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5章 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5章 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页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5章 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页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5章 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5章 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展开

    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列。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总结
    元素周期表
    问题思考
    (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n,则m和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m+5 n=m+15 n=m+29
    (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2 x+8 x+18 x+32
    (3)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A、B所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答案 y=x+m或y=x+n
    (4)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标出族序数。
    ②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
    ③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
    ④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⑤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2)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5)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ⅠA族(×)
    (6)形成化合物种数最多的元素在ⅣA族(√)

    (1)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共有32种元素。
    (2)过渡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第Ⅷ族,全部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1~2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

    题组一 依据元素周期表结构推断原子序数
    1.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7的是(  )


    答案 C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A.5x+10 B.5x
    C.5x+14 D.5x+16
    答案 A

    直接相邻的“┳”型、“┻”型、“╋”型原子序数关系
    (1)
    (2)
    (3)
    (4)
    题组二 周期表的片段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答案 C
    解析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由(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4.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表所示。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B.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强
    C.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A2B
    D.E单质中由于形成了氢键,所以很容易液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A为碳、B为氧、C为氟、D为硫、E为氯。A项,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错;B项,氢氟酸为弱酸,其酸性比盐酸的弱,错;C项,碳与氧形成的阴离子较多,AB为碳酸根离子,A2B为草酸根离子,对;D项,氯气单质分子中没有氢原子,也就不存在氢键,错。

    1.元素周期律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问题思考
    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填空):
    (1)金属性:K________Na________Mg,
    非金属性:F________O________S。
    (2)碱性:Mg(OH)2________Ca(OH)2________KOH。
    (3)酸性: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
    (4)热稳定性:CH4________NH3________H2O。
    (5)还原性: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
    (6)氧化性: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
    答案 (1)> > > > (2)< < (3)> > (4)< < (5)> < (6)> >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则Ca(OH)2>Al(OH)3(填“>”“<”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2)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3)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4)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5)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题组一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Mg________Cl
    (2)Li________Na________K
    (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
    (4)F-________Cl-________Br-
    (5)Cl-________O2-________Na+________Mg2+
    (6)Fe2+________Fe3+
    答案 (1)> > (2)< < (3)> > (4)< <
    (5)> > > (6)>



    “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题组二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
    2.下列事实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大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弱⑤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Si,则A中加_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A中改加浓HNO3,能否证明非金属性:C>Si?为什么?应怎样改进?
    答案 (1)钾 铝 (2)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3)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4)浓盐酸 KMnO4
    Na2S S2-+Cl2===S↓+2Cl- (5)硫酸 Na2SiO3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6)否,因为浓HNO3具有挥发性,C中白色胶状沉淀也可能是HNO3和Na2SiO3反应生成的。可以在两个装置之间加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NO3。
    解析 (4)由题中所给药品可知可用Na2S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因为无加热装置,所以只能选择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5)由B中药品Na2CO3可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所以A中加入硫酸,B、C装置中加入相应的盐。
    题组四 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元素的性质
    5.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低于HCl
    C.硒(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答案 C
    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铊位于铝的下面,其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不与碱反应,A项错误;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较强,B项错误;NH3的水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依据周期律预测元素性质的流程
    对于同一主族的陌生元素,首先确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确定它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再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元素周期律),来推测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9·海南,7改编)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所以共有18个族
    B.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答案 B
    解析 元素周期表共有18纵列,也就是共有18列,但只有16个族,A错误;由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B正确;主族元素一般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O、F非金属性强,O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正化合价,F没有正价,C错误;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减小,D错误。


    2.(2019·江苏,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W)>r(Z)>r(Y)>r(X)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答案 B
    解析 “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Y的原子序数大于X,则Y为Mg元素,“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则Z为Si元素,“W与X位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A项,原子半径:r(Mg)>r(Si)>r(S)>r(O),错误;B项,MgO为离子化合物,正确;C项,非金属性:Si<S,则酸性:H2SiO3<H2SO4,错误;D项,非金属性:S<O,则热稳定性:H2S<H2O,错误。
    3.(2019·北京,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答案 D
    解析 Rb为碱金属,属于第五周期元素,故In亦为第五周期元素,In与Al同主族,即为第ⅢA族元素,A项正确;In的中子数为115-49=66,质子数为49,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B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In>Al,C项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即碱性:In(OH)3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