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章节综合练习课件
- 第一章检测卷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二章检测卷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四章检测卷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五章检测卷 练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粤沪版八年上册物理期中检测卷 课件 2 次下载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快速对答案,直线传播太阳实,°60°减小,°40°玻璃,凸透会聚,虚6漫,红缩小小于,右倒立放大,虚物距小于焦距,3到玻璃板的距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凸 靠近 车内光线较暗,反射出的光线较少 熄灭
(1)显示光路 (2)不能
(1)较黑暗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
(2)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
(5)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2)是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
3.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甲所示),图乙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4.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
5.在暗室里做蜡烛的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上戳了圆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三个小孔,则墙上可能( )A.出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倒像 B.出现三个蜡烛火焰的倒像C.出现三个跟小孔形状相同的亮斑 D.出现三个模糊的光斑
6.如图所示是近视眼、远视眼及它们的矫正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③为近视眼矫正模型B.①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④为远视眼矫正模型
6.如图所示是近视眼、远视眼及它们的矫正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②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④为近视眼矫正模型D.②表示的是远视眼模型,③为远视眼矫正模型
7.当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5 cm)和光屏处在如图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接收到清晰的烛焰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根据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制成投影仪C.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则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相同距离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当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5 cm)和光屏处在如图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接收到清晰的烛焰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将凸透镜移至4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以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8.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9.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圆形的光斑其实是________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0.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________,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逐渐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 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入射角等于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MM′的右边是________。
13.请不要在装有窗帘的窗台上放球形鱼缸。因为水倒入球形鱼缸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当会聚光点恰好照在可燃的窗帘上时可能引发火灾。
14.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中,把________、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基色。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厘米。
15.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透镜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能得到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实像。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观
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___________。
车内光线较暗,反射出的光线较少
18.(1)如图甲所示,a、b是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发光点S。甲
18.(2)如图乙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乙
18.(3)如图丙所示,画出光线AO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O为圆心)。
19.如图所示,已知某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为OB,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0.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保留作图痕迹),要求一种利用光的反射,一种利用光的折射。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21.(3)为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
2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如果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关系。(4)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2.(5)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老师说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23.(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
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3.(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做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4.(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4.(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60 cm刻度线上,将光源移至20 cm刻度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将光源移至52 cm刻度时,将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光源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24.(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60 cm刻度线上,将光源“F”放在45 cm刻度时,其大小如图所示,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移动光屏后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教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8上物理第三章第1节《温度》课件pptx、人教版8上物理第三章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doc、人教版8上物理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摄氏温标mp4、自制温度计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图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会沸腾,固液共存状态,水蒸气液化,18t+32,表面积,液体表面积大小,控制变量,压缩气体体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优秀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高于,压缩体积,受热均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