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第一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
第一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展示]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
[基础梳理]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
(2)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特别提示 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应从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五大组成要素展开。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以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为例)
自然地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成土母质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气候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地形
海拔高度
在山区,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坡度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够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坡向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特别提示 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环境其他要素。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相互影响。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
[图文拓展]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氮、氧主要来自生物作用,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绿色植物改善生态环境。
2.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变化,并将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
❶。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
❷(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❸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❹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❺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1)A (2)D (3)D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种类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湿润的环境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017·高考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第2题,图示海域营养盐根本来源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流水携带的泥沙中营养盐类丰富,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第3题,长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水温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盐丰富,冬季反之,故与夏季相比,图示海域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冬季河流流量小,高峰值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1.D 2.C 3.A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4~5题。
4.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5.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第4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第5题,地处热带适合喜暖的鬣蜥生存,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热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
答案:4.B 5.C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解析:通过经纬度定位,此岛位于南美洲(南美洲南部海洋)。“冷”是由于纬度较高(气温低)且受寒流影响(西风漂流);“湿”是因为纬度较高(蒸发微弱)、多雨多雾(温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少)、地势低平(图示岛屿海拔较低,排水不畅)。
答案:(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规范审答
从材料和图象中获取信息
信息来源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材料信息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
原产地降水丰富,且各月均多雨
“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其他植被的生长
图A中信息
该地山坡植被以“天然次生林和灌丛”为主,山前平缓地带有大面积沼泽,地下水位较高
山坡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山前沼泽
图B中信息
种植速生桉后,地下水位下降,原有大量次生林和灌丛消失,沼泽面积减小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原有植被因缺水而退化,沼泽的补给水源减少
我的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技法点拨]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的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的。
答案:1.B 2.D
(2018·高考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3.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4.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解析:第3题,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地区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明显,冰川融水随河流外流,导致该地区地表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水域面积的变化和气温的改变,均会影响蒸发量;河湖水量早期随冰川融水的增多而增加,但后期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少,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河湖水量也会减少;水资源、气候及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相应改变。第4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降变化而受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拔会相应降低;海平面上升是因为海水热膨胀和极冰融化,故两者均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的依据。
答案:3.D 4.D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
[基础巩固组]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项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项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项错误;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项错误。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1.A 2.D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3~4题。
3.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解析:第3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4题,图中显示④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D项正确。
答案:3.A 4.D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回答5~6题。
5.“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缘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6.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解析:第5题,图示地区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又由于此处吹离岸风,风力搬运流沙,故而形成“倒沙入海”的奇景,A项正确;沿海地区多为沙漠,降水少,河流稀少,输沙量极小,B项错误;“倒沙入海”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不大,C项错误;“倒沙入海”不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D项错误。第6题,该处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饵料丰富,鱼类众多,火烈鸟聚集于此便于捕食,C项正确;该地受上升流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A项错误;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附近没有雨林,B项错误;附近浅滩地势低平,可能会被潮水淹没,不利于筑巢,D项错误。
答案:5.A 6.C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二者呈正相关。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7~8题。
7.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下列要素中可能增强的有( )
①流水作用 ②冰川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地面蒸发 ⑤水汽输送 ⑥地面径流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③⑥
8.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气候的海洋性变强
B.植被覆盖率增大
C.气温的日、年较差减小
D.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风尘沉积通量增加,说明地区干燥度上升,则风力作用、地面蒸发作用增强;与降水相关的要素会减弱,则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水汽输送、地面径流等减弱。第8题,由图可知,风尘沉积通量与干燥度呈正相关,说明气候更干旱,故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答案:7.C 8.D
9.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析:组成地理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稳定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能力提升组]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1示意研究区范围,图2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 B.东南丘陵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植被类型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
D.围湖造田
解析:第1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第2题,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第3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在2001~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
答案:1.B 2.D 3.A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4~6题。
植被类型
积雪开始时间(日)
积雪结束时间(日)
积雪日数(天)
年最大雪深(厘米)
稀疏灌木
136
268
132
11.0
草地
135
266
129
29.6
农田
136
264
128
33.5
建设用地
133
273
140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
4.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 B.草地
C.农田 D.建设用地
5.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积雪的消融
6.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解析:第4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故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农田。第5题,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快,故A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6日)较早,故B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则C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误。第6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故A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则B、C错误;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则D错误。
答案:4.C 5.B 6.A
7.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其南侧不远处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考查补给水源的判读。根据材料一图可知,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但是周边有高大山脉(天山),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所以补给形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该地的湖水深度适合芦苇生长,芦苇又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又是飞鸟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湖泊、飞鸟、鱼群、芦苇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3)题,考查运用水循环的过程原理分析盐池的成因。注意湖泊、地下含水层、盐池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二图,博斯腾湖湖水水位高,盐池水位低。通过与盐池之间的含水层渗透,或经过地下径流将湖水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第(4)题,可从发展多种经营、进行产品深加工、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 判断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小;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
(2)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类为芦苇提供肥料。
(3)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
