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第11单元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第11单元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01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第11单元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02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第11单元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第11单元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展开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1 璀璨明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四大发明
    发明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
    (1)《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
    2.天文
    (1)天文观测:留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编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3)仪器制作:创制了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
    3.历法
    (1)夏朝时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
    三、农学和医学
    1.农学著作: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医学著作
    (1)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3)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史料一 ①《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史料二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②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③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史料一①《中国的世界纪录》需要关注古代科技成果的分布,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集中在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方面,体现了重实用、服务于农业的特点。
    (2)史料二②是通过外国人看中国的方式,透视了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政治因素,说明天文历法受到封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③体现出中国古代将天象变化与政治活动相联系,贯穿“天人感应”的思想。

    特点:科技成果集中在应用性强的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方面,体现的是重实用、服务于农业的特点;天文历法受到封建政府的支持重视;将天象变化与政治活动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明显;在总结前人经验中创新发展。
    [素养3—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
    [素养4—唯物史观]
    明清时期影响中西科技发展的因素


    1.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  )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B [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末已经出现“发机飞火”,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项正确;材料与地理大发现和火药传入欧洲无关,故C、D两项错误。]
    2.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B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九章算术》的作者认为数学家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对于理论性的问题,虽然可以知道,但是要搞清楚非常困难,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太多的精力,这反映了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的深究,B项正确。]
    3.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  )
    A.注重实用性
    B.优先服务于农业
    C.满足了社会生产
    D.讲究“天人合一”
    A [材料“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注重实用性,故A项正确;材料“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体现了器具制作是服务于人,而不是以农业为优先,故B项错误;是否满足了社会生产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无关,故D项错误。]
    4.(2018·江西横峰中学期中)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只收载药物365种,梁代的《名医别录》、唐代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代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物达到1 892种。这表明中医药业 (  )
    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
    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
    C.独步世界医学之林
    D.传承发展前代药学
    D [材料中“只收载药物365种”“都次第有所增加”“收载的药物达到1 892种”等信息说明中医药业在传承发展前代药学,故D项正确;理论体系规范严谨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方法并不先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与世界医学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
    考点2 雅俗共赏——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古代中国的文学
    时间
    形式
    代表人物
    或作品
    特点
    时代背景
    先秦
    诗歌
    《诗经》
    现实主义风格,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兴起;分封制的瓦解,社会动荡;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楚辞
    楚国方言,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风格
    汉朝
    汉赋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
    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经济发展,政治上大一统局面形成
    唐朝
    唐诗
    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现实主义)
    前期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家统一,政策开明,中外交流频繁,科举制的促进
    宋朝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社会矛盾尖锐
    元朝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
    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杂剧形成完整的戏剧形式
    商品经济发展,知识分子不受重视
    明清
    小说
    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采用章回体形式;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深刻批判社会现实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
    二、古代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
    1.书法艺术
    (1)发展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特点及代表
    字体
    特点
    代表
    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秦朝李斯
    隶书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方正,略扁
    东汉蔡邕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字形方正
    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的王羲之、唐朝的颜真卿、北宋的苏轼、元朝的赵孟、明朝的文征明
    2.绘画艺术
    (1)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就
    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异彩纷呈,出现了彩陶画、岩画、壁画等。
    ②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③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的出现,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④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和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 夫妇宴饮图》十分有名。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大画家活跃于画坛。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⑥隋唐时期: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绘画艺术的重大成就。
    ⑦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活跃的时期,画学兴起;绘画作品成为商品;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⑧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从演变
    背景看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演变过程深刻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从画家
    角度看
    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从绘画
    风格看
    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就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三、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
    1.萌芽:傩戏。具有原始、神秘、粗犷、绮丽的特点,是中国戏剧的源头。
    2.形成: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戏曲,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3.成熟:元杂剧。
    (1)特点: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故事情节完整。
    (2)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4.发展:昆曲(“百戏之祖”)。
    (1)概况:产生于元末苏州昆山一带,后经魏良辅等人改良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特点: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唱腔婉转优雅,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3)代表作: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5.高峰:京剧。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
    (2)形成过程
    ①清朝前期,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汇聚北京,同城争辉。
    ②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并蓄,最终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④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
    (3)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峰,被誉为“国粹”。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世俗化、自由化——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演进
    史料一 ①(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了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史料二 画者不过意笔草草,②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元]倪云林
    史料三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③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中高雅文化的市民化在宋元时期的主要表现,并举例说明。
    (2)史料二表明当时绘画的风格怎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梨园戏曲与该时期的文学有何共同特色。

    (1)由史料一中①“宋元时期”“高雅文化”“市民化”等关键词,明确其论述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变迁。画线部分表明宋元时期市民文化得到发展。
    (2)史料二反映了文人画重诗意的特点。②“不求形似”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3)史料三反映了清代戏曲种类繁多。阅读史料时注意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其内容。③“昆腔”与“京腔”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京剧。

