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1.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
①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人均国民收入 ④教育程度
⑤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⑥预期寿命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衡量一个地区区域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国内生产总值、教育程度、预期寿命不是主要指标。选B正确。
2. 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综合发展
B. 工业化→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综合发展
C. 综合发展→工业化→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D.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综合发展→工业化
【答案】A
【解析】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应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综合发展。故A正确。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水平 B. 人口密度
C. 人口数量 D. 经济发展水平
4. 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 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 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D.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内含式”城市化扩容模式的国家多为人口稠密的国家,而“外延式”城市化扩容模式,需要占地面积大,故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国家,B对,与ACD关系不大。故选B项。
【4题详解】
由于我国的人口密度大,故采用“外延式”的扩容模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选C项。不会导致城市中心区的萎缩加剧,对就业没有影响,宽马路等有利于交通,ABD不对。故选C。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5. B 6. D
【解析】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及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
【5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基础薄弱,产值低,①错。此时,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对。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③对。该地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④对。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⑤对。煤、石油等资源缺乏,⑥错。②③④⑤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经济水平低,工业基础差,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D对。该地能源资源缺乏,不适宜发展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A、B、C错。故选D。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8.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 居住人口减少 B. 城市房价昂贵
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断扩大
【答案】7. D 8. B
【解析】考查城市化及其问题。
【7题详解】
“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D正确;而其目的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A错误;吸引城市周末度假不是直接目的,B错误;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B正确;反映居住人口增多,A错误;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C错误;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于城区扩大,D错误。故选B。
9.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A. 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 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 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
【答案】A
【解析】按照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具有经济优势,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资源优势,所以本题A正确。
10. 有关东部经济地带具有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集中了我国四大最具实力的工业区
B. 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C. 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均占全国4/5以上
D. 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答案】B
【解析】东部经济地带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没有优势,B错误,所有选B。
读下图,回答下题。
11.图中a、b、c各点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顺序是
A. a→b→c B. b→c→a
C. c→a→b D. c→b→a
【答案】C
【解析】分析三角坐标图可知,a、b、c各点代表区域分别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为主。因此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a、b、c分别代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排序应为c→a→b,故C正确。故选C。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 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 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 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13.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 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 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 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答案】12. A 13. B
【解析】考查区域工业化进程,产业转移的影响。
【12题详解】
据示意图的工业类型判断,珠三角发展的企业类型依次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故A正确,B错误。在珠三角发展资源密集型企业时,污染小;在中期,印染厂建立,污染重;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污染程度低,故C错误。珠三角的发展是由于改革开发政策和经济规律的反映,不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印染厂对水资源的污染,故B正确。产业转移可以加快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产业转移必然导致劳动力空间的重新分布,但不一定是严重的失业;产业的升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高。故A、C、D错误。故选B。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14. D 15. A
【解析】该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4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①;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③,这样就将A、B、C三项均排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并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故选D。
【15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C;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依据的是
A.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B.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
C. 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D. 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有现成的输气管道可以利用
【答案】D
【解析】我国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是因为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而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没有现成的输气管道,需要重新铺设。故选D。
17.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 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C. 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 对管道途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D
【解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和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都有利于中西部经济发展;但是管道途经地区多数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引起生态环境问题。故选D。
18.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 促进东部地区改变能源结构 B. 促进东部地区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C.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D. 有利于带动东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C
【解析】题意表明西气东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它改善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天然气所占比重上升,煤炭所占的比重下降,所以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气体减少,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故选C。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9.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 迁入率持续上升 B. 迁出率持续降低
C.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0.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 上海 B. 安徽
C. 湖南 D. 河南
【答案】19. D 20. 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9题详解】
结合图示曲线变化反映:迁入率波动变化;迁出率波动下降;故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波动上升,故D项正确。
【20题详解】
