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第1页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第2页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

    展开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玉米粉和有氧 B.玉米粉和无氧
    C.大豆粉和有氧 D.大豆粉和无氧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是为了(  )
    A.获取乳酸 B.获取热能
    C.氧化分解有机物 D.获取能量
    3.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
    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
    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
    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
    4. 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 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 CO2
    B. 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为CO2
    C. 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D.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5. 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输入足量的空气,酵母菌与酒精的量分别会( )
    A. 死亡、增多 B. 增多、不再产生
    C. 增多、增多 D. 死亡、不再产生
    6. 酒厂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温度 B. 加缓冲液
    C. 隔绝空气 D. 加新鲜培养基
    7. 下列实验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乙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 装置甲可用于果酒制作,装置乙不能用于果酒制作
    C. 装置乙中设置出料口是用于取样
    D. 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9.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 腐乳制作中加入胡椒、八角、桂皮、辣椒等香辛料, 可调节口味和防腐杀菌
    C. 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可由原料本身提供的只有果醋和泡菜
    D. 制作泡菜时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0. 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 ③⑤ B. ②⑤ C. ①③ D. ④⑤
    11. 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 )
    A. 口味太淡
    B. 会影响腐乳的风味及质量
    C. 重量减轻,影响经济效益
    D.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B. 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C. 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 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13. 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 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 阻止尘埃,防止污染
    C. 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D. 防止污染,有利于醋酸菌发酵
    14.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三者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对各相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B.②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C.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
    D.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
    15. 下列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 )
    A. C1酶 B. Cx酶
    C. 半乳糖苷酶 D. 葡萄糖苷酶
    16.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问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

    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
    D.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17.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 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18. 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 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 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D. 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19. 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① 土壤取样
    ② 称取土壤
    ③ 稀释土壤溶液
    ④ 涂布平板
    ⑤ 微生物的培养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0.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 任何消毒方法一般都不能消灭微生物的孢子和芽孢
    C. 灼烧法灭菌主要对象是金属器具,也可以是玻璃器具
    D.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
    21. 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 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
    C. 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 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22. 关于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正确的是( )
    A. 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 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 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可以省略,但不可以重复操作
    23.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是( )
    A.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 刚果红可以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酶形成红色复合物
    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分解菌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
    24. 要从土壤中将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 )
    A. 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 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C. 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
    D. 只有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25.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26. 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
    A. 湿润的环境中 B. 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C. 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 池塘中
    27.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 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C.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 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28.高温灭菌的原理是(   )
    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都是一定的
    B.微生物对于高温环境不适应
    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
    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
    29. 最常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正确的( )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不需无菌操作

    培养基中不加琼脂
    培养基中加有琼脂

    不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
    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

    需要接种环
    需要涂布器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0.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该结果不能说明(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果汁量(mL)
    2
    3
    4
    5
    6
    5
    A. 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B. 40 ℃与60 ℃时酶的活性相同
    C. 5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D. 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
    31. 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① 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② 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③ 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④ 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 在果汁生产工业中主要应用的酶包括( )
    A. 果胶酶、纤维素酶 B. 脂肪酶、淀粉酶
    C. 淀粉酶、果胶酶 D. 蛋白酶、纤维素酶
    33. 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 实验还需设计单独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B. 第2、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 MRSA菌
    C. 细菌的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D. 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34. 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中的汗渍、血渍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等遇到它,皆能被水解而除去。下列衣物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丝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尼龙织品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
    35. 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苹果泥用量 B. 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C. 换成大型号容器 D. 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
    36. 下列可表示酶活性的高低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总量
    B. —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
    C. 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
    D.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37.在果胶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紫色
    C.溶液呈蓝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38.下面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正确步骤是(  )
    ① 配制CaCl2溶液 ② 海藻酸钠溶化 ③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④ 酵母细胞活化  ⑤ 固定化酵母细胞
    A.④①②③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⑤②①③ D.①②③④⑤
    39. 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成分:蛋白酶0.2%,清洁剂15%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溶有洗衣粉的水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切勿用60℃以上的水。
    A. 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 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 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
    D. 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
    40. 下列有关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
    B. 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只有果糖
    C. 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更有益
    D. 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41.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
    B. 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D.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生物体外起作用
    42.某一有机物加酶后,先置于pH为2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把pH逐渐由2调到10,则此过程中,底物量的变化为(  )

    43.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衣服
    B. 一般先用热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C. 水温太低使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丧失活性后不能再恢复
    D. 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质的洗衣粉洗衣服后立即冲洗双手
    44.小明吃早餐时不小心把粥洒在了衣服上,妈妈用加酶洗衣粉将他的衣服洗干净了。这主要是加酶洗衣粉中的哪种酶的作用(   )
    A.蛋白酶 B.脂肪酶 C.淀粉酶 D.纤维素酶
    45. 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B. 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C. 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D. 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
    46.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再加入到洗衣粉中可以制备加酶洗衣粉
    B. 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
    C. 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D. 酸可使蛋白质水解,所以清除血渍、奶渍等污渍时降低pH能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4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B. 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C. 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
    D. 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48. 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B. 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C. 果胶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D. 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
    49.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用于处理含氮、氨丰富的废水的固定化微生物通常是(  )
    ① 酵母菌 ② 青霉菌 ③ 硝化细菌 ④ 反硝化细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道大题,合计40分)
    51.(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52.(8分)下图是某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回答问题:

    (1)在___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________个。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2)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
    编号
    成分
    含量
    编号
    成分
    含量

    粉状硫
    10 g

    FeSO4
    0.5 g

    (NH4)2SO4
    0.4 g

    CaCl2
    0.5 g

    K2HPO4
    4 g

    H2O
    100 mL

    MgSO4
    9.25 g



    ①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自生固氮菌,该培养基应去除________,添加________。
    ② 若要鉴别尿素分解菌,可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若要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可用____________法。
    53.(9分)鸭梨醋饮属绿色健康饮品,既保存了鸭梨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又兼具果醋醒酒护肝、助消化、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养生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图为鸭梨醋饮的制作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得到的鸭梨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过程①所用微生物的利用率,最好用________法对其进行固定,而固定化酶一般不采用此法。
    (3)过程②所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其为________(填“需氧型”或“厌氧型”)生物。
    (4)为获得高纯度的果酒,需要对过程①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其过程为: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原料称重溶解后,需进行调节pH,然后进行灭菌操作。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
    第三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54.(8分)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__________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__________。
    (2)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而固定化酶常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
    (4)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__________。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D
    D
    B
    B
    C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B
    C
    D
    C
    A
    D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B
    A
    D
    C
    B
    D
    C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A
    A
    A
    D
    B
    D
    B
    A
    D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选项
    D
    B
    D
    C
    D
    C
    A
    A
    B
    D
    二.非选择题:(40分)
    51.(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细胞质基质 (酸性)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1分) 不含
    5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②   1  ①→③→②(2分)
    (2)① 氮源或 (NH4)2SO4 (有机)碳源 
    ② 酚红指示剂 刚果红染色
    53.(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用果胶酶处理 
    (2) 包埋 
    (3) 醋酸菌 需氧型 
    (4) 碳源、氮源(2分)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18~25℃(20℃左右)
    5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缺水 体积会增大
    (2)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顺序可颠倒)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2分)
    (4)较少 (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