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第1页
    【化学】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第2页
    【化学】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为100分,时间100分钟。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三章2节结束。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N14  Na23  K39  Cl35.5  Cu64  Fe56  Ca40  Mg:24一.选择题(本题有2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6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Δ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C.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H>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C.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电流通过时,使电解质发生了电离D.在强电解质的溶液里,只存在电解质的水合离子而不存在电解质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加入反应物,会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4.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反应开始时NH3的浓度是1.0 mol/L,经过20 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 mol/L,容器体积不变,在这20 sH2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04 mol/L·s    B0.06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6.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v-t图象如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a1>a2 a1<a2 b1>b2 b1<b2 t1>t2 t1=t2  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⑦     D. ①③⑥⑦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1molH2在足量氯气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B.等质量的硫蒸汽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CHClNaOH反应的中和热H = -57.3kJ·mol-1,则H2SO4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HIH2I2的浓度相等CHIH2I2在容器中共存      DHIH2I2的浓度均不发生变化9.甲酸(HCOOH,一元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B. 1 mol·L1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C. 甲酸与盐酸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D. 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相同11、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C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1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xC(g)ΔH <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B.反应开始2 min内,v(C)0.1 mol·L1·min1C2 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3、在以下各种情形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NaHSO4Na++H++SO42-   B.H2CO3的电离:H2CO32H++CO32-C.Fe(OH)3的电离:Fe(OH)3Fe3++3OH-                           D.水溶液中的NaHSO4电离:NaHSO4Na++HSO4-14、在某温度下,1 mol H21 mol I2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 5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0.9 mol·L-1,则下列结论中不能成立的是(  )A.平衡时H2I2的转化率相等                       B.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的过程中,v(HI)=0.04 mol·L-1·min-1C.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H2,I2的转化率提高D.若将容器温度提高,其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1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H<0,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          B.乙图中温度T2>T1,纵坐标可代表NO2的百分含量C.丙图为充入稀有气体时速率变化        D.丁图中abc三点只有b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HCl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和含1 mol Ba(OH)2的溶液反应的ΔH=2×(-57.3) kJ·mol-1B.增大N2的量,可使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增大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则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反应2SO2(g)+O2(g)2SO3(g)和反应4SO2(g)+2O2(g)4SO3(g)ΔH相等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常数受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影响B.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c(H+)D.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18、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Ka=1.8×10-5)和一氯乙酸(,Ka=1.4×10-3)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19、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加水稀释0.1 mol·L1氨水,随着水的量的增加,下列关系式的数值变小的是20、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C.Cl—Cl键的键能为 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 kJ·mol-121pH=1的两种一元酸HXHY溶液,分别取100 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体积分别为V(HX)V(HY)。若相同条件下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X可能是强酸                B.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不相等C.HX的酸性弱于HY的酸性      D.HY一定是强酸22. T 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 c(OH)=10-b mol·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   )    A.3     B.4     C.5     D.6二、非选择题,共3423、(8分)已知2A2(g)+B2(g)2C(g) ΔH=-a kJ·mol-1(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21 mol B2,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1)a   (“>”“=”“<”)b(2)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C的浓度(“>”“=”“<”)w mol·L-1(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2v(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A2)=2v(B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24(8)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生成1 mol H2O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 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结果为53.5 kJ·mol-1,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25(12)(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1.472.15K22.381.67反应CO2(g)+H2(g)CO(g)+H2O(g) ΔH,平衡常数K,ΔH=                          (ΔH1ΔH2表示),K=          (K1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                   (吸热放热”)反应。(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                    mol·L-1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             (填序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26(6)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H2合成由乙醇的反应为:2CO(g)+4H2(g)=CH3CH2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H2O(g)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280):图可推知T1______T2(“>”“<”“=”)该反应H______0(“>”“<”“=”);升高温度,上述反应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下同),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T2温度时,将1mol CO2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3,则CO转化率为a=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 D C D B   6-10 C B D B D   11-15  C B C D A   16-20  C B B A C   21-22 C B二、非选择题23(1)  >  (2)  = (3)  bc (4)  c24.5.0.(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2)30.1 acd25(1)ΔH1H2  吸热     (2)2.0 0.67() A26、(6分)每空1<  <    变大  变小  50%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