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织金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4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织金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4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织金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4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织金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考试(解析版)
展开
贵州省织金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考试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6小题,每小题2.0分,共52分)
1.在核电荷数为1~36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满足4s1的元素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核电荷数为1-36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满足4s1的金属元素有K、Cr、Cu,共计是3种,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排布。
2.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故A错误;
H+核外无电子,故C错误;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D错误;
3.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
A. ns2和ns2np4 B. ns1和ns2np4
C. ns2和ns2np5 D. ns1和ns2
【答案】C
【解析】
分析: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主族元素中,金属元素的正化合价为+1到+3,所以A为+2价,B为-1价,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最低化合价=其族序数-8,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最低化合价=其族序数-8,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型的离子化合物,主族元素中,金属元素的正化合价为+1到+3,该化合物中A为+2价,B为-1价,所以A是第IIA族元素,B是第VIIA族元素,则A、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s2和ns2np5 ,C正确;正确选项C。
4.下列各组中的X和Y两种原子,在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 )
A. 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B. 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C. X原子2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D. 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Y原子核外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可能为H、碱金属元素、ⅠB族元素,故不选A项;
B项,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为He元素,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为Be,二者不在同一族,故不选B项;
C项,2p轨道上只有三个电子的X为N, 3p轨道上只有三个电子的Y为P,二者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故选C项;
D项,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为Mg元素,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可能为Ca、Se、Ti、V、Fe、Co、Ni、Zn等元素,不一定同族,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选C。
5.在元素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附近能找到( )
A. 制半导体的元素 B. 制农药的元素
C. 制催化剂的元素 D. 制耐高温合金的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过渡元素中(副族和VIII族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在非金属元素区寻找制农药的元素;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做半导体的元素,故选A项。
综上所述,本题选A。
6.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微粒为电中性 B. 它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 它的化学式为H3 D. 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微粒含有3个质子、2个电子而没有中子,所以该微粒带1个正电荷,A、C不正确,D正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所以该微粒不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B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子的组成、同位素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但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基础性的,难度不大。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7.下列粒子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Na+>Na B. Cl->Cl C. Ca2+>Cl- D. Mg>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阳离子的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所以A错,B对;Ca2+和Cl-均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因为Ca2+的核电荷数大,故半径Ca2+金属晶体>分子晶体,Si和金刚石都是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O2和CS2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Na的熔点低于100℃,,所以熔点高到低的顺序为: ④>②>③>⑤>①;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①⑤; ②③; ⑧; ②⑦; ④⑥; ④>②>③>⑤>①。
(2)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属于活泼金属,属于金属晶体;
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属于分子晶体;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属于离子晶体;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500 ℃,属于原子晶体;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
(3)由晶胞结构模型可知: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同时吸引8个Cl-,每个Cl-吸引8个Cs+,而氯离子与铯离子数目之比为1:1,故A为氯化铯;
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每个Cl-吸引着6个Na+,而氯离子与钠离子的数目之比为1:1,故B为氯化钠晶体;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结合,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C为SiO2;
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周围紧邻4个碳原子,最小碳环由6个碳原子组成,故D为金刚石;(晶体硅的结构和金刚石相似)。
由晶胞结构模型可以知道A、B、C、D分别为氯化铯、氯化钠、二氧化硅、金刚石(或晶体硅);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氯化铯,氯化钠,二氧化硅,金刚石(或晶体硅)。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