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739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739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739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考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甲>乙>丁>丙 B. 海拔:丙>丁>甲>乙C. 密度:乙>甲>丁>丙 D. 气压:甲>乙>丙>丁2. 此时,图中M地吹(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答案】1. D 2. A【解析】该题考查大气运动,等压面的判断。【1题详解】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海拔相等,而甲等压面向上凸出,气压高,密度大,气温低,乙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密度小,气温高;丙丁两地位于高空,海拔相等,而丁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密度小,气温高,丙等压面向上凸出,气压高,密度大,气温低;又因高空的气压小于近地面,气温也低于近地面,所以比较四地的气温:乙>甲>丁>丙;海拔:丁=丙>甲=乙;密度:甲>乙>丙>丁;气压:甲>乙>丁>丙。故选D。【2题详解】因甲地气压高,乙地气压低,所以M地的气流由甲吹向乙,方向应是从北向南,又因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偏转成东北风。故选A。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4. 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 下沉,热干 B. 上升,暖湿C. 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 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答案】3. B 4. A【解析】【3题详解】由上图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气压带和风带是偏向南半球,所以是南半球的夏季,故选B.【4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①是位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气流性质是温暖湿润,受气温的作用,气流是上升运动的,大气运动是对流运动,故选B.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 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6. 【小题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若M点吹东南风,说明闭合等压线的中心气压低,由此可以判断风向发生了右偏。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是一个气旋。【6题详解】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则属于热带气旋或者台风,则它会向西、西北、北等方向移动,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下图为台湾岛某年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 蒸发、下渗 B. 下渗、入海径流C. 蒸腾、蒸发 D. 蒸发、入海径流8. 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答案】7. D 8. A【解析】本题组以台湾岛某年水资源结构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判断、水循环环节水量大小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7题详解】根据所学水循环知识可知,降水降落在地表,一部分汇入河流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还有一部分会被蒸发回到大气中,所以甲为蒸发,排除B、C。河流径流(地表径流 )受水库调节和河流引水的同时,还有部分会汇入海洋,不会进入总用水量,故D正确。河流径流也有一部会下渗,但下渗的部分补充地下水,而图中乙并没有补充到地下水,故A不正确。【8题详解】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所以蒸发快,故①正确。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所以入海的水多,故②正确。河流开发利用比例与蒸发量大、入海水量多关系不大,故③错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暴雨导致地表径流汇水更快,入海更快,增加了入海水量,故④正确。植被覆盖率高会利于水土保持,减少河流含沙量和入海水量,故⑤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④,本题正确答案为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示海域属于(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10. 洋流L属于A. 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B. 自东向西流的暖流C. 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D. 自东向西流的寒流【答案】9. A 10. B【解析】本题组以某海域经纬度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大洋的位置、洋流的性质及流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9题详解】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该海域位于130°W~140°W、5°S~10°S附近,离日界线不远,应位于太平洋,A对。大西洋在本初子午线附近,B错。印度洋位于东半球,C错。北冰洋位于北半球高纬度,D错。【10题详解】图中显示,洋流L位于赤道以南,离赤道较近,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它应是南赤道暖流,属自东向西的暖流,B对。位于赤道附近,且东西流动,应属暖流,排除C、D。赤道附近以南受东南信风影响,洋流应自东向西流,A错。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11.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 空间分布不均 B. 季节分配不均 C. 蒸发微弱 D. 气候干旱12. 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 禁止耗水产业发展 B. 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C.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D.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答案】11. B 12. C【解析】本题组以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水资源特征、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11题详解】表中数据没有信息表明空间分布状况,故A错。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的月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故B对。表中数据显示夏半年的月均温高,可推知该地蒸发量较大,故C错。气候特点不属于水资源特点的范畴,故D错。【12题详解】根据图表可知该地区降水总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绝大多数产业属于耗水产业,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也不现实,故A错。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该地区应该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充分利用水资源以改善水资源短缺状况,故C对。当地降水稀少,建造大型人工湖的水源不足,且蒸发会加强,无法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故B错。该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地下水缺少补充,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不足会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引起地面下沉等环境问题,故D错。