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 (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02《声现象》(含答案) 试卷
展开
2021年中考物理基础过关:02《声现象》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下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快速刮过玩具青蛙后背时,音调较低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3.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发出的声音来自弦的振动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4.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判断出熟悉歌手的声音B.发声体的振动越快,响度越大C.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D.潜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是由于固体可以传声6.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爸爸的音调不同B.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9.如图所示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口令,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由此可以判断,若把正在发声的音乐铃用密封袋封好后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里,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10.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深度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K1-10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s才能接收到信号。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能够说明两点:(1)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发声。(2)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13.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14.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实验题15.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2)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声音的响度 ;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 。说明:响度的大小与 和 有关。 16.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m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m/s:(1)求敲击后,听到第二次声音的时间;(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1.答案为:D;2.答案为:B;解析:快速刮过玩具青蛙后背时,音调较高,故A错误。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声音的音色相近,故B正确。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若干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就是噪声,但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有时也给夏季乘凉的人们带来一种享受,就不是噪声,故C错误。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引起周围青蛙的共鸣,说明附近的青蛙听到了蛙声,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3.答案为:A;4.答案为:C;5.答案为:A;6.答案为:C;解析: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且通过空气传到人耳,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用相同的力吹管时响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管内空气柱越长,空气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7.答案为:D;8.答案为:B;9.答案为:液体(或水) 能 10.答案为:液体,9; 11.答案为:(1)气体、液体、固体;(2)空气可以传声12.答案为:被弹开 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面,会引起周围的水面振动而溅起水花13.答案为:音色,噪音14.答案为:变小 介质 15.答案为:慢低频率大大响度大振幅距离16.解:(1)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因为v=,所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2s,故听到第二次声音的时间为2s.(2)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t2=t1﹣t间=2s﹣1.87s=0.13s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v2==≈5107.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