图示迁入率始终高于迁出率,故为净迁入地区,只有A上海符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乳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2. 该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 科技发达 B. 地广人稀
C. 机械化水平高 D. 雨热同期
【答案】21. C 22. D
【解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21题详解】
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区,故其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为季风水田农业。故选C。
【22题详解】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区,这里雨热同期,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低。故选D。
在城市中,不同地段担负着不同的职能,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形成的区位条件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 下列说法不符合城市功能区特点的是
A. 功能区是指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B. 在同一功能区内,既有它的主要功能,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C. 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D.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居住区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外缘对于工业区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土地广阔
B. 城市中心有最大的消费群,因而对住宅业有较大的吸引力
C. 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及远加强的
D. 通达性越好,土地的价格或租金越高
【答案】23. D 24. 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及界线,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23题详解】
功能区是指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在同一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也有其它功能;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每个城市不一定只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居住区。故选D。
【24题详解】
城市外缘对于工业区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工业本身追求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中心虽有最大的消费群,但地价高,住宅的购买力有限;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及远减弱的;但通达性越好,土地的价格或租金越高。故选D。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26.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27.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5. D 26. C 27. B
【解析】
【25题详解】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
【26题详解】
“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
【27题详解】
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故选B。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生产技术先进 B. 交通运输便捷
C. 自然条件优越 D. 生产成本低廉
29. 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国内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研发水平 D.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28. A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故 B、C、D错误。
【29题详解】
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故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故C、D错误。
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 提高附加值 B. 降低人工成本
C. 缩小规模 D. 加强合作
31. 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 基础设施好 B. 交通便利
C. 销售市场大 D. 信息通达
32. 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 打造自主品牌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30. A 31. D 32. A
【解析】
【30题详解】
根据图1,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1996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整个过程在不断减少生产厂直至全部全部关闭,说明M公司将重心放到了自主设计方面,这种做法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故A项正确。加工服装的人工成本低于设计服装,B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只是改变了经营重心,规模不一定会减小,C项错误;企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利润,加强合作是过程,不是目的,D项错误。
【31题详解】
研发中心和总部需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与温州相比,上海经济发达,信息通达,便于企业掌握市场信息,故D项正确。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总部的布局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项错误;M公司的销售市场在国内,不只是上海,C项错误。
【32题详解】
结合M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在1996年关闭生产厂、开设专卖店,随后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搬迁到信息通达的上海市,所以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故A项正确。M公司1996年关闭了自有生产厂,没有扩大生产规模,B项错误;材料没有产品款式的信息,C项错误;据图1,M公司2008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其市场并不在国外,D项错误。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3. 与成都相比,拉萨
A. 日出早,白昼长 B.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 海拔高,日照强 D. 大气逆辐射强
34. 图示区域
A. 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 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 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 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5. 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3. C 34. D 35. B
【解析】
【3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拉萨位于成都西侧,且两地的纬度差异较小,因此拉萨的日出较成都晚;成都纬度高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成都的昼长长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成都的昼长短于拉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故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成都,B错误;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C正确,D错误。故选C。学#科网
【34题详解】
据图,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结合板块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据图可知,图示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B错误;图示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自然景观以高寒草甸为主,C错误;青藏高原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因此该区域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正确。故选D。
【35题详解】
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④正确;图示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灾后应急和救援,但不能够消除灾害的影响,②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 美国在世界大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几年随着国外资金的大量投入,巴西的大豆生产发展迅速。读美国和巴西两个大豆主产国图,回答问题。
(1)简述美国阴影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2)试分析巴西近几年大豆生产能够借助外资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1)美国该地区农业具有区域化、专门化、高度机械化、商品率高的特点。
(2)纬度位置优越,热量充足;地势起伏小,土地辽阔,可耕地后备资源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机械工业发展快,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保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
(1)读图可知,美国阴影地区为大豆产区,主要集中在密西西比河平原,该地区的农业具有区域化、专门化的特点;平原面积广阔,利于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2)近几年巴西的大豆生产能够借助外资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劳动力、机械等方面分析。气候方面:读图可知,巴西纬度位置低,热量充足。地形方面:巴西地势起伏小,土地辽阔,可耕地后备资源充足。水源方面:灌溉水源充足。劳动力方面: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机械化方面:巴西机械工业发展快,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机械化程度提高。
37.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陕西省是我国哪个经济地带(东、中、西)?简述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发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
(2)西部经济区,大量开采煤炭引起地面塌陷;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造成环境污染等。
【解析】(1)稀土冶炼,耗能多,耗水多,交通运输量大,读图可以看到,包头北面距白云鄂博稀土产地近,原料丰富。南面靠近鄂尔多斯煤田,可以提供火电,能源丰富。包头有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南面距黄河近,水源充足等。
(2)陕西省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区。从图上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面与黄土高原相接,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大量开采煤炭首先会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地下采煤留下的坑道,如不回填,会引起地面塌陷。煤炭工业的发展,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