(4)发展多种经营,如渔业、旅游业等;延长产业链,对芦苇进行深加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展示]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
[基础梳理]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
(2)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特别提示 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应从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五大组成要素展开。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以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为例)
自然地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成土母质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气候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地形
海拔高度
在山区,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坡度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够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坡向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特别提示 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环境其他要素。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相互影响。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
[图文拓展]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氮、氧主要来自生物作用,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绿色植物改善生态环境。
2.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变化,并将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
❶。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
❷(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❸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❹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❺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1)A (2)D (3)D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种类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湿润的环境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017·高考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第2题,图示海域营养盐根本来源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流水携带的泥沙中营养盐类丰富,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第3题,长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水温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盐丰富,冬季反之,故与夏季相比,图示海域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冬季河流流量小,高峰值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1.D 2.C 3.A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4~5题。
4.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5.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第4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第5题,地处热带适合喜暖的鬣蜥生存,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热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
答案:4.B 5.C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解析:通过经纬度定位,此岛位于南美洲(南美洲南部海洋)。“冷”是由于纬度较高(气温低)且受寒流影响(西风漂流);“湿”是因为纬度较高(蒸发微弱)、多雨多雾(温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少)、地势低平(图示岛屿海拔较低,排水不畅)。
答案:(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规范审答
从材料和图象中获取信息
信息来源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材料信息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
原产地降水丰富,且各月均多雨
“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其他植被的生长
图A中信息
该地山坡植被以“天然次生林和灌丛”为主,山前平缓地带有大面积沼泽,地下水位较高
山坡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山前沼泽
图B中信息
种植速生桉后,地下水位下降,原有大量次生林和灌丛消失,沼泽面积减小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原有植被因缺水而退化,沼泽的补给水源减少
我的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技法点拨]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的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的。
答案:1.B 2.D
(2018·高考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3.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4.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解析:第3题,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地区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明显,冰川融水随河流外流,导致该地区地表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水域面积的变化和气温的改变,均会影响蒸发量;河湖水量早期随冰川融水的增多而增加,但后期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少,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河湖水量也会减少;水资源、气候及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相应改变。第4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降变化而受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拔会相应降低;海平面上升是因为海水热膨胀和极冰融化,故两者均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的依据。
答案:3.D 4.D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
[基础巩固组]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项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项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项错误;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项错误。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1.A 2.D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3~4题。
3.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解析:第3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4题,图中显示④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D项正确。
答案:3.A 4.D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回答5~6题。
5.“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缘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6.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解析:第5题,图示地区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又由于此处吹离岸风,风力搬运流沙,故而形成“倒沙入海”的奇景,A项正确;沿海地区多为沙漠,降水少,河流稀少,输沙量极小,B项错误;“倒沙入海”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不大,C项错误;“倒沙入海”不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D项错误。第6题,该处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饵料丰富,鱼类众多,火烈鸟聚集于此便于捕食,C项正确;该地受上升流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A项错误;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附近没有雨林,B项错误;附近浅滩地势低平,可能会被潮水淹没,不利于筑巢,D项错误。
答案:5.A 6.C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二者呈正相关。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7~8题。
7.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下列要素中可能增强的有( )
①流水作用 ②冰川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地面蒸发 ⑤水汽输送 ⑥地面径流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③⑥
8.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气候的海洋性变强
B.植被覆盖率增大
C.气温的日、年较差减小
D.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风尘沉积通量增加,说明地区干燥度上升,则风力作用、地面蒸发作用增强;与降水相关的要素会减弱,则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水汽输送、地面径流等减弱。第8题,由图可知,风尘沉积通量与干燥度呈正相关,说明气候更干旱,故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答案:7.C 8.D
9.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析:组成地理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稳定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能力提升组]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1示意研究区范围,图2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 B.东南丘陵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植被类型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
D.围湖造田
解析:第1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第2题,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第3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在2001~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
答案:1.B 2.D 3.A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4~6题。
植被类型
积雪开始时间(日)
积雪结束时间(日)
积雪日数(天)
年最大雪深(厘米)
稀疏灌木
136
268
132
11.0
草地
135
266
129
29.6
农田
136
264
128
33.5
建设用地
133
273
140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
4.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 B.草地
C.农田 D.建设用地
5.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积雪的消融
6.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解析:第4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故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农田。第5题,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快,故A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6日)较早,故B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则C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误。第6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故A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则B、C错误;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则D错误。
答案:4.C 5.B 6.A
7.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其南侧不远处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考查补给水源的判读。根据材料一图可知,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但是周边有高大山脉(天山),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所以补给形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该地的湖水深度适合芦苇生长,芦苇又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又是飞鸟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湖泊、飞鸟、鱼群、芦苇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3)题,考查运用水循环的过程原理分析盐池的成因。注意湖泊、地下含水层、盐池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二图,博斯腾湖湖水水位高,盐池水位低。通过与盐池之间的含水层渗透,或经过地下径流将湖水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第(4)题,可从发展多种经营、进行产品深加工、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 判断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小;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
(2)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类为芦苇提供肥料。
(3)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
(4)发展多种经营,如渔业、旅游业等;延长产业链,对芦苇进行深加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料
更多