13.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地下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地下水位。河流洪水期水位高,水体之间补给情况是河水补给潜水,①对。图②表示潜水补给河水,②错。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快,河流补给湖泊,③对。图④是湖泊水补给河流,④错。B对,A、C、D错。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问题14.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 劳动力价格较低 B. 技术水平较高C. 消费市场较广 D. 资金较雄厚15.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C. 研发能力 D. 环境质量16.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 甲国的环境质量C. 乙国的就业率 D.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答案】14. A 15. B 16. D【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文可知,甲为墨西哥、乙为美国,一个是发展中正在工业化国家,一个则是发达后工业化国家,则可知与乙国相比,甲墨西哥劳动力价格较低。【15题详解】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强调的边境位置,因此可知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运输,方便产品的出口到美国市场。【16题详解】甲墨西哥边境工业区的发展,促进墨西哥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促进城市,也提高了墨西哥的城镇化水平。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分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图示三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最合理的是( )A. 甲—接近原料地 乙—接近动力地 丙—接近市场地B. 甲—接近原料地 乙—接近原料地 丙—接近动力地C. 甲—接近市场地 乙—接近动力地 丙—接近原料地D. 甲—接近市场地 乙—接近动力地 丙—接近市场地18. 丙工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A. 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B. 向乙工厂靠近 C. 向甲工厂靠近 D. 依靠科技降低能耗19.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 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 良好的生态环境 C. 充足的原料供应 D. 良好的工业基础【答案】17. B 18. D 19. A【解析】【17题详解】图示三个工厂区甲是铝土矿开采,需要接近原料地。乙是氧化铝烧结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应接近原料地。丙是电解铝厂,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应接近动力地。位选择最合理的是甲—接近原料地,乙—接近原料地,丙—接近动力地,B对。A、C、D错。【18题详解】丙工厂是动力指向型产业,能源消耗量大,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依靠科技降低能耗,D对。劳动力、原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不需要大量劳动力,A错。靠近甲、乙工厂不是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B、C错。【19题详解】电解铝业是高耗能产业,属于动力指向型产业。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A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基础较差,B、D错。原料供应不是主导因素,C错。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A. 原料充足 B. 劳动力廉价C. 市场需求大 D. 加工水平高21. 该企业的体验馆在城市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信息网络 B. 环境舒适度C. 交通通达度 D. 生产地距离【答案】20. B 21. C【解析】【20题详解】读图,该企业原料是来自芬兰的木材,原料不是主要因素,A错。市场主要在中国,当地市场需求小,C错。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加工水平没有优势,D错。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劳动力廉价,B正确。故选B。【21题详解】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应方便商品运输和客流集散,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C对。体验馆是考察实物,与信息网络关系不大,A错。体验馆在室内,与环境舒适度关系不大,不是最主要因素,B错。与生产地距离无关,D错。故选C。读 “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回答下面小题。22.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A. 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B. ②—计算机装配厂 C. ③—甘蔗榨汁厂 D. ④—采矿厂23. 区域工业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 我国沪宁杭工业区发展①所示的工业部门 B. 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②所示的工业部门C. 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发展③所示的工业部门 D. 我国温州发展④所示的工业部门【答案】22. A 23. D【解析】试题分析:【22题详解】正确理解材料中“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找出影响该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判读。①图表示动力指向型,②图表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图表示市场指向型工业,④图表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我国沪宁杭地区,能源资源不足,故不适宜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美国东北部属于传统工业区,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不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印度班加罗尔为高新技术工业区,即发展②所示的工业部门;意大利东北部为新兴工业区,但发展的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如中小型轻工业等,故选项D正确。【23题详解】电解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故在工业区位因素中能源的影响程度最高,与①图表示的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相符,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判读、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人们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门到门旅行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4. 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 )A. 机场>高速公路>高铁 B. 机场>高铁>高速公路C. 高铁>机场>高速公路 D. 高速公路>机场>高铁25. 从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A. 200 km处 B. 600 km处C. 1 000 km处 D. 1 400 km处【答案】24. B 25. C【解析】【2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机场离客源地最远,高速公路离客源地最近。【25题详解】在1 000千米范围内,高铁门到门旅行时间要短于航空运输,具有竞争优势。