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6《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6《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含解析)第1页
    (鲁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6《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含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6《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含解析)

    展开

    课后限时集训(十六)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B.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少C.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1.C 2.D [第1题,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时,人口呈现正增长,图中显示时期以后,二者之和大于零,故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为。第2题,图中显示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一直处于增加态势;而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处于减少态势。故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C.过渡型 D.现代型3.D 4.D [第3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第4题,地区自1950年以后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表明人口增速缓慢,因此目前最可能为“三低”的现代型。](2018·天津联考)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6.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D 6.B [第5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第6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和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正确。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2019·南宁模拟)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读图,回答7~8题。7.关于图示人口红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五六十年代人口红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的下降B.七十年代后中国人口红利比印度高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红利最大的时期一定是该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D.2010年后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上升8.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对策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适当延缓退休年龄C.完善社会养老机制D.加快产业升级步伐7.B 8.D [第7题,读图,五六十年代“人口红利”下降,说明劳动年龄人口占的比重小,抚养率高,若出生率下降,则抚养率降低;七十年代后中国“人口红利”比印度高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红利”最大的时期,不一定是该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10年后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第8题,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对策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针对性措施,不是根本对策;适当延缓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机制是具体措施,不是根本对策。]读某地1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图,完成9~11题。9.图中曲线分别示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甲、乙 D.丙、乙、甲1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间点中,人口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该地因人口变化长期面临的情况是(  )A.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大 B.人口总体以迁出为主C.劳动力过剩 D.经济发展低迷9.D 10.D 11.A [第9题,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可知出现负值的只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可判断甲曲线表示死亡率、乙曲线表示出生率、丙曲线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第10题,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当其为正值时,该地人口不断增加,当其为负值时,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部分为负值,故其人口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四个时间点中人口数量最少的为。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为负值,出生率低,死亡率相对较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故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大,A项正确;该图反映的是人口的自然变化情况,无法判断出人口总体迁移情况,B项错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为负值,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减少,且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可能不足,C项错误;经济发展情况是当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靠人口自然变化无法判断,D项错误。选A。]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17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 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增速为0.59%。上图为我国2007年、2010年和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下图为2008~2017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统计图。(1)描述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2)说出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3)说明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的原因。(4)推测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解析] 第(1)题,读图,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15~6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第(2)题,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大,导致我国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第(3)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了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第(4)题,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增长,有利影响是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我国补给劳动力资源;平衡性别比。不利影响是人口增加,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负担加重。[答案] (1)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2)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3)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4)有利影响: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我国补给劳动力资源;平衡性别比。不利影响: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负担加重。13.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回答问题。 我国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岁)年份2000年2010年全国71.4074.83男性69.6372.38 女性73.3377.37(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2)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2015年10月30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请说明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的理由。[解析] 第(1)题,结合1982年和2009年人口金字塔进行说明。第(2)题,从图示可知,现阶段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说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这与我国长期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及人口寿命延长有关。第(3)题,“全面两孩”政策对于增加我国新生人口,减缓老龄化趋势,丰富劳动力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1)青少年人口比重减少(20岁以下减少最快),中青年人口比重上升(35岁到59岁上升最快),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问题:人口老龄化,并有快速发展的趋势。原因:“少生”政策的长期实施,人口寿命的延长。(3)可以增加新生人口,减缓老龄化趋势,丰富劳动力资源。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