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答案】B
【解析】
胚芽鞘的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的一段,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2.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所以浓度低时促进根的生长,浓度高时促进茎的生长而抑制根的生长,过高浓度都抑制生长。所以C选项正确。
3.在芦苇生长期,若用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处理,其纤维长度增加50%。这种物质是( )
A. 细胞分裂素 B. 生长素 C. 2,4-D D. 赤霉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A错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B错误;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功能与生长素相似,C错误;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D正确。故选D
【点睛】熟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遭遇海难而漂浮在海上的人,体内缺乏淡水,此时此人( )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5.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抗体 B. 糖原 C. 胰岛素 D. 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内环境的实质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抗体、胰岛素和氨基酸都在血浆中存在,而糖原存在于肝细胞或肌细胞内,不是细胞外液成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属识记水平的基础题。
6. 使人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 ( )
A.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D. 肾上腺和下丘脑
【答案】B
【解析】
渴觉的形成是由下丘脑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的。所以B选项正确。
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
B. 在低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C. 出汗时毛细血管舒张,毛细血管舒张时出汗
D. 立毛肌舒张时才会出汗,立毛肌收缩时肯定不出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要及时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详解】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代谢加强,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在低温环境中,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同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起来,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能量。此外,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B正确;当通过辐射、对流以及蒸发等都不能阻止体温继续上升时,人体会反射性出汗。因此,毛细血管舒张不一定会出汗,C错误;立毛肌收缩时也可能出汗,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体温调节的过程以及调节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9.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淡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S区
C. 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 大脑皮层H区
【答案】B
【解析】
某人不能说话,所以是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导致,即S区,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脑的高级功能
【名师点睛】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10.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两部分。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所以C不正确。
考点:人体内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含义的理解。
11. 产生动作电位时
A. Na+通道开放,Na+进入细胞 B. Na+通道开放,Na+运出细胞外
C. K+通道开放,K+进入细胞 D. Na+通道关闭,K+运出细胞外
【答案】A
【解析】
动作电位产生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内流,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形成局部膜内正电荷多于膜外的现象,动作电位产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动物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熟练掌握膜电位的变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12.当神经纤维在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
A. 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 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 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膜内外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由于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便可解答本题。
1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A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因此,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C正确;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故选D。
【点睛】识记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及其传递特点便可解答本题。
14.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淋巴细胞能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
B. B细胞和T细胞均成熟于骨髓中
C. 只有浆细胞中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D. 记忆细胞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能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T细胞由胸腺产生,B细胞由骨髓产生;人体所以细胞中含有抗体基因。
考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5.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 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所示X为下丘脑,Y为垂体,Z为甲状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B正确。甲状腺的活动即受垂体调节又受神经调节,C错误。由图示可知:甲状腺激素含量对X、Y有反馈调节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 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 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 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答案】B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是以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传导,若表示突触结构,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d是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d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是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免疫过程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抗体是体液免疫中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所以B选项正确。
17.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 过敏性鼻炎 B. 血友病
C. 艾滋病 D. 系统性红班狼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免疫调节应用包括过敏、艾滋病和自身免疫病,血友病属于遗传病,B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免疫调节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8. 某人患病后,自行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有关他的判断,你认为不能确定的是 ( )
A. 该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 B. 此人体内发生了免疫反应
C. 此人极有可能患了痢疾 D. 所发生的免疫反应肯定是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
过敏反应必须是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才会发生的,属于免疫功能过高引起的疾病,是由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
19. 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流感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流感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
A. 疫苗 B. 外毒素 C. 抗原 D. 抗体
【答案】D
【解析】
患病治愈后,血清中存在抗体,对治疗有显著作用,所以D选项正确。
20. 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
A. 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C. 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答案】D
【解析】
二次免疫反应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抗体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由吞噬细胞将其形成的沉淀清除,所以D选项正确。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而引发的疾病。除题目给出的疾病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考点:免疫失调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即可准确回答。属于简单题。
2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
【答案】D
【解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①②不是同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正确。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④错误,⑤正确。
23. 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 鹿群的年龄组成
C. 种群的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B
【解析】
预测种群发展趋势主要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
