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香子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描绘诗歌画面。
2、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3.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描绘诗歌画面。
2、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
教学难点】描绘诗歌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自守,宁静专一,是我们成才成人的必要前提,所以有了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颜回的“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完善自己的旅程,这一路上所有的经历,无论悲喜,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美的自己。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一起走进秦观的《行香子》,在最美的春光里寻找最美的自己。
二、回顾词的相关知识
第一, 词必须要有调名(词牌名),标题可有可无。
第二, 诗论篇,词分片。
第三, 词一般都是长短句。
第四, 习惯上,我们把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婉约派多表现为轻柔屈曲、缠绵 悱恻;豪放派则多飘逸豁达、浓郁厚重。
三、了解词人及创作背景
1.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北宋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2. 创作背景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四、初读感知
1、 自读,了解词的大意,弄清字的读音。
2、 强调重点字的读法:陂(bēi) 徜徉(cháng yáng) 飏(yáng)
3、 齐读,读出节奏(多四字句、三字句,句式较短,节奏欢快)
4、 快读,进一步熟悉词的内容。 5、
读出情感:听录音 范读 齐读
五、读懂词意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助读部分翻译全词。
要求:
1.要有画面感和亲切感(找全景物,加修饰语);
2.展开恰当的想象和联想;
3. 可适当打乱语序;
4.语言流畅生动。
(2)生描绘画面
(3)师补充讲解:
上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了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这小园虽然很小,却收尽春光。你看,那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下片:远远一带围墙啊,隐约还可以看见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4)合作探究: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动静结合:
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 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六、总结提升 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的村野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七、老师寄语: 愿你们无论经历多少黑暗的日子,仍然会为一朵花的盛开而开怀; 愿你们的人生除了人世繁华,还有一幅引以为豪的清江诗画,带着你们走过老树昏鸦,看遍水月蒹葭;
愿你们历经红尘万里,仍不失童真本心;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纵有疾风起,我亦是行人,依然一笑作春温,踏尽天涯红尘。 ——致骄傲的少年们
八、板书设计: 上片:春光在小园 春花烂漫、色彩斑斓
下片:春光在山岗 莺歌燕舞、蝶影翻飞
白描手法 动静 结合 寓情 于景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行香子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行香子公开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赏析,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行香子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行香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女娲造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