    (1)宋词,柳永的词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适应娱乐场所需要;元曲,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
    (2)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讲究借物抒情。
    原因:理学的影响,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社会政治的黑暗促使文人借物抒情;绘画理论和艺术的积累等。
    (3)问题:清代戏曲种类繁多,以昆曲为正统(雅)。特色:平民化、通俗化、商业化。
    [素养3—历史解释]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和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儒学独尊,文学艺术大放异彩,如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势。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
    (4)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交往频繁。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等书法艺术成就辉煌。中唐之后,政治黑暗,出现大量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5)宋元时期: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南宋山河破碎,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
    2.多角度把握京剧的艺术特色
    (1)虚拟化: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表现手法上体现虚拟性和写意性,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限制,具体表现在舞台布置、人物化妆、人物服饰和舞台行动等方面。
    (2)综合性:京剧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都有所体现,并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3)脸谱化:京剧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和褒贬态度,将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各行当,并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4)故事化:京剧大多以历史故事为依托进行编演,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并赋予其深刻的寓意,起到教育启迪的作用。
    (5)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许多规范化、固定化的东西,即所谓程式。
    [素养4—唯物史观]
    1.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
    魏晋
    时期
    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隋唐
    时期
    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两宋
    时期
    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使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明清
    时期
    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2.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和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隋唐大一统,国家昌盛,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意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法度。
    (3)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书法也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社会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1.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这一趋势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其端;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以王昌龄、李白、杜甫为代表;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以萧颖士、元结等为代表。这反映出(  )
    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B.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
    C.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
    D.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
    A [“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即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败,面对这一现实,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态度,有的“超脱现实,清高隐逸”,有的“正视现实,抨击黑暗”,有的“愤世嫉俗,崇儒复古”,据此可知诗歌是不同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同认知和态度,反映出社会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A项正确。]
    2.(2018·蚌埠二中期中)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变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 (  )
    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
    D [战国时期一个字在各国甚至一国之内有多种写法,这说明文字使用亟须规范,折射出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歧异的问题,没有提到书写材料的变化,而且战国时期书写材料仍以竹木简牍为主,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讲到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3.(2018·天津十二区一模)郑板桥,泰州兴化人,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画家。下图为其代表作《墨兰图》,该作品不能体现的是(  )

    A.表现个性    B.以形写神
    C.色彩绚丽 D.借物抒情
    C [《墨兰图》属于郑板桥的文人画,即写意画,其特点是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以形写神,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写意画的特点,符合题意。]
    4.京剧脸谱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见,京剧脸谱艺术 (  )
    A.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
    D.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B [根据材料中京剧脸谱用色彩“寓褒贬、别善恶”,不同脸谱代表着后世人们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从而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项正确;脸谱色彩主要是根据道德品格而不是根据人物性格,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片面,排除。]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从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来看,古代中国的科技侧重于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注重对中外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的理解运用。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则侧重于考查文学艺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学艺术成就。从考查材料看,有文字史料、图片等形式,考查阅读、分析辨别、比较、概括能力,难度相对较大。从考查特点分析,注重了传统文化遗存的角度去认识,如对中医学、昆曲的考查等。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考查点: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
    (2018·全国卷Ⅲ·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B [材料史实没有反映出中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的成书与汉代大一统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由国家制定”“官修本草”“朝廷颁行”,体现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的推动无关,故D项错误。]
    2.考查点: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明清昆曲的流行
    (2018·全国卷Ⅱ·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D [由材料“官腔”“雅乐”“盛世元音”“郡邑大夫宴款……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可知昆曲为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D项正确。]
    3.考查点:汉字发展演变的原因
    (2017·全国卷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A [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A项正确。]
    4.考查点:汉字演变的历程
    (2016·全国卷Ⅱ·24)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B [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书写。三体皆工整精良,丝丝入扣,书法清新隽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看出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故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5.考查点:王羲之书法艺术地位的时代性
    (2016·全国卷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C [皇帝好恶和朝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A、D两项;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既与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C项符合题意。]
    6.考查点:清代小说的世俗化
    (2013·全国卷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C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的创作发展繁荣起来,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C项符合题意。]
    [模拟精选·直击考法]
    1.考查点:从文献史料甄别古代科技
    (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三模)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史料
    出处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C [材料引用文献均反映雕版印刷问题,故A项错误;同理,材料基本反映的是唐代的雕版印刷情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模勒(雕刻之文)……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序》(824年)”“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书多率雕版印纸”“咸通九年(868年)……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均体现了唐代雕版印刷现象比较普遍,故C项正确;D项表述绝对,且不符合事实。]
    2.考查点:宋代社会现实与文学艺术创作的关系
    (2018·烟台模拟)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
    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C [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发展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学的影响,B项因果倒置,排除;材料中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注重“义理”说明文学创作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不是市民阶层,故D项错误。]
    3.考查点:中国文人画的特色
    (2018·鞍山一中一模)《宣和画谱·墨竹叙论》说:“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这说明此类画作 (  )
    A.注重规范法度   B.突出生活实用
    C.彰显文人意境 D.描绘民间风情
    C [“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等字眼强调了文人画注重意境,C项符合题意;“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意在强调此类画作不注重规范法度,A项不符合题意;此类画作强调意境而非突出生活实用,B项不符合题意;描绘民间风情的是风俗画而非文人画,D项不符合题意。]
    4.考查点:文学艺术创作的世俗化、平民化
    (2018·包头一模)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
    A.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D [A项以偏概全;统治阶级需要,与材料中“市井间”不符,故B项错误;娱乐活动极为丰富无法体现,与材料中“演说话者”不符,故C项错误;“宋元之际”商品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与材料中“市井间”相符,故D项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第11单元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