24.下图中能说明A、B两种生物为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两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A、C项为竞争关系,所以不正确;B中两者在曲线上是处处平行的,应为互利共生关系,所以B项正确;D项不是互利共生关系,所以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食物 B. 温度、光照 C. 湿度、温度 D. 光照、食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更加明显。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 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
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 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 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若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食物链越长,能量逐级损耗增多,最后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减少,故最短的食物链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单向传递的特点-随食物链逐级递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7. 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 1 kg B. 10 kg
C. 125 kg D. 1000 kg
【答案】C
【解析】
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可知,按20%计算,1kg÷20%÷20%÷20%=125 kg。
2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原状能力为抵抗力稳定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29. 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生产者和人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至少需要,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生产有机物,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可以构成物质循环。
30.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 食物链越短,终极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答案】C
【解析】
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的,而不能倒过来流动,A正确;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多,原因是能量逐级递减,从前一种生物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B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错误;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
【名师点睛】能量流动的时候只能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而不能倒过来流动,所以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从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
31. 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
A. 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 青草和猫头鹰
C. 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 食草昆虫和青草
【答案】C
【解析】
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最少的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
32.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和营养级依次是( )
A. 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 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 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初级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以植食动物的动物为食的是(第三营养级),所以答案B。
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C
【解析】
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有的生物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蚯蚓属于分解者,.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所以C选项正确。
34.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
A. 种内斗争 B. 种内互助
C. 种间斗争 D. 种间互助
【答案】B
【解析】
该鲤鱼上钩后,释放的并且遗留在钓钩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给同种鲤鱼提供信息,从而使同种鲤鱼避免诱骗上钩,这种习性属于种内互助。
3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
A. 小于92只 B. 大于92只 C. 小于161只 D. 大于161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有题意可知,该题调查种群密度采用的是标志重捕法;设种群数量为X,
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即50/X=13/42,可得X=161;又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即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减少,故所得是X应该比实际值大,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161只;选C
考点:标记重捕法
点评:明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6.“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命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如图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食人鱼”进入自然生态水域,也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资源、生存空间有限,所以其种群数量先增加,达到一定种群数量后,种内斗争加剧,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呈现S型增长。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增长速率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循环流动 B. 都通过食物链流动 C. 都逐级递减 D. 都单向流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的。因此,A、C、D均不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共同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流动,B正确。故选B。
【点睛】明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异同点便可解答本题。
38.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B.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从来没有植物,或者是土壤中原有条件被破坏后形成的,应为初生演替;而弃耕的农田上仍保留原有土壤条件,这种为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过程中会存在竞争,如苔藓被灌木替代的过程中,灌木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次生演替中同样存在竞争。次生演替的环境是具有较好的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所需时间短。初生演替时间较长,是由于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条件差,而次生演替条件较好。
考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39.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可看出,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t2时种群数量最大,但增长速率为零。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先增后降,说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J”型增长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A错误。t1~t2段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在增加,B错误。图示t1时种群数量为K/2,为最佳捕鱼时期,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和生活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0.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选择
B. 物种退化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的濒危和灭绝不是人类对其资源正确开发和利用的结果,而是人类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以及对动植物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结果。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被破环的原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41.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内容回答:
(1)大多数抗原经过①___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②______细胞,再呈递给③___________细胞。
(2)③受刺激后可形成④_________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③形成⑤________细胞。
(3)④产生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_ ,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4)若发生Ⅶ反应,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吞噬 (2). T淋巴 (3). B淋巴 (4). 浆(或效应B) (5). 记忆 (6). 抗体 (7). 蛋白质 (8). 反应快、效应强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细胞③B淋巴细胞,细胞④是浆细胞,细胞⑤是记忆细胞。
【详解】(1)大多数抗原经过①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②T淋巴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③B淋巴细胞,受刺激的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2)受刺激的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④浆细胞,小部分形成⑤记忆细胞。
(3)④浆细胞产生的某物质指的是抗体,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4)Ⅶ过程是指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点睛】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产生CO2的方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_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
