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地理】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地理】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地理】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则“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答案】D【解析】根据“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故其对趾点的水半球极点应为(38°S,180°),故38°S属于南半球,180°属于西半球。故选D。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 ④ B. ③ C. ② D. ①3. 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 ①位于西半球 B. ②位于低纬度 C. ③位于大西洋 D. ④位于南温带【答案】2. A    3. C【解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90°;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2题详解】对跖点是地球表面相对地心的对称点。甲地(30°S,45°E)的对跖点是乙地(30°N,135°W)。据图可知,①地经纬度是(20°N,110°E);②地经纬度是(40°S,170°W);③地经纬度是(0°,45°W);④地经纬度是(30°N,135°W)。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A.根据①经纬度(20°N,110°E),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故A错误;B.根据②经纬度(40°,170°W),判断该点位于中纬度,故B错误C根据③的经纬度(0°,45°W),判断位于大西洋,故C正确;D根据④经纬度(30°N,135°W),判断该点位于北温带,故D错误故选C4.下面4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答案】B【解析】第一幅图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呈逆时针方向,应为北半球(北逆南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所以A在B的北方;地球自西向东转,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向东,取两点所在经线夹角小于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A在B的西侧,所以A在B的西北方向。第二幅图,纬度数值向上增加,为北半球,所以A在B的北方;自东向西经度增加,都属于西经度,A在B的西方,所以A在B的西北方向。第三幅图,利用指向标来判断,指向标指向北,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垂直,因此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第四幅图,根据经纬网判断,纬度数值向上增加,为北半球,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A在B的北方;经度自西向东变大,都属于东经度,A在B的东方,所以A在B的东北方向。B正确。故选B。5.读经纬网图,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图中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cd>ab<bd<ac B. ab<cd<ac=bdC. ac>bd>ab>cd D. bd=ac>ab=cd【答案】B【解析】纬度差相同,其间经线的长度相同,故ac=bd;而经度差相同,其间纬线的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故cd>ab;而图示经线的跨纬度数明显大于纬线上跨经度数,故cd<ac,综上,ab<cd<ac=bd;故B项正确。故选B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从M点到P点按最近航线飞行的方向应为(     )A. 西南向东北 B. 先西北后西南 C. 先东北后东南 D. 东南向西北7. 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 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C. 甲区域的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D. 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答案】6. B    7. C【解析】【6题详解】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说明MN位于60°N。若一架飞机从M(10°E,60°N)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P(160°W,65°N)点,M应该位于P东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B正确。【7题详解】由于60°纬线圈是赤道长的一半,MN所在纬度为60°,由于相同图幅的经纬图,纬度低的图幅面积越大,甲乙跨经度相同,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甲区域面积约为乙区域面积的一半。C正确,B错误。乙甲区域位于区域的的东北方向,A错误。甲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D错误。故选C。8.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相同),四幅图中坡度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C【解析】图示等高线分布密度相同,等高距相等,而比例尺不同。当把四幅图转换成同一比例尺,比例尺越小,等高线变得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图丙的比例尺最小。故选C。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9. 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 a B. bC. c D. d10.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 ①③ B. ②④C. ①④ D. ②③【答案】9. B    10. D【解析】【9题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经山谷地形,表达山谷地形时,等高线弯曲方向为海拔升高的方向。因此图中a为山脊、b为山谷、c为河谷两侧的山坡、d为山脊。故B正确。【10题详解】观察交点在两条剖面线上的位置,如在MN上,交点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海拔的相对低的点,靠近M,即点③位置。在XY上,交点位于两侧山谷的中间位置,为海拔相对高的点,靠近b,即点②位置。故D正确。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1.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 从西南流向东北 B. 从东北流向西南C 从北流向南 D. 从南流向北12.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 坡度较平缓C. 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 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答案】11. A    1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1题详解】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根据河流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的原则,但图中主要河流流经地区,无法从等高线变化来判断地势特征,只能根据河流两侧支流的流向判断干流为从西南向东北流。据此判断A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比较两条线路,可以看出①线和②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均坡度较缓,跨越同样多的等高线,但是②线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没有经过河流,不用修建桥梁,同时又不占耕地。图中没有显示居民点状况。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13. 图中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 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 图中河流①~②段从西北流向东南D. 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15. 