cm2·a), 则三级消费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范围一般为 。(3)若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暴发水华,导致环境恶化。该生态系统中CO2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请分析CO2变化的主要原因: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6分)1.C 2.C 3.A 4.B 5.D 6.A 7.D 8.B 二、非选择题(42分)35.(10分,每空1分)(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淋巴因子(2)①②④ ④ 浆(3)激素 相应的受体(4)等于 脑干(5)埃博拉是单链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突变(第一次感染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只能短时间内存在,答案合理即可)36.(10分,每空1分)(1)脱落酸(2)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拮抗 两重性(3)去除顶芽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4)(正)反馈(5)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37.(12分,每空2分)(1)次生演替(2)稳定型 保持稳定(3)偏高(4)不能 一种灌木在该地区随机分布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答案合理即可)38.(10分,每空2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组成结构)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分解者 4(2)6.5J/(cm2·a)~13J/(cm2·a)(3)开始时藻类大量繁殖,光合作用消耗CO2增多,环境中CO2下降;后期生产者和消费者大量死亡,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CO2增多,环境中的CO2增加(答案合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