(3)图中③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4)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答案】 (1).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3). 微生物分解作用 (4). 呼吸作用 (5). CO2 和碳酸盐 (6). CO2 (7). 有氧呼吸 (8). 无氧呼吸 (9). 太阳光能 (10).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详解】(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①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一部分有机物在生物的呼吸作用②(或④)中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部分有机物是待生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重新返回无机环境。
(2)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 和碳酸盐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3)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碳循环示意图,理清碳循环的整个过程。
43.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为____________。
(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种。
(4)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5)要使图示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在此食物网中,若草的总能量为100%,鹰获得的最高能量应是________。
【答案】 (1). 5 (2). 草--→植食性鸟---→鹰 (3). 植食性鸟、食草昆虫 (4). 4 (5). 捕食与竞争 (6).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7). 分解者 (8). 单向流动 (9). 逐级递减 (10). 4%
【解析】
【分析】
1、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2、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详解】(1)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分别是①草→食草昆虫→食虫鸟;②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③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④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⑤草→植食性鸟→鹰。由于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的。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少,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少,鹰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故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为草→植食性鸟→鹰。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食草昆虫。
(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虫鸟、蜘蛛、青蛙、鹰共4种。
(4)由题图可知,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5)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要使图示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当营养级最少,且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最高(为20%)时,鹰获得的能量最高为100%×20%×20%=4%。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
44.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情况,据图回答:
(1)若不受时空等多种条件限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____________曲线;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曲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
(2)当种群数量增长到接近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当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3)若某种群按a曲线增长,开始时的数量为100只,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2倍,问5年后,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只。
【答案】 (1). a (2). b (3). 环境阻力 (4). O (5). K/2 (6). 3 200只
【解析】
【分析】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种群数量的变化为J型曲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呈现S型曲线。
【详解】(1)若不受食物、空间、气候等多种条件限制,种群数量的变化为J型曲线,如a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变化是S型曲线,如b曲线。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2)当种群数量增长到接近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3)若某种群按a曲线增长,则种群数量为Nt=N0λt=100×25=3200只。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条件和特点。
期末考试试卷
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答案】B
【解析】
胚芽鞘的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的一段,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2.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所以浓度低时促进根的生长,浓度高时促进茎的生长而抑制根的生长,过高浓度都抑制生长。所以C选项正确。
3.在芦苇生长期,若用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处理,其纤维长度增加50%。这种物质是( )
A. 细胞分裂素 B. 生长素 C. 2,4-D D. 赤霉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A错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B错误;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功能与生长素相似,C错误;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D正确。故选D
【点睛】熟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遭遇海难而漂浮在海上的人,体内缺乏淡水,此时此人( )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5.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抗体 B. 糖原 C. 胰岛素 D. 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内环境的实质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抗体、胰岛素和氨基酸都在血浆中存在,而糖原存在于肝细胞或肌细胞内,不是细胞外液成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属识记水平的基础题。
6. 使人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 ( )
A.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D. 肾上腺和下丘脑
【答案】B
【解析】
渴觉的形成是由下丘脑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的。所以B选项正确。
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
B. 在低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C. 出汗时毛细血管舒张,毛细血管舒张时出汗
D. 立毛肌舒张时才会出汗,立毛肌收缩时肯定不出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要及时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详解】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代谢加强,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在低温环境中,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同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起来,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能量。此外,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B正确;当通过辐射、对流以及蒸发等都不能阻止体温继续上升时,人体会反射性出汗。因此,毛细血管舒张不一定会出汗,C错误;立毛肌收缩时也可能出汗,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体温调节的过程以及调节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9.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淡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S区
C. 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 大脑皮层H区
【答案】B
【解析】
某人不能说话,所以是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导致,即S区,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脑的高级功能
【名师点睛】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10.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两部分。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所以C不正确。
考点:人体内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含义的理解。
11. 产生动作电位时
A. Na+通道开放,Na+进入细胞 B. Na+通道开放,Na+运出细胞外
C. K+通道开放,K+进入细胞 D. Na+通道关闭,K+运出细胞外
【答案】A
【解析】
动作电位产生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内流,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形成局部膜内正电荷多于膜外的现象,动作电位产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动物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熟练掌握膜电位的变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12.当神经纤维在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
A. 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 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 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膜内外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由于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便可解答本题。