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68m B. 488m C. 678m D. 708m【答案】13. A    14. D    15. B【解析】【13题详解】图中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①,①海拔高,河道平直,位于鞍部,其余地点河道弯曲,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水患严重,故选A。【14题详解】据图③居民点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地形平坦,最可能发展成为城镇,A错;站在M山顶无法看到山脊侧面的⑤居民点,B错;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和图中指向标知,河流流向基本为自西南向东北流,C错误;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D正确。【15题详解】依据图示等高线判断,⑤地海拔200-300米,M地海拔在700-800米,交叉相减可得,两地相对高度变为400-600米,因此B符合题意。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16. 图中表示洼地的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17. 如果从山麓登山到E处,最容易登山的方向是(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答案】16. D    17. B【解析】【16题详解】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数值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表示洼地的是D处,海拔高度小于200米,D对。A处是山顶, B处是鞍部,C处是陡崖,A、B、C错。【17题详解】如果从山麓登山到E处,最容易登山的方向是是等高线最稀疏的山脊方向。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朝向西北方向的山脊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最缓,最容易登山,B对。其它方向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软着陆,不易登山,A、C、D错。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各题。18. 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主要因素是(     )A. 海陆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19. 图中四个区域,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8. B    19. B【解析】【18题详解】海陆分布会造成海洋和陆地的大范围的温度差异,不会导致①处的局部气温偏低,A错误;①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地区,对该地区起到降温作用,使气温偏低,B正确;太阳辐射使纬度相同地区的温度趋于相同,C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对降水产生影响,且①处无特殊的大气环流影响其温度降低,D错误。故答案选B。【19题详解】海洋的热容量大,海洋上比陆地上温差变化要小,甲乙较丙丁温差小;低纬较高纬温差变化小,乙较甲温差小,乙处等温线最稀疏,可得南北温差递减速度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0.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 大体相等 B. 北坡较多C. 南坡较多 D. 难以判断21.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南坡3500米 B. 南坡2000米C. 北坡3500米 D. 北坡2000米【答案】20. B    21.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分析得出结论。【20题详解】读图,随意找出一个高度,比如2000米处,北坡和南坡的降水量度在降水量曲线上读数分别为600毫米、不到300毫米,即同一海拔高度,北坡降水量较多。B正确。【21题详解】由降水量的最大值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地形剖面图的交点,然后再由该点作纵坐标的垂线,可以得到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北坡2000米。D正确。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 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23. 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最高是七月 B. 冬季经常发生森林火灾C. 树木秋季纷纷落叶 D. 夏季农业生产水源充足【答案】22. D    23. A【解析】【22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1月气温较低,7月气温较高,应位于北半球,排除AB;该地最冷月均温大于0,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雨热不同期,为冬雨型气候,应为地中海气候,C错,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森林火灾易发,气温最高是七月,冬季温和湿润,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A正确,BC错;夏季炎热干燥,农业生产缺水严重,D错。故选A。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①地6.06.47.17.47.97.35.97.2737.16.35.9②地4.24.85.97.79.411.211.711.09.26.75.14.124. 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25. 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位于大陆东岸 B. ②位于大陆东岸C. ①深居大陆内部 D. 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答案】24. C    25.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日照时数、气候的相关知识。【24题详解】日照时数主要受昼长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而两地的纬度差异并不是很大,所以昼长差异并不是影响其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两地日照时数均受天气状况影响,据表②地夏季日照时数较长,可推知该地夏季气候较干燥少雨,冬季日照时数较短,可推知该地冬季气候降水较多。①地夏季日照时数短,可推知该地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相反。故选C。【25题详解】由上题可知,②地为地中海气候,所以②地应位于大陆西岸,与②地相反,①地夏季应为湿润多雨天气,故应位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区。故选A。点评:本题组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读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有关图中①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 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C. 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 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27. 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气候类型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 B. 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C. ③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 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答案】26. B    27. C【解析】【2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最冷月均温在1月份,属于北半球;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降水不足50毫米,降水少,说明冬季寒冷干燥;7月份气温在20--30之间,气温高,降水在150毫米以上,降水多,说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所以该地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27题详解】读图可知,①的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中纬度地区,A不符合题意。