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十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十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第1页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十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十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案

    展开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十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国考5年未考)【师说考问】考问1 实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考问2 实验流程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名师点睛做好该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的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对于不认识的动物也应作好记录,并记为待鉴定××”并记下其特征。(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题组跟进】高考题组——研考向 实验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1[经典高考]下列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土壤中的动物因食物来源和栖息条件不同,在土壤中也存在分层现象;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捕食、共生等;土壤盐碱度不同,导致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有差异,土壤中的动物群落结构也会因此存在差异;表层土中含有的动物种类较少,不能准确反映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答案:C2[经典高考]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解析:(1)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3)跳虫与甲螨、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跳虫与甲螨属于竞争关系,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答案:(1)较强 微小(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竞争 捕食[实验理论归纳] 调查类实验的步骤及方法(1)调查类实验的一般步骤:选定调查课题确定调查方法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设计记录表进行结果分析。(2)常用的调查方法:询问法、问卷调查法、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野外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用询问法或问卷调查法;调查土壤中螨虫的种群密度用取样器取样法。模拟题组——预趋势 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处理1[2019·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解析: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切记不可忽略,需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错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B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而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宜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D错误。答案:C2[2019·普通高等学校预测卷]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平方米) 15101520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解析:表中只列举了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答案:D 实验的综合考查3[2019·江苏如皋市质量调研]研究者调查了秦岭山地不同海拔9个红桦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字母AI代表不同群落类型A为发育早期的群落BCDE为发育中期的群落FGHI为发育晚期的群落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估算某种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________科学家在调查红桦种群时统计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得到种群的________(2)调查发现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________的变化趋势D所处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F所处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红桦林群落中________层的物种丰富度均最低在群落发育晚期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红桦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蝗虫幼虫活动能力弱,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科学家在调查红桦种群时,统计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得到种群的年龄结构。(2)据图分析,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中期(CDE)时期最高。图中D的物种数更多,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比F所处的生态系统高。(3)四条曲线显示,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红桦林群落中,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最低。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乔木的生长,使得草本层获得的阳光减少,所以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降低。(4)红桦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1)样方 年龄组成(2)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 大于 D的物种数更多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3)乔木 由于乔木的生长使得草本层获得的阳光减少(4)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课堂总结 网络建构[网络建构],[答题必备]1群落指的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