1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A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因此,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C正确;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故选D。
【点睛】识记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及其传递特点便可解答本题。
14.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淋巴细胞能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
B. B细胞和T细胞均成熟于骨髓中
C. 只有浆细胞中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D. 记忆细胞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能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T细胞由胸腺产生,B细胞由骨髓产生;人体所以细胞中含有抗体基因。
考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5.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 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所示X为下丘脑,Y为垂体,Z为甲状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B正确。甲状腺的活动即受垂体调节又受神经调节,C错误。由图示可知:甲状腺激素含量对X、Y有反馈调节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 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 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 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答案】B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是以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传导,若表示突触结构,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d是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d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是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免疫过程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抗体是体液免疫中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所以B选项正确。
17.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 过敏性鼻炎 B. 血友病
C. 艾滋病 D. 系统性红班狼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免疫调节应用包括过敏、艾滋病和自身免疫病,血友病属于遗传病,B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免疫调节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8. 某人患病后,自行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有关他的判断,你认为不能确定的是 ( )
A. 该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 B. 此人体内发生了免疫反应
C. 此人极有可能患了痢疾 D. 所发生的免疫反应肯定是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
过敏反应必须是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才会发生的,属于免疫功能过高引起的疾病,是由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
19. 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流感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流感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
A. 疫苗 B. 外毒素 C. 抗原 D. 抗体
【答案】D
【解析】
患病治愈后,血清中存在抗体,对治疗有显著作用,所以D选项正确。
20. 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
A. 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C. 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答案】D
【解析】
二次免疫反应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抗体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由吞噬细胞将其形成的沉淀清除,所以D选项正确。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而引发的疾病。除题目给出的疾病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考点:免疫失调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即可准确回答。属于简单题。
2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
【答案】D
【解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①②不是同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正确。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④错误,⑤正确。
23. 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 鹿群的年龄组成
C. 种群的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B
【解析】
预测种群发展趋势主要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
24.下图中能说明A、B两种生物为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两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A、C项为竞争关系,所以不正确;B中两者在曲线上是处处平行的,应为互利共生关系,所以B项正确;D项不是互利共生关系,所以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食物 B. 温度、光照 C. 湿度、温度 D. 光照、食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更加明显。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 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
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 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 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若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食物链越长,能量逐级损耗增多,最后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减少,故最短的食物链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单向传递的特点-随食物链逐级递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7. 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 1 kg B. 10 kg
C. 125 kg D. 1000 kg
【答案】C
【解析】
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可知,按20%计算,1kg÷20%÷20%÷20%=125 kg。
2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原状能力为抵抗力稳定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29. 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生产者和人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至少需要,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生产有机物,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可以构成物质循环。
30.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 食物链越短,终极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答案】C
【解析】
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的,而不能倒过来流动,A正确;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多,原因是能量逐级递减,从前一种生物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B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错误;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
【名师点睛】能量流动的时候只能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而不能倒过来流动,所以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从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
31. 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
A. 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 青草和猫头鹰
C. 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 食草昆虫和青草
【答案】C
【解析】
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最少的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
32.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和营养级依次是( )
A. 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 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 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初级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以植食动物的动物为食的是(第三营养级),所以答案B。
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C
【解析】
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有的生物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蚯蚓属于分解者,.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所以C选项正确。
34.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
A. 种内斗争 B. 种内互助
C. 种间斗争 D. 种间互助
【答案】B
【解析】
该鲤鱼上钩后,释放的并且遗留在钓钩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给同种鲤鱼提供信息,从而使同种鲤鱼避免诱骗上钩,这种习性属于种内互助。
3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
A. 小于92只 B. 大于92只 C. 小于161只 D. 大于161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有题意可知,该题调查种群密度采用的是标志重捕法;设种群数量为X,
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即50/X=13/42,可得X=161;又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即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减少,故所得是X应该比实际值大,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161只;选C
