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选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选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选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

    展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北宋年间,涌现出以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太室山嵩阳书院、回雁峰石鼓书院)为首的大批书院,南宋更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学者都在书院任教。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同时,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摘编自杨果《也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等材料二虽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没有一个确定的日期,但一般认为,最早的大学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宋代书院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宋代的社会状况,从经济发展、“重文轻武”、理学兴起、名师巨儒影响和印刷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来回答。(2)宋代书院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同之处,根据“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和“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可以分析得出都有较大自主性;根据“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和“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可以分析得出教学内容都较丰富广泛;从材料反映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都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从材料中的“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和“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可以看出培养目的不同;从“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内……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有关史实可知学习内容不同;从另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还可得出学生来源的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各自的社会状况,从中国书院推动了宋代文化繁荣、理学的形成和兴盛以及科举制的发展,而欧洲大学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为大学的传统和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原因: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上“重文轻武”政策;理学兴起;名师巨儒影响;印刷技术的发展。(2)相同:都有较大自主性;教学内容都较丰富广泛;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不同:办学目的:培养圣贤之人;培养专业人才。学习内容:儒家经典为主,还有部分实用技能;神学宗教和学科专业知识为主。学生国内学子;欧洲各地。影响:书院:推动了宋代文化繁荣;理学的形成和兴盛;科举制的发展(教育发展)。欧洲大学: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为大学的传统和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1.(2018育才中学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用水而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一改中世纪城市的曲折、狭小,更关注城市格局与交通改善、建筑轮廓的统一与条理。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和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变化及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2)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更关注城市格局与交通改善、建筑轮廓的统一与条理”“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工业革命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回答。点睛本大题的第一小题“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和第二小题中的“概括指出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变化”,基本上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答案】(1)传统礼制;地理环境;“天人合一”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防卫;文化教育的需要。(2)变化:由关注城市格局与建筑,转变为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造相结合;城市规划发展为众多学科和领域的综合。原因: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恶化;工人运动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浪漫主义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