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二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31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二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31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二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31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二试卷
展开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二试卷 一、单选题1.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含有两种神经元
B.在突触后膜上可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短期记忆的形成只与神经元的活动有关,与神经元的联系无关
D.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主要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干4.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中枢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5.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引起e处反应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C.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D.I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将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6.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要比在突触间传递的速度快7.在如图所示的结构中,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8.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9.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10.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D.图中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11.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12.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
C.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
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耙细胞,作用后即失活13.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14.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调节控制
C.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实验组排除盐酸的影响
D.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15.人体内因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糖尿病 ②呆小症 ③白化病 ④侏儒症 ⑤巨人症 ⑥血友病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①④⑥16.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17.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8.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当处于寒冷环境时,以物理方式①②和代谢方式③④⑤调节体温
C.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中枢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吸收
D.当出现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非自主战栗,则产热增加,此时正常人体的散热同时在增加19.激素之间作用相同,使作用效果加强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对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据说在沙漠中可以17天甚至更长时间不用饮水。如图为其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21.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耙细胞只是肝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耙细胞可以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22.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和细胞(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核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都能识别抗原产生抗体
D.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2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24.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②过敏反应的特点之一是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缺陷病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⑥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A.—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25.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免疫失调的是( )A.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异性结合
B.效应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
C.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
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26.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27.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②抗原不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过敏反应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⑧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A.4 B.5 C.6 D.728.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29.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①哮喘 ②荨麻疹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风湿性心脏病 ⑤艾滋病 ⑥过敏性休克A.①③④ B.③④ C.③④⑥ D.①②⑤⑥3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31.下列物质中,都可在人体血浆中找到的是( )A.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蛋白质32.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错误的是( )A.C中化学成分包括葡萄糖、无机盐、胰岛素、尿素等
B.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可以在A处发生特异性结合
C.已知肾炎可导致A中蛋白质减少,则C的量增加, 患者可能出现水肿
D.1处的氧气浓度高于C处,C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A处33.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34.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④
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35.下列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时,不需要消耗细胞中的ATP
B.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幼嫩茎两侧的生长素分布只受重力影响
C.种植在宇宙飞船内的植物,因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而失去向光性
D.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萘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37.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A.脂肪 B.乙酸 C.蛋白质 D.吲哚乙酸38.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四组。将、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组尖端不能
B.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组尖端不能
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39.下图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40.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二、填空题41.下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为__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G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细胞G来源于_______细胞,对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__________过程有关(填图甲或图乙)。
5.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抗体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6.该图表示的是人体防卫的第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免疫。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A 22.答案:A 23.答案:D 24.答案:C 25.答案:D26.答案:C 27.答案:B 28.答案:B 29.答案:B 30.答案:C31.答案:D 32.答案:D 33.答案:D 34.答案:C 35.答案:D36.答案:D 37.答案:D 38.答案:D 39.答案:C 40.答案:B二、填空题41.答案:1.细胞C、细胞E; 细胞B、细胞C、细胞E
2.
3.效应T细胞; 与细胞F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图乙
4.抗原解析:由图示信息可推出细胞A、B、C、D、E、F、G分别为吞噬细胞、 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图甲中B细胞和记忆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人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反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机体会对外来器官产生细胞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