考点:标记重捕法
点评:明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6.“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命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如图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食人鱼”进入自然生态水域,也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资源、生存空间有限,所以其种群数量先增加,达到一定种群数量后,种内斗争加剧,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呈现S型增长。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增长速率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循环流动 B. 都通过食物链流动 C. 都逐级递减 D. 都单向流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的。因此,A、C、D均不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共同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流动,B正确。故选B。
【点睛】明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异同点便可解答本题。
38.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B.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从来没有植物,或者是土壤中原有条件被破坏后形成的,应为初生演替;而弃耕的农田上仍保留原有土壤条件,这种为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过程中会存在竞争,如苔藓被灌木替代的过程中,灌木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次生演替中同样存在竞争。次生演替的环境是具有较好的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所需时间短。初生演替时间较长,是由于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条件差,而次生演替条件较好。
考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39.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可看出,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t2时种群数量最大,但增长速率为零。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先增后降,说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J”型增长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A错误。t1~t2段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在增加,B错误。图示t1时种群数量为K/2,为最佳捕鱼时期,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和生活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0.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选择
B. 物种退化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的濒危和灭绝不是人类对其资源正确开发和利用的结果,而是人类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以及对动植物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结果。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被破环的原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41.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内容回答:
(1)大多数抗原经过①___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②______细胞,再呈递给③___________细胞。
(2)③受刺激后可形成④_________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③形成⑤________细胞。
(3)④产生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_ ,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4)若发生Ⅶ反应,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吞噬 (2). T淋巴 (3). B淋巴 (4). 浆(或效应B) (5). 记忆 (6). 抗体 (7). 蛋白质 (8). 反应快、效应强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细胞③B淋巴细胞,细胞④是浆细胞,细胞⑤是记忆细胞。
【详解】(1)大多数抗原经过①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②T淋巴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③B淋巴细胞,受刺激的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2)受刺激的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④浆细胞,小部分形成⑤记忆细胞。
(3)④浆细胞产生的某物质指的是抗体,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4)Ⅶ过程是指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点睛】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产生CO2的方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_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
(3)图中③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4)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答案】 (1).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3). 微生物分解作用 (4). 呼吸作用 (5). CO2 和碳酸盐 (6). CO2 (7). 有氧呼吸 (8). 无氧呼吸 (9). 太阳光能 (10).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详解】(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①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一部分有机物在生物的呼吸作用②(或④)中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部分有机物是待生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重新返回无机环境。
(2)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 和碳酸盐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3)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碳循环示意图,理清碳循环的整个过程。
43.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为____________。
(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种。
(4)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5)要使图示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在此食物网中,若草的总能量为100%,鹰获得的最高能量应是________。
【答案】 (1). 5 (2). 草--→植食性鸟---→鹰 (3). 植食性鸟、食草昆虫 (4). 4 (5). 捕食与竞争 (6).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7). 分解者 (8). 单向流动 (9). 逐级递减 (10). 4%
【解析】
【分析】
1、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2、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详解】(1)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分别是①草→食草昆虫→食虫鸟;②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③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④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⑤草→植食性鸟→鹰。由于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的。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少,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少,鹰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故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为草→植食性鸟→鹰。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食草昆虫。
(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虫鸟、蜘蛛、青蛙、鹰共4种。
(4)由题图可知,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5)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要使图示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当营养级最少,且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最高(为20%)时,鹰获得的能量最高为100%×20%×20%=4%。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
44.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情况,据图回答:
(1)若不受时空等多种条件限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____________曲线;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曲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
(2)当种群数量增长到接近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当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3)若某种群按a曲线增长,开始时的数量为100只,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2倍,问5年后,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只。
【答案】 (1). a (2). b (3). 环境阻力 (4). O (5). K/2 (6). 3 200只
【解析】
【分析】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种群数量的变化为J型曲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呈现S型曲线。
【详解】(1)若不受食物、空间、气候等多种条件限制,种群数量的变化为J型曲线,如a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变化是S型曲线,如b曲线。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2)当种群数量增长到接近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3)若某种群按a曲线增长,则种群数量为Nt=N0λt=100×25=3200只。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条件和特点。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