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图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区域和区域差异》(含解析)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图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区域和区域差异》(含解析)第1页
    (中图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区域和区域差异》(含解析)第2页
    (中图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区域和区域差异》(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区域和区域差异》(含解析) 学案

    展开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蚌埠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1D 2.D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同一层次的区域;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第2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该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大;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但因流水的冲刷、雨水的淋洗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2018·长沙模拟)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3~4题。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     B.土壤C.市场   D.水源4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   B.降水少C.多大风   D.低温冻害3A 4.D [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第4题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5~6题。5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6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5D 6.B [第5题受纬度位置影响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A处为山地分水岭7月平均气温低于28 ℃;A处为山地气温年较差小B处为平原气温年较差大。故选D项。第6题区域内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植被垂直分异不明显无法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岭地区春季进入雨季河流随之进入汛期。该地位于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因此作物熟制由北部的一年两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三熟;天然橡胶是热带的经济作物图示地区热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2017·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7~9题。7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8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9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C.资金   D.交通7C 8.D 9.D [第7题CB错: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下游已经变成人为改造的渠道无对应的自然标志。A错: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因此有划分指标依据。D错:秦岭—淮河线属于自然地理界线具有过渡性两侧地理环境无明显差异。第8题长江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天然地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因此苏南和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第9题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2018·德州二模)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10~11题。10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市场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C.运输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11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10A 11.D [第10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第11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M转变需要由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二、非选择题12(2018·东北三省联考)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玛卡是一种原产拉美地区4 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的药材。近年来我国云南的某些坝子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玛卡种植其产出的玛卡药材品质不及原产地。图1为玛卡原产地所在国家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玛卡。图1        图2(1)概述图1所示国家东西部地区河流特征的差异。(2)比较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3)简述该国玛卡种植地区并比较分析该国与我国云南所产玛卡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1)题图中主要显示的是河流水系方面的特征主要从河网密度、长度、流向、注入海洋、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第(2)题气候差异考虑气候最主要的要素气温、降水等方面可结合降水的类型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比较甲、乙、丙三地乙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甲地受秘鲁寒流、地形等因素影响降水最少;乙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丙地靠近赤道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第(3)题由材料可知玛卡原产拉美地区4 000米以上高山;结合玛卡生长环境可判断玛卡种植在该国的品质高于我国云南地区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答案] (1)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西部自东向西注入海洋;东部河流流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2)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3)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 该国品质一般原因地形坡地地形利于排水坝子地形地形平坦易积水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温差小光照不足土壤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坝子地区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低13.(2016·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解析] (1)由图可知大别山地处北纬31°左右属温带。“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只能出现在春季。形成原因是南北坡的热量差异因此大别山山南、山北的差异主要从阴、阳坡的角度分析。(2)“蓄、引、提、排相结合”特色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结合图中灌区的位置及海拔可知该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可知该区域降水量大且季节、年际变化大。当地地势低平降水变率大水利工程旱季可灌溉、抗旱涝季可蓄洪、排涝。(3)从图中看甲高速公路经过山区和较多河流因此修建难度大的原因从地形和河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一方面考虑该公路为“高速公路”且图中走向较平直因此会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公路建设共同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4)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的区位因素可从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答案] (1)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