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用酒精灭活新冠肺炎病毒是利用其氧化性
B. N95口罩所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纤维
C. 酒精浓度越高,灭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效果越好
D. 我国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无需冷藏保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医用酒精灭活新冠肺炎病毒是因为酒精使蛋白质变性,并非酒精的氧化性,故A错误;
B.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能有效杀菌消毒的酒精是75%的酒精,酒精浓度太高,就会迅速将菌体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继续渗进病毒内部,不易使核酸变性,故C错误;
D.疫苗的成分是蛋白质,因光和热可以导致蛋白变性,所以疫苗需冷藏保存,故D错误;
答案选B。
2.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是
A. 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 利用红外光谱法
C. 利用质谱法 D.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醇能和钠或钾反应,但醚不反应,能鉴别,A错误;
B.二者官能团不同,能用红外光谱鉴别,B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不能用质谱法鉴别,C正确;
D.二甲醚有2种氢原子,乙醇有3种氢原子,能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丙三醇 ② 丁烷 ③ 乙二醇 ④ 乙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③④都含有氢键,但所含有的羟基数①>③>④,且相对分子质量①>③>④,故沸点①>③>④;丙烷不含氢键,沸点较低,故④>②,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③>④>②,答案选D。
4.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7种 B. 8种 C. 9种 D. 10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些酯有:甲酸丁酯4种(丁基4种异构)、乙酸丙酯2种(丙基2种异构)、丙酸乙酯1种、丁酸甲酯2种(丁酸的烃基为丙基,丙基2种异构),共9种,故合理选项为C。
5.2020年,我省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茚地那韦或对新型肺炎有治疗效果。茚地那韦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茚地那韦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B.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五种
C.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
D. 该分子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有肽键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羟基邻碳上有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A正确;
B.分子中有两个苯环,苯环上一溴代物共有7种,B错误;
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肽键,没有羧基,C错误;
D.该分子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选A。
6.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 电负性:④>③>②>① D.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①1s22s22p63s23p4是S元素; ②1s22s22p63s23p3是P元素; ③1s22s22p3是N元素; ④1s22s22p5是F元素。
【详解】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F元素没有正价,所以最高正化合价: ①>③=②,故A错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②>①>③>④,故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④>③>①>②,故C错误;P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P>S,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故D正确。
7.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即第一周期有1个未成对电子,第二周期有2个未成对电子数,第三周期有3个未成对电子数,第四周期有4个未成对电子数,结合电子排布规律来解答。
【详解】第一周期中,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是1s1;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是两个的有两种:1s22s22p2 和1s22s22p4;第三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是三个的是:1s22s22p63s23p3;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是四个的是1s22s22p63s23p63d64s2,共有5种,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排布规律、未成对电子数的判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第四周期电子排布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 H2S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C. 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D. 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N与3个H原子形成3个键,孤对电子数为,所以N原子采用杂化,为三角锥形分子,N原子没有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A错误;
B.H2O中O与2个H形成键,孤对电子数为,所以O原子采用杂化,为V形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B错误;
C.CCl4中C与4个Cl形成4个键,孤对电子数为0,所以C原子采用杂化,为正四面体结构,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不是正方形,C错误;
D.CO2中C与2个O形成键,孤对电子数为,所以C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型分子,分子中C原子和2个O原子在一条直线上,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D正确;
答案选D。
9.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
B. 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N>C>H (6). 高 (7).
【解析】
【分析】
判断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可以根据有机物中C的成键方式进行判断;计算键数目时,要注意一个双键中含有一个键;比较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沸点大小时,可以从摩尔质量,氢键以及结构中支链个数这几个角度入手分析;书写的结构时,要清楚其是由水合氢离子与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
【详解】(1)宇宙中氢元素占88.6%、氦占11.1%,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和氦;C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2,s能级只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基态原子电子排布满足洪特规则,因此基态碳原子的2p能级有两个轨道被占据,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总计占有4个轨道;
(2)①PAN分子中,C原子形成了单键和双键,形成4条单键的碳原子,其键角约为109°28′,形成一个双键的碳原子,其键角约为120°,因此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3、sp2;一个双键含有一个σ键,由PAN结构可知,一个PAN分子中含有10个σ键,所以1mol PAN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10NA;PAN分子中含有C、H、N、O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O>N>C>H;
②由于H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CH3OCH3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HCOOH的沸点比CH3OCH3高;
(3)是由水分子和水合氢离子通过氢键形成的微粒,则的结构式为:。
【点睛】对于碳原子,形成4条单键时一般可认为是sp3的杂化方式,形成1个双键时一般可认为是sp2的杂化方式,形成1个三键时一般可认为是sp的杂化方式;对于O原子,形成单键时一般可认为是sp3的杂化方式;对于N原子,形成单键时一般可认为是sp3的杂化方式,形成双键时一般可认为是sp2的杂化方式。
22.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
2+KOH→;+HCl→+KCl
已知:①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
②苯甲醇沸点为205.3℃;
③苯甲酸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g;
