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新高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冲刺拉练十七(解析版)
展开山东省新高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地理期末冲刺拉练十七
2020年2月,在南极半岛某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引发人们广泛关注。该现象由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导致。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迅速生长时呈现红色,产生“西瓜雪”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西瓜雪”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 )
A. 光照增强 B. 气温升高
C. 降雪增多 D. 风力减弱
2. “西瓜雪”现象导致该科考站附近积雪( )
A. 存量增多 B. 反射率增大
C. 融化速度加快 D. 厚度增大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该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高山地区,没有平原
B. 属于内陆国,降水稀少
C. 河流众多而湍急
D. 纬度低,各地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上
4.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滑坡和泥石流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近年来,国家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政策。掌握休耕面积等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对进一步推动国家轮作休耕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图6示意河北省国家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区县位置。据此完成5-7题。
5.该试点区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石漠化
C.重金属污染 D.草原退化
6.与劳动力转移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的是( )
A.休耕面积 B.家庭抚养比
C.劳均工资 D.家庭医疗支出
7.厘清轮作休耕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将会( )
①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②限制休耕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
④利于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丰满水电站大坝(老坝)是目前中国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始建于1937年4月,2019年5月20日随着一声巨响,运行了近80年之久的丰满水电站老坝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建设了5年的新坝开始挡水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丰满水电站大坝能使松花湖( )
A. 水循环减弱 B.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C. 水量增加 D. 枯水期水质改善
9. 丰满水电站的老坝被称为“病坝”,新坝可能解决了( )
A. 抗震性能差 B. 发电总量少
C. 抗渗、抗冻能力差 D. 淹没面积大
10. 爆破后残留的部分老坝体和新坝共存,形成“一湖双坝”的景观,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加发电量 B. 保护新坝体
C. 增加蓄水量 D. 保护历史遗迹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
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其多年冻结层之下有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为同一湖泊,后因湖泊退缩分离而独立,其主要的湖水补给来源于盆地南部昆仑山水系的那棱格勒河,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其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盐湖内蕴含着大量盐类矿物资源,随着盐湖资源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开发行为对盐湖的形态、大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尤其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已成为主导盐湖湖表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图甲示意台吉乃尔盐湖湖区位置。图乙示意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的年均气温及年均降水
(1)指出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表水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雅丹是干旱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露在沙漠、戈壁之中,而在台吉乃尔湖区的鸦湖附近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下图示意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2)按照下表示意,将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保持休眠,温度升高时迅速生长呈现红色,出现“西瓜雪”现象意味着极地雪藻微生物迅速生长,主要原因为气温升高,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西瓜雪”现象呈现红色,与白色相比颜色更深也更易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升温,加速积雪融化,A、B、D说法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标注海拔,可知该区域北部为高山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南部为平原(恒河平原),故A错;该国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故B错。该地纬度较低,但由于海拔较高(部分8000m以上),温度在0℃以下,故D错;图中河流众多,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湍急,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尼泊尔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森林覆盖率低,导致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多发,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也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①③④正确,②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5. A 6. B 7. D
【解析】
【5题详解】
试点区县位于华北地区,该地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严重限制了该地区农业、工业、环境、社会的发展。关于C选项,重金属污染一般为重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产生,重金属冶炼属资源、能源导向型。而该地重金属矿产缺乏,能源不足,因此不可能有大规模重金属冶炼工业布局,C错误。故答案为A。
【6题详解】
家庭抚养比为家庭中非劳动力与劳动力比值。所以家庭抚养比与劳动转移数量为负相关。其余各项与劳动力转移数量没有直接关系。答案为B。
【7题详解】
厘清轮作休耕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可以更好在农业土地与农村劳动力之间进行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与农业劳动力匹配达到最佳。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力的分配效率,利于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因此答案为D。
【答案】8. D 9. C 10. D
【解析】本题以丰满水电站的建设为载体,考察流域开发过程中水利设施的作用的知识,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8题详解】
丰满水电站的建设不会减弱水循环,可能会使水循环的部分环节变得活跃,如下渗、蒸发等;大坝会使松花湖的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大坝不会增加松花湖的水量,只会对湖泊水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满水电占会使松花湖水量增加,使水坝得到改善。故选D。
【9题详解】
丰满水电站位于板块内部,地质结构稳定,稳定运行近80年,说明该地地震少发,A错误;老坝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因此也不会存在发电量少的问题,B错误;根据材料“该工程在1937年4月动工,修建年代久远,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差,且该大坝位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因此老坝可能存在抗渗、抗冻能力差的问题,C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新坝和老坝的淹没面积,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可知,老坝已经不再使用,故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发电量和需水量,A、C错误;“一湖双坝”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充分利用地形,老坝已坏,部分坝体的存在并不能增加挡水量,B错误;老坝是“中国水电之母”,代表了中国重要的历史进程,因此保留部分坝体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历史遗迹,D正确。故选D。
11.【答案】(1)山脉大幅隆起,该地海拔升高,地表年均温下降到0℃以下;山地降水增加,(暖季)地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增强。
(2)河谷平原区相较于基岩山区,覆被与水分条件较好;夏季,覆被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减少,水分比热容大,地表升温慢,地温低,融化厚度小。
(3)导致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缩小(部分呈岛状分布);融冻期延长,冻结期缩短(活动层融化开始时间提前,冻结开始时间延后);活动层厚度增大,冻结层厚度缩小。
12.【答案】(1)2000—2005年盐湖湖表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表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2000~2005年,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再加上年均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2005—2015年,年均气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再加上盐田开采、人工建筑拦水坝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湖水量减少。
(2)①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褶皱;气候持续变干,古湖逐渐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古雅丹。②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台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形成水上雅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和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点。
(1)读材料可知,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表水面积变化的特点是:2000—2005年盐湖湖表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表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表水面积变化的原因:读图乙可知,2000~2005年,山地降水增多,年均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所以2000—2005年盐湖湖表水面积扩张缓慢。读材料可知,2005—2015年,年均气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而且,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湖水量减少,湖表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
(2)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远古地质时期,这里是一片古湖,气候温暖,湖床接受碎屑物质沉积,形成古湖相沉积岩层。第二阶段(分析内外力作用和气候变化),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的褶皱;青藏高原隆起后,阻挡水汽,气候持续变干,古湖逐渐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成古雅丹。第三阶段,随着气候不断变干,湖盆不断收缩干枯,古湖相沉积岩层出露于地表,不断被侵蚀,形成雅丹地貌。第四阶段(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随后,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台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从而形成水上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