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页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页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1.孔子对季康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表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         B.严刑峻法       C.重农抑商     D.尊王攘夷  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3.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4.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都A.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6.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A.西汉儒学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7.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遣告之。该主张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在于A. 促使君主无为而治      B.为君主专制找到合法依据C. 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        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9.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10.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幡动!乙徒的思想是A.先有理后有气               B万物皆只有一个理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D.宇宙便是吾心11.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说明他们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12.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与天下之人王夫之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唐甄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A.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    B.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C.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    D.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13.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A.痛恨孔孟学说        B.主张经世致用    C.反对君主专制        D.维护儒家正统14.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5.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些著作A.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作品        B.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C.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16.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明人尚姿,清人尚变。这种说法本质上说明A.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B.艺术风格受到人的影响C.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D.艺术风格受时代影响17.南宋画家马远开创了残景山水的画风,他在整个画面的一角、半边上做文章,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这一做法A.开创了北宋风俗画的先河           B.描述北方山河的雄健壮阔C.隐讽南宋半壁江山的政局           D.由注重写意转向抽象象征18.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儒者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19.李渔的《闲情偶寄》曾对元代杂剧有这样的评价:其句……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杂剧A.言谈粗鄙导致缺乏精品                B.很少有知识精英参与创作C.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20.成型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在,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懂得人的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反映了当时希腊A.民主思想盛行                       B.孕育人文主义精神C.宗教信仰淡薄                       D.盛行理性主义思想21.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具有特殊性,美德的知识即是对人的理念的知识,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只有超越具体感官经验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整体的内在反省,到灵魂深处去洞察自己的自然本性才能获得美德关照。可见,苏格拉底A.鼓励人们发现自我追求个性解放        B.试图建立一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C.继承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美德观念        D.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22.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马虻,这个城邦因为身体庞大而日趋懒惰,需要马虻的刺激;而孔子则发出文王后,古代文化都在我身上的豪言壮语。可见两者A.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B.都提倡认识你自己C.都以人事为哲学研究对象          D.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23.1415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多代表的准到人类自身上。导致欧洲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动力是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商业的发展C.寻金热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扩大24.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赋予恋人的角色但丁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彼特拉克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薄伽丘直接描写玛利亚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A.人文思想逐渐发展                  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C.文学日益远离教会                  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2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进步,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践行这种观点的方式是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B.修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塑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            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6分)   材料二  两汉400余年,(儒家思想)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政府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6分)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本,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并分析其主张没有称为主流思想的原因。(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 “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时间人物言论备注1620年培根这三种发明(印刷、火药和磁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  ——《新工具》 1863年马克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并未指明三大发明均来源于中国1884年艾约瑟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中国的宗教》首次提出四大发明1933年陈登原在其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就冠名有“四大发明”一目,最早在中国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 1946年李约瑟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及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演说李约瑟后来的研究,使得四大发明之说更有说服力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中培根和马克思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1933年“四大发明”被写进教科书?(4分)   (4)结合材料说明从“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得到哪些认识?(2分)   28.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北宋时,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宋史资料汇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3分)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6分)      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五的观点。(5分)  
    参考答案15 ADCCD   610 ACCCD  1115 AABCA  1620 DCDDB   2125 BABAD26.(1)分歧: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2分)变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国家统一;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4分,任意两条即可)(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4分)(3)原因:提出了与近代民权思想类似的主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法治;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等。(4分,任意两条)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6分,任意三条) 27.(1)特点:重视经验总结强调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4分)(2)影响:火药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总之,三大发明推动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6分,任意三条即可)(3)客观事实: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术基础:西方传教士及部分学者已有了相关论述。现实需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把四大发明之说引进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4分,任意两条即可)(4)中国四大发明的说法走向稳定化、官方化(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都能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其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8.(1)特点:文化普及程度较高;从先进地区推广到落后地区;从士阶层推广到农工商各阶层。(3分)(2)原因: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强;印刷技术的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宋代教育的发展(书院教育);宋代科举取士条件放宽;家庭重视文化教育。(6分,任意三条)(3)理学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科技发明形成并外传;宋词繁荣,话本出现,画学兴起,风俗画流行。(5分,需从思想、科技、艺术三方面列举宋代成就)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