④乙醚(C2H5OC2H5)沸点为34.8℃,难溶于水,
⑤苯甲酸钾易溶于水,可以与盐酸等强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苯甲酸。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苯甲酸在常温下为______态,写出苯甲酸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
(4)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产品乙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固 (2). +NaOH→+H2O (3). 分液漏斗、烧杯 (4). 苯甲醇 (5). 蒸馏 (6). 205.3℃ (7). 过滤 (8). 苯甲酸
【解析】
【分析】
由流程结合题中信息可知,苯甲醛与KOH反应生成白色糊状物为苯甲醇、苯甲酸钾的混合物,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操作Ⅰ为萃取、分液,得到的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Ⅱ为蒸馏,得到的产品甲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钾,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则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以此分析解答此题。
【详解】(1)由题中信息苯甲酸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可知,苯甲酸在常温下为固态,苯甲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H2O;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Ⅰ为萃取、分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Ⅱ为蒸馏,得到的产品甲为苯甲醇,由题知苯甲醇沸点为205.3℃,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205.3℃;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Ⅲ为过滤,由题知苯甲酸在常温下为固态,而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过滤后得到的产品乙为苯甲酸。
23.铁系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3+可以与KSCN溶液、苯酚等发生显色作用。镁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阳离子元素之一,它能够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抵抗新冠病毒等病毒侵袭起着重要作用。
(1)Fe3+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SCN−互为等电子体且为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普鲁士蓝俗称铁蓝,晶胞如图甲所示(K+未画出),平均每两个晶胞立方体中含有一个K+,又知该晶体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两种,则Fe3+与Fe2+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4)血红素铁(图乙)用作铁强化剂,其吸收率比一般铁剂高3倍,在图乙中画出Fe2+与N原子间的化学键(若是配位键,需要用箭头加以表示)______________
(5)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如图,它的堆积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_;晶胞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a、b或c);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晶胞的体积是2acm3,镁单质的密度为ρg·cm-3,已知阿伏伏德罗常数为NA,则镁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2). CO2或CS2 (3). 1∶1 (4). (5). 六方最密堆积 (6). c (7). 12 (8). NAaρ g/mol
【解析】
【分析】
(1)铁元素是2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失电子先失去最外层电子,然后书写Fe3+基态电子排布式;
(2)根据等电子体的定义进行分析;
(3)平均每两个晶胞立方体中含有1个K+,说明每个晶胞中含有个K+,然后用均摊方法得到Fex+和CN-的个数,求出化学式,最后判断出Fe2+和Fe3+的个数比;
(4)N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三个共价键达到饱和,多余的键为配位键,进行分析;
(5)根据图a,镁单质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然后根据密度定义进行分析;
【详解】(1)铁是2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则Fe3+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2)SCN−中含有3个原子,且其价电子数是16,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的为CO2(或CS2);
(3)平均每两个晶胞立方体中含有一个K+,所以一个晶胞中钾离子个数==0.5,该立方体中铁原子个数=8×=1,CN−位于每条棱中点,该立方体中含有CN−个数=12×=3,平均化学式是K0.5Fe(CN)3,Fe平均化合价2.5,即亚铁离子与铁离子之比是1:1;
(4)配位键由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指向提供空轨道的原子,Fe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电子对,Fe2+与N原子间的的配位键为:;
(5)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单质晶体中原子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晶胞是图中的c;晶胞质量=2g,则ρg·cm−3=,则有Mr=NAaρ g/mol。
24.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于2020年2月4日公布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初步测试发现,在体外细胞实验中,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60倍,并有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因此“阿比朵尔”成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用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②、⑥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发生水解反应,且1molM水解消耗4molNaOH。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设计由甲苯和2-丙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
【答案】 (1). 对硝基苯酚或4-硝基苯酚 (2). 还原反应 (3). 取代反应 (4). 酯基 (5). C15H17NO4 (6). (7). 6 (8). (9). ,。
【解析】
【分析】
(1)根据A的结构简式以及有机物的命名原则进行分析;
(2)对比B和C,B中-NO2→-NH2,添氢去氧,属于还原反应,对比G和H结构简式,Br原子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即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根据F的结构简式,得出含氧官能团;根据有机物碳成键特点,推出G的分子式;
(4)对比C和E结构简式,反应③的类型为取代反应,然后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应是甲酸某酯的形式,1molM水解消耗4molNaOH,说明书写结构中含有2个,然后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6)利用反应③,应让甲苯先在甲基对位上引入-NO2,然后Fe/NH4Cl作用下,-NO2→-NH2,2-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酮,利用上述反应③,得到所用物质;
【详解】(1)根据A的结构简式,该有机物的名称为对硝基苯酚或4-硝基苯酚;
(2)对比B和C,B中-NO2→-NH2,添氢去氧,属于还原反应,对比G和H结构简式,Br原子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即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根据F结构简式,F中含氧官能团是酯基;G的分子式为C15H17NO4;
(4)对比C和E结构简式,反应③的类型为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5)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应是甲酸某酯的形式,1molM水解消耗4molNaOH,说明书写结构中含有2个,有三个取代基,即含有一个-NH2,和处于邻位,-NH2在苯环上有2个位置,如果处于间位,-NH2在苯环上有3种位置,如果处于对位,-NH2在苯环上有1种位置,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共有6种;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说明含有4种不同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为2:2:2:1,则结构简式为和;
(6) 利用反应③,应让甲苯先在甲基对位上引入-NO2,然后Fe/NH4Cl作用下,-NO2→-NH2,2-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酮,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