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课件合集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评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快速对答案,凹发散,凸焦点,凸会聚光线,学知识,中间厚边缘薄,BCE,边缘厚中间薄,练技法,会聚光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凸透 AD 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 BCE 边缘厚中间薄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1)材料(2)材料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凹凸程度有关(3)控制变量法
1.如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图,这些透镜,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_镜,它们是________(填字母),其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镜,它们是________(填字母),其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不变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3.(河南中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5.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该眼镜是__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6.如图所示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
7.(河池中考)请完成图中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8.(2019·巴中中考)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9.(安徽中考)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0.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作两块凹面镜B.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C.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D.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11.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b点。若在虚线框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c点;若在虚线框内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a点。则甲透镜是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透镜。
12.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透镜和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光,应该选用________透镜,光源应放在透镜的________处。
13.如图所示是LED电筒中的一个发光二极管,它的前端做成图中形状,其前端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4.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15.(2019·南京中考)完成图中的光路。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7.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如果让平行光通过材料、凹凸程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小明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凸透镜甲、乙、丙(其中甲和丙为同种材料),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1)比较甲和乙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凹凸程度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________有关。(2)比较甲和丙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凹凸程度有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pptx、451透镜教案docx、451透镜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图片ppt课件,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