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6单元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展开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1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商业发展概况
1.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
2.周朝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4.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5.宋元时期: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6.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3)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4)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
(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二、城市的繁荣
商业贸易发展水平的不同,古代城市呈现不同的面貌。
1.自周秦迄唐代城市的特点
(1)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
(2)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与市场规模不大。
(3)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2.宋代城市的特点
(1)坊市界限消除,形成街市。
(2)市的启闭时间、场所自由化,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
(3)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3.唐宋时期城市的特点: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繁盛一时。
4.明清时期城市的特点: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三、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发展历程
(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4)明清时期
①政策:统治者对商业的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经常对商人进行盘剥。
②影响: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唐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变化
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①(东京)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②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史料二 ③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中国古代商业史》
史料三 明中后期⑤“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明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1)根据史料一,概述北宋城市商业发展概况。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
(1)史料一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①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区域扩大;②说明经营时间、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
(2)史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③说明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④说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3)史料三表明随着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观念发生变化且商人地位有所提高。⑤说明明代存在乐于与商人交朋友、商人婚嫁奢侈的现象。
(1)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①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②商业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③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探究2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史料 ①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镇市、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这类②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都是人烟繁庶,名闻全国。……传统的政治型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广州之类,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③其本身的经济职能也在明显强化。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④较大的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了。
——《中国古代简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城市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注意时间和中心词:“宋朝时”“明中叶以后”和“地方性镇市”。史料主要介绍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出现及其特点。史料显示:①明中叶以后,市镇大量出现。②反映了江南地区出现了大量专业性市镇,成为当地的工商业中心。③反映了传统的政治性城市经济职能也得到增强。④反映了区域性城市网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点:地方性镇市增多;专业性市镇出现,且多集中于江南地区;传统政治性城市经济职能得到增强。作用: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和地区工商业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素养3—历史解释]
全面理解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发展因素
①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②国家政局:国家稳定与否影响商品交换。
③交通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货币的发展:货币统一、纸币出现有利于商品交换。
⑤政府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交换,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①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开始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界限。
②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③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的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便是例证。
④参与环节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
⑤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⑥商人地位的变化,由社会地位低下到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3)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
[素养4—唯物史观]
以唯物史观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刺激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工商业发展,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2.社会阶层:新兴的市民阶层崛起(商人、百工和城市平民为主体)。市民阶层不断分化,市民运动逐渐兴起。
3.风俗文化:市民的生活发生变化,通俗文化兴起,重农抑商观念的转变,传统义利观的变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1.(2019·惠州调研)有学者指出,古代城市修建的外在空间形态受王权至上的权威严格限制,然而这种权威却难以制衡人性的内在力量,人们往往不自知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B.坊市界限被打破
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草市、夜市的出现
B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指的是商业经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获取更大的价值,B项正确。]
2.(2019·德州模拟)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 )
A.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根据材料可知,在宋代某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粮食作物,其商品化程度已然大大提升,故D项正确。]
3.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 ( )
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
C [根据“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可知,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故C项正确。]
4.据学者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却只有6.9%。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C.商业环境的恶化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
A [清朝时期,人口不断增加,同时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商业不再局限于大城市,A项正确。清前期封建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繁荣的,排除B项;商业环境恶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大城市的商业环境恶化,排除C项;唐宋和清朝,政府均设有专卖制度,这不是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
考点2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
(1)《天工开物》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水稻亩产量增加。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
(1)明中叶以来,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
(2)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国力: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二、资本主义萌芽
1.含义: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2.表现
(1)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表明当地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雇工;出现民营手工工场,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都较高。
3.地位:只是出现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4.阻碍因素
(1)“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长期存在,巩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如“海禁”、矿禁等,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
(4)“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击,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海禁”政策
(1)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②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③统治者担心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殖民势力和抗清势力相互结合,会给统治秩序造成威胁。
(2)内容:限制中外贸易与对外交往。
(3)评价: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危机
(1)西方: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2)中国:处在农耕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