②地1月均温在20--30之间,7月在1--10之间,位于南半球,B不符合题意。③地冬暖夏凉,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之间亚欧大陆西海岸最典型,故C正确。①夏季高温多雨,D不符合题意。故选C。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28. 图示②地气候(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高温,干湿分明29. 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 B. 大气环流C. 地形 D. 纬度位置【答案】28. A    29. C【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28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②地位夏季(6-8月)降水较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12-2月)降水较多,温和多雨,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A。【29题详解】在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选C。30.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B. 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C. 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D. 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答案】B【解析】根据气候资料图分析,甲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A错。乙图反映的内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图2描述的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B对。丙图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在非洲无分布,南美洲有分布,C错。图丁气候类型是终年高温,降水干湿季明显,D对。II卷(非选择题)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3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为有利的是      村,理由是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答案】(1)B(2)②  ②线路坡度小,工程量小,水土流失少  (3)丁   丁村处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  (4)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解析】本题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地形对交通线修建的影响、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及水电站选址区位等知识点。(1)首先利用图中纬度信息和题干中的“我国东部沿海”进行空间定位,可判断出该地为亚热带丘陵,柑橘为亚热带水果。菠萝、椰子为热带水果,苹果为暖温带水果。(2)公路大多沿等高线分布,以免坡度过大,增加工程难度。读等高线图可知,③线经过山脊,地势高低相差大,工程量大。②线路坡度小,工程量小,水土流失少 ,应该选②线路。(3)读图可知,丁村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势,交通便利。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为有利的是丁村。(4)④处修建水电站,④处位于峡谷,筑坝拦水工程量小。带来的问题是需要移民(丙村被淹没)。32.如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至60°的大陆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冬雨夏干的气候地区是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D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答案】  (1)温带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B    C    地中海气候    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温带大陆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和气候特征。以基础知识点为主,难度较易。(1)由图示可知,A地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风的影响,炎热多雨。(2)B地位于纬度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C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气压带往南移动,该地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D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33. 读图,回答问题。(1)图7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2)据图8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7、图8中的信息,概况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答案】(1)盆地(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解析】(1)图示地形周围地势高,中部地势低,所以其类型为盆地。(2)从气温分析,B城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即冬季比Q城气温高,夏季比Q城低;从降水分析,B城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多。从两地经纬度分析,B城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而Q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因此导致两地气候不同。(3)从流量分析,因降水季节分布较均匀,所河流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从含沙量分析,因河流上游流域多森林,所以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小;从流速分析,因B城附近地势起伏小,所以河流的流速小;从汛期分析,因河流流域雨季长,所以汛期长。34.下两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判断此图是       (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此图表示此半球          季节,你的判断依据是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甲、丁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④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此气候的特点是               ,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答案】(1)北 由南向北纬度递增 夏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2)④    (3)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或温暖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解析】该题考查气候的分布与成因。(1)纬度的分布规律:度数越大越靠北,北半球;度数越大越靠南,南半球。根据纬度分布规律即可判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风带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图中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2)根据甲、丁最冷月份的气温大于0,说明两地处于亚热带;再根据降水特点:甲地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分在30°-40°大陆的西岸;乙地雨热同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25°-35°大陆的东岸.(3)④分布于30°-40°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温和多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