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解析版)
展开
安徽省定远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
B.氢能源的优点有:热量值高、对环境友好
C.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
D.太阳能的缺点有: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
2.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探究”的探究活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
A.先配制一定量的0.10 mol/L CH3COOH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B.先配制一定量0.01 mol/L和0.10 mol/L的CH3COOH,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取等体积、等pH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若测得反应过程中醋酸产生H2较慢且最终产生H2较多,则醋酸为弱酸
D.配制一定量的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常温下pH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3.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Q1
H2(g)+Br2(g)→2HBr(g)+Q2 根据上述反应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 HCl(g)放出Q1热量
D.等物质的量时,Br2(g)具有的能量低于Br2(l)
4.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 . 若向H2S溶液中( )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5.在298 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O2(g)===CO(g) ΔH1=-110.5 kJ·mol-1
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则C(s)+CO2(g)===2CO(g)的ΔH为( )
A.+283.5 kJ·mol-1 B.+172.5 kJ·mol-1
C.-172.5 kJ·mol-1 D.-504 kJ·mol-1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中和热ΔH=-57.3 kJ·mol-1,H2SO4和Ba(OH)2反应热ΔH=2×(-57.3)kJ·mol-1
B.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7.100ml 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浓盐酸 B.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8.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grade),AG的定义为AG=l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B. 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 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 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 B22AB △H=QkJ/mol的反应时间与生成物AB的质量分数(AB%)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为不同温度时的反应曲线(其他条件不变),c为在t3时刻开始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H>0 B. AB一定是气体物质
C. 反应温度a低于b D. A2、B2中最少有一种是气态物质
10.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对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沉淀完全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NaOH溶液至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C.将Na2CO3·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或质量相差小于0.1g ,说明晶体的结晶水已全部失去
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振荡后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说明NaOH已被完全中和
1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qD(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由0.15 mol·L-1变为原来的0.20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n>p+q B. m+nc(OH-)>c(H+)
13.已知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 3 kJ • mol-1,则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与57. 3 kJ最接近的是( )
A. 含1 mol C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H2SO4
B. 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
C. 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KOH溶液
D. 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含1 molHCl的稀盐酸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与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
15.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 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L2/mol2
C.当外界条件由200℃降温到100℃,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 zC(g)的ΔH②>④>③>⑤
C.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c(CO32-)>c(HCO3-)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已知:900 K时,4HCl(g)+O2(g)2Cl2(g)+2H2O(g),反应自发。
①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900 K时,体积比为4∶1的HCl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 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105~4.5×105Pa范围内,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 ΔHl=-102 kJ·mol-1
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l) ΔH2=-422 kJ·mol-1
①写出在溶液中NaClO分解生成NaCl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过量的冷NaOH溶液吸收氯气,制得NaClO溶液(不含NaClO3),此时ClO-的浓度为c0 mol·L-1;加热时NaClO转化为NaClO3,测得t时刻溶液中ClO-浓度为ct mol·L-1,写出该时刻溶液中Cl-浓度的表达式:c(Cl-)=________________(用c0、ct表示)mol·L-1。
③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2ClO-===ClO+ Cl-
Ⅱ.ClO+ClO-===ClO+Cl-
常温下,反应Ⅱ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I.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 ΔH=+131.3 kJ·mol-1
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反应温度
③随时吸收CO、H2转化为CH3OH ④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CO(g)
II.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1)图1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反应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
(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有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c.再充入2molH2 d.使用催化剂.
III. 下图是表示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 mol的CO和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 CH3OH(g) ΔH③>⑤,B正确;C.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则此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所以不可能是盐酸,因为盐酸抑制水的电离,C错误;D. 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c(CO32-)<c(HCO3-),D错误,答案选B。
21. 放热反应,Δ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