(3)结论: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史料一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①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②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史料二 ③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④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⑤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⑥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概括指出史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解读史料注意按句号划分层次。①说明商人投资方向为买田置地和供应下一代读书。②说明了商业发展受阻的原因。
(2)史料二说明明朝的“海禁”政策并非一贯的,时开时禁是其特点。总的来说,威胁王朝统治势力的消长是时开时禁的原因。③反映了“海禁”政策影响沿海百姓的生计。④反映了“海禁”政策是倭患猖獗的重要原因。⑤反映了开禁政策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⑥反映了开禁政策加速了白银内流,促成政策变革。
(1)现象:商人积累的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因素:重农抑商政策。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政策变革。
►探究2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原因
史料一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
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②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
(1)史料一反映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①反映了手工工场中的生产关系。
(2)史料二反映了苛捐杂税之重。②表明重税之下商业受到严重影响。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设关卡,对商人征收重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素养3—历史解释]
1.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1)明初: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
(2)明代后期:朝廷受舆论影响,被迫逐步开放海禁:政府允许民间商船经指定地点出洋从事海外贸易,并允许外商经广州、宁波两地市舶司输入商品。
(3)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颁布“迁海令”,实行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4)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等地,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
(5)乾隆时: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
2.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1)市镇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多数人破产,沦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另一方面是少数人逐渐成为社会财富的占有者,从而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市民运动在镇上兴起。
(2)在私有制下,由于残酷的剥削、激烈的竞争,迅速造成两极分化,小部分人通过各种手段,发财致富,而大量居民维持温饱还成问题,这样,市民的阶级划分日趋明确,一遇自然灾害,广大贫民生活更苦,往往同“乡民”一起,矛头对准“富户”;也有联合起来,反对官府贪赃枉法、不法之徒横行街道的。这说明了市民的队伍正在壮大,已经成为一支反封建的重要力量。
[素养4—家国情怀]
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伍的经济表现及原因
(1)表现: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此相比中国:①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②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
(2)原因:
①君主专制强化,政府腐朽黑暗。
②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③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
④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
⑤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
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
1.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 )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窄
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
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流失
D [A项与设问“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工商业向乡村发展,故B项错误;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富商多买田置地,资金都投入到土地上,必然造成工商业资金流失,故D项正确。]
2.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杂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故A项错误;市民阶层壮大是商业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
3.(2016·资阳一模)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材料也不能看出“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只说明手工业者从雇主那里领取工资,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项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故C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项错误。]
4.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海禁”政策。这说明( )
A.经济模式与政治抉择密不可分
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连
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
A [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统治者固有的重农抑商和“海禁”观念,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外患”和“西方入侵”,故C、D两项错误。]
5.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
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
C [《管理澳夷章程》的内容主要是规定了夷人办事的程序,有事“不能……也不准……必须由……”,说明其目的在于严控中外接触,C项正确。该章程主要是对外,A项不符合其管理对象,错误;B项中的“取消”及D项中的“禁止”都与题干信息不符。]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两大方面,属于高频考点。从考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考查点:宋代“交子”出现的社会影响
(2014·全国卷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A [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正确。]
2.考查点:政治中心转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2015·全国卷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B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3.考查点:明代的朝贡贸易(2018·全国卷Ⅰ·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B [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排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D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
4.考查点:明朝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
(2017·全国卷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B [饮食器具使用标准的差异反映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明前中期,朝廷对饮食器具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到明朝后期这种规定被打破,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等级秩序,B项正确。]
5.考查点:清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2014·全国卷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A [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材料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和清廷的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
[模拟精选·直击考法]
1.考查点:唐代的城市管理
(2019·山师大附中模拟)《唐律》规定,校对商贾所使用的度量衡,按照关市令,每年8月到太府寺平校,不在京都长安的商贾,到所在州县官府平校,并打“印署”,然后“听用”。这反映当时唐朝( )
A.严格抑制商业的发展
B.实现了市场经济法制化
C.强化了对市场的管理
D.并未实现度量衡的统一
C [根据“按照关市令”“印署”,可知唐朝对商业市场管理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对商业的管理,并非严格抑制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B项夸大了唐朝市场管理的作用,排除;根据“校对商贾所使用的度量衡”,说明唐朝统一了度量衡,D项错误。]
2.考查点: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2019·宜宾诊断)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已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 )
A.沿海地区瓷业发展远远超过内陆
B.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
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
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C [材料描述沿海瓷器生产状况而不是沿海与内陆瓷器生产的对比,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可知外贸港口制瓷业发达,说明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描述沿海瓷器生产并没有描述其他海外贸易商品,故D项错误。]
3.考查点:明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8·福州二模)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未涉及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厉行抑商,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未涉及土地集中与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多植甘蔗、桑树,烟草之植”可知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4.考查点:宋明时期的经济政策
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这一现象说明( )
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
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
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明时期考取进士人数中商人出身的比重增加,这一现象说明宋明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体现出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趋于消失”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科举中无抑商现象的存在,故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