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第八章实验十一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513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第八章实验十一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513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第八章实验十一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513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及专题强化训练
2021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第八章实验十一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展开
实验十一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ZHI SHI SHU LI ZI CE GONG GU ,知识梳理·自测巩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3.掌握实物图连接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
如图甲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此外还可以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图乙所得直线跟纵轴交点即为电动势的值,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的值。
三、实验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开关,导线。
四、实验步骤
1.选择好电流表、电压表量程,按图甲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组I、U值。
4.断开开关时,整理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或图象法求出电动势和内阻的值。
五、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
2.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数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求出E、r值再求平均值。
4.画U-I图象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考虑,以减小偶然误差。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的变化较小,此时坐标图中数据点将集中在上部,呈现下部分大面积空间得不到利用,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如图所示,把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此时图象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仍可用r=|ΔU/ΔI|计算出电池的内阻r。
六、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
(1)由读数不准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差。
(2)用图象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3)测量过程中通电时间过长或电流过大,都会引起E、r变化。
2.系统误差
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影响而导致的误差。
(1)如图甲所示,在理论上E=U+(IV+IA)r,其中电压表示数U是准确的电源两端电压。而实验中忽略了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而形成误差,而且电压表示数越大,IV越大。
结论:
①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IV=0,IA=I短,短路电流测量值=真实值。
②E测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