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历史】重庆育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卷

    【历史】重庆育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卷第1页
    【历史】重庆育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卷第2页
    【历史】重庆育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卷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重庆育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卷

    展开

    重庆育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I  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背景包括(  )井田制瓦解 “士”阶层崛起 天子开始授“土”、授“民” 私学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道家C.儒家、道家、法家                   D.儒家、法家、墨家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  )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5.《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由此可知(  )A. 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会进步      B. 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C. 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      D. 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6.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7.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该思想家还提倡(  )A. 事异则备变        B. 无为而治       C. 仁政        D. 制天命而用之8.《墨子》中有关于”“直线”“正方形”“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9.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10.汉初儒生叔孙通曾向刘邦建议:“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由此可知其 (  )A.支持郡国并行     B.建议恢复周礼      C.倡导独尊儒术    D.主张儒法融合11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12.“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            B.儒学在政治上确立统治地位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          D.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1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太平14.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15.“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16.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的地位1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20.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II   本卷包含21、22两个主观题,其中21题18分,22题22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8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4分)       2)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8分) 
    参考答案 1-5    BCADB  6-10   ADCBD   11-15  BBBBC    16-20  CDCBB21,【答案】(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分)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4分)(2)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2分)  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2分)(3)共同点:强调社会责任感。(2分)  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4分)22,【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8分)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6分)(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8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