下图中的铁路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 受大风危害最严重的路段是( )A. 十三间房附近 B. 三间房附近C. 了墩附近 D. 哈密附近27. 通过该铁路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的货物主要是( )A. 钢铁和机械 B. 石油和天然气C. 小麦和甜菜 D. 棉花和瓜果28. 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A. 风灾危害大 B. 修建成本高C. 洪涝灾害多 D. 占用耕地多【答案】26. B 27. D 28. B【解析】【26题详解】读图,根据风频图,该地盛行西北风,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三间房位于山谷谷口处,峡谷地形加剧了风速,加重风力的危害,所以受大风危害最严重的路段为三间房,B对。其他路段有山脊阻挡,风力小,故选B。【27题详解】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相对落后,钢铁和机械不是主要运输货物,A错。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B错。该地区不是主要小麦产区,C错。该区域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为我国主要商品棉生产基地,昼夜温差大,有特色瓜果生产,D对。故选D。【28题详解】山区修建铁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图中该段沿虚线走向修建,需要穿越多条等高线,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B对。从等高线来看,虚线部位,海拔低,受山地阻挡,风灾危害小,A错。位于干旱地区,洪涝灾害少,C错。穿过地区主要为沙漠,占用耕地少,D错。故选B。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9. 图示输送线路运输的对象最可能是( )A. 油气 B. 电力 C. 煤炭 D. 食盐30. 该运输方式的突出优点是( )A. 速度快,效率高 B. 运量大,费用低 C. 连续性强、稳定且损耗少 D. 机动灵活【答案】29. A 30. C【解析】【29题详解】从图中信息看,输送路线是从四川盆地到上海,运输的对象最可能是油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一部分。答案选A。【30题详解】图中输送油气的主要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的突出优点是连续性强,稳定且损耗少。答案选C。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行程缩短至不到12小时。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1.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A. 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高 B. 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C. 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降低 D. 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32. 兰新高速铁路建设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 )A.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 戈壁广布,风沙严重C. 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D. 地形崎岖,地震多发【答案】31. D 32. B【解析】【31题详解】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D对。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大,A错。速度快,运费高,安全性较好,以客运为主,B、C错。【32题详解】兰新高速铁路穿过戈壁、沙漠区,建设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戈壁广布,风沙严重,B对。位于第二阶梯,没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困难,A错。我国铁路建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C错。沿线地形起伏较小,位于板块内部,地震灾害少,D错。【点睛】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较好,以客运为主。但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运费高。兰新高速铁路穿过戈壁、沙漠区,建设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戈壁广布,风沙严重。读 “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3. 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正确的是( )A. a—原料 B. b—土地C. c—劳动力 D. d—技术34. 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 数量 B. 质量C. 类型 D. 区位【答案】33. D 34. D【解析】本题组以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3题详解】图中显示,a曲线在农业文明时期影响程度很高,而原料以农业生产影响不大,所以A错。图中显示,b曲线在狩猎文明时期影响程度最高,在农业文明时期影响程度降低,而土地对农业文明至关重要,所以B错。图中显示,c曲线在狩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没有影响,而劳动力对这两个文明时期至关重要,所以C错。图中显示,d曲线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与技术因素影响特征吻合,故D对。【34题详解】由于工业生产一般不从土地直接获取产品,因此工业生产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类型要求较少,但对土地的区位条件(如交通,与原料、市场的距离等)要求高,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35. 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36. 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多,增长快 B. 不合理利用资源C.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 工业化快速发展【答案】35. B 36. A【解析】【35题详解】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36题详解】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下图示意某区域2017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 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38. 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A. 29日14时 B. 29日20时 C. 30日02时 D. 30日08时【答案】37. B 38. D【解析】【3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项。【38题详解】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为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及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以计算出耗时24小时,继而计算出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30日08时,故选D项。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9. 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40. 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答案】39. A 40. B【解析】【39题详解】蒸发量的大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图示时间段的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多;而无法判断风力的大小;降水增多表明云量增加。故选A。【40题详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水分亏损,图示3-6月份均为亏损,所以累积亏损量6月份最多;而其它月份没有出现水分亏损。故选B。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41.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4)简述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答案】(1)高压 低压(2)西北(偏北) ② 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3)低温晴朗 冷锋过境后,④地受高压脊控制。(4)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5)不会。因为①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解析】(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按气压状况,①地气压高压四周,为高压中心,③地气压低压四周为低压中心。(2)图中②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地砖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②与④相比,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②地风力较大。(3)图中④地位于高压脊控制,是冷锋过境后的情况,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形成低温晴朗的天气。(4)⑤地目前位于冷锋的锋前,随着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将控制⑤地,所以该地将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的影响。(5)读图可知③地周围形成的冷锋和暖锋,在③地形成了锋面气旋天气系统,①地为高压中心,是反气旋,锋面多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多晴朗天气,可知①地不可能形成锋面。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孔扎科技城是肯尼亚政府投资打造的科技园区(下图所示),距首都内罗毕60千米,占地3万多亩,被誉为 “非洲硅谷”。预计2030年全部建成后将为本国提供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它的目标是吸引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落户,培育本土企业,推动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前,该科技城一期已完成园区道路、光纤电缆、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建设, IBM、谷歌、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均有意进驻。(1)分析孔扎科技城吸引众多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进驻的原因。 (2)人才及科技水平是制约孔扎科技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3)简述 “非洲硅谷” 建设对肯尼亚发展的意义。【答案】(1)政府投资,政策优惠;非洲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园区光纤通信顺畅,基础设施完善;附近有高速公路、机场,铁路连接港口,交通便利;位于公园附近,环境优美;临近首都(有高等院校),人才相对集中。(2)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对企业政策扶持,鼓励科研创新;加强与国外合作,交流、学习,引入先进技术。(3)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传统工业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大量岗位,增加就业,并促使劳动力素质及技能提升带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孔扎科技城的建设为材料背景,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以及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的影响,题目新颖,难度一般,重点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工业区位分析应当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材料信息中自然因素较少,集中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即可,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基础设施等。作为政府打造的科技园区,首先具有政策优势;其次位于非洲,市场潜力大;此外读图可知,附近有高速公路、机场,铁路连接港口,交通便利;位于公园附近,环境优美;临近首都(有高等院校),人才相对集中;由材料“该科技城一期已完成园区道路、光纤电缆、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建设”可知,基础设施完善。(2)人才及科技水平是制约孔扎科技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应当从人才和科技两个因素入手分析。人才和科技的不足可以从两方面的措施来解决,一方面是自主培养,一方面是从外部引进。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对企业政策扶持,鼓励科研创新;加强与国外合作,交流、学习,引入先进技术。(3)由材料可知,“非洲硅谷”它的目标是吸引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落户,培育本土企业,推动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故“非洲硅谷”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大量岗位,增加就业,并促使劳动力素质及技能提升;带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此外,作为高新技术工业区而存在,可以缓解传统工业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43.公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同处北半球约30°N—40°N之间,有着相同的公路距离(3 900多千米)。读图20“中国109国道示意图”和图21“美国66号公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两条公路的起点城市北京和芝加哥:A:指出两城市周围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B:中国109国道沿线自东向西通过的三大自然区有 ; 反映的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C:美国的66号公路横跨了8个州,中国109国道横跨了 个省级行政区。(2)说出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建设的共同作用有哪些?【答案】(1)A:乳畜业B: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8(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合理规划交通网,满足人们的出行;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解析】(1)A、城市所在地区人口稠密,对奶制品需求量增加,市场广阔,多发展乳畜业。B、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中国109国道东北起北京,西南止于西藏拉萨,根据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由北京到拉萨依次经过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由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随距海远近的变化,降水逐渐减少,呈现有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有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从西北干旱半干旱到青藏高原,海拔逐渐升高,水热逐渐变化,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C、由图中线路分布,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由东到西依次经历京、冀、晋、内、宁、甘、青、藏8个